方向利
联创新锐设计顾问(武汉)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建筑业多属于高能耗产业,其能耗占我国总能耗较大部分,而紧缺的能源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约能源,于是绿色节能理念便成为了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笔者就对绿色节能理念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绿色节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变得愈加紧缺,我国房地产业长期处于火热状态,建筑业也成为了国民产业的重要部分,但是建筑业多是高能耗工程,这与逐渐减少的能源现状不符,因此,在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中应用绿色节能理念是极为重要的。绿色节能理念的应用使建筑工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这样更能满足节约能源的要求,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荣。
1.基于绿色节能理念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中应用绿色节能理念是建筑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将绿色节能理念与理性设计、科学程序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节约能源,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在应用绿色节能理念进行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充分考虑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指的是建筑从规划建设初期到建造、运行、改造直到最后的拆除,这一时间周期为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如果将建筑的材料也纳入其中,那么全寿命周期就还涵盖了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和加工,后期又包括建筑废弃、拆除后的垃圾处理。在应用绿色节能理念时,需要充分考虑并利用自然条件,同时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保证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将建筑拆除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1]。
1.2资源综合利用
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中应用的最主要目的在于节约资源,因此,在建筑规划与设计期间需要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选择适当的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合理利用并优化资源配置,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消耗,进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节约资源。
1.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
在进行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时需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尽可能低保持原有的地形、自然水系等自然条件,并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协调好建筑风格、规模与周边环境,将建筑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保护自然环境,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1]。
1.4构建舒适、健康的环境
建筑规划设计需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者对建筑的需要,构建舒适、健康的环境,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改善环境质量,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污染,使建筑工程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措施
2.1采用纳米透明隔热涂料
纳米透明隔热涂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可以保持玻璃高透光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的建筑材料。纳米透明隔热涂料通常用于喷涂在各类建筑物的玻璃上,在夏季,涂抹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后,可以抑制65%的太阳辐射,并保证透光率在70%以上,有效降低了室内温度,使室内温度可以低于室外温度4-8℃[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夏季开空调时,如果涂抹了这种材料,那么空调的耗电量也可以降低许多,节约电能。在冬季,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可以引进可视光,保持室内温度。
2.2充分利用植被绿化
绿色节能理念要求建筑工程在规划设计时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此,规划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植被绿化,这样既可以调节建筑群的自然环境,同时降低城市热岛强度,调节局部微气候,实现良性氧循环。在选择植被绿化时最好选择乔木和灌木,因为草坪虽能提高绿化率,但是供氧能力并不好,而乔木和灌木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在居住环境中以乔木与灌木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可以有效改善植被供氧的效果。同时,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时需要科学配置,既要保证植被的生态功能,也要达到降温增湿、杀菌放氧等调节环境的目的。
2.3墙体节能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墙体都是采用单一材料,而单一材料由于导热系数大,较高效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要高许多,这与建筑节能的要求相悖,因此,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墙体节能的问题,尽可能低采用新型复合墙体[2]。复合墙体是在墙体主体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层或是多层绝热保温材料,这样可以有效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使用新型的复合墙体既不会使墙体过厚,也能承重,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导热系数也比较小,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因此,墙体除了采用加厚的加气混凝土单一墙体外,在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时还需要尽可能地采用复合墙体,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2.4建筑用水的处理
我国水资源有限,特别是近几年水污染不断加剧,使得原本紧缺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这就对建筑水资源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尽可能地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在建筑工程中做好水资源的使用,需要循环使用热水,对太阳能热水合理利用,在处理污水时,要做好回收,避免污水污染环境。在规划建筑采暖时,需要加强热水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
2.5门窗节能技术
建筑物的热损失中,门窗缝隙空气渗透的热损失占主要部分,因此,做好门窗部分的节能是极为必要的。减少传热量、减少渗透量、减少太阳能辐射是门窗节能的三个有效方式。由于存在室内温差,门窗常会出现热量传递,造成能源浪费,因此,要加强门窗节能技术,增大门窗的传热系数,以减少热量的传递。门窗在设计时可以在窗户处采用密封材料,这样可以增加窗户的气密性,减少室内外冷热气流间的交换,减少渗透量。同时,在门窗部分还需要尽可能低减少太阳能辐射,使门窗节能技术得到充分应用。
建筑工程在规划设计门窗时可以采用塑钢材料的门窗,塑钢门窗具有良好的防噪隔声的功能,同时能够有效防雨水渗漏,空气渗透量也比较少。塑钢门窗的导热系数较铝材要低许多,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在建筑物的采暖和制冷上,塑钢门窗也能够降低建筑能耗,满足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
2.6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建筑全寿周期的延长离不开资源的循环利用,建筑产业需要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促使资源再生与循环使用,实现资源的再循环,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这样可以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与居住环境,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并降低建筑能耗,达到建筑绿色节能的目的。
在进行建筑的结构材料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宜采用钢材,这样可以有利于结构用材的回收与再利用,同时钢结构较其他结构来说,在强度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建筑工程在规划设计时也需要从居住者的角度出发,采用雨水收集、分质供水、有机垃圾处理等措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2]。
3.结语
绿色节能理念的应用促使建筑可持续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发展情况来看,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运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节能技术,不能为了降低能耗而忽视建筑工程的经济成本。同时在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对这些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研究开发,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从而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促使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孔宽,王崑,周文华.绿色建筑设计中生态环境建材比选的技术方法[J]. 中国建材科技. 2009(03):113-116.
[2] 马陈祯.论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建筑的设计方法[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7(08):65-67.
论文作者:方向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墙体论文; 门窗论文; 理念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