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_李爱民

试析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_李爱民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 251700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我国古代深厚文化底蕴,深厚古文学内涵以及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思想、哲学、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在学习中不但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驾驭文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在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知识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 课堂教学 效率研究

钱梦龙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也讲到:“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在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学生们对文言文学习也发出过“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作为一线教师也曾提出了诸多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但收效甚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更适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初步取得了成效。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教学心得,以期共鸣。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文言文学习难度系数较大,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较多,并且收效甚微。因此,要想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法,采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的产生主要是学习动机在起作用,学习动机成为推动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内部力量,而兴趣又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要想使学生爱上文言文,必须想方设法改变传统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导入上,要尽可能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注重阅读感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言文字之美,很多时候是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特别是文言文。古文中的抑扬顿挫、平仄压韵,是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可以体会到。同时,通过读文来品文,将阅读和审美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文言语感;又能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丰富的文言美感。在这个读和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是其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是“读”。我们都在提倡“在课堂上让读书声嘹亮起来”,但更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如果老师的语言表现力强,老师可以为学生范读,如果教师的朗读水平一般,也可以用配套的磁带。对于文章的朗读细节的处理,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指导,最好在教师诵读后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时间,领读、齐读、轮流读等方法皆可用上,并对学生处理好的地方予以表扬,那么,这种长期的朗读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朗诵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语感的培养。第二是“品”。若只是一味地诵读,而不对文字中蕴含的音韵之美、情感之美有一定的品味感悟的话,那么,学生对所读对象可能还难以产生感觉。因此,我们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中句式的变化,发现压韵的字,甚至发现文字中作者的情感变化,这样,学生读出来的就是经过了自己的审美体验后的文字,而这“品”的过程也会让文言之美深入人心。

三、探究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如历史知识、语言知识、修辞知识及鉴赏知识等,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新版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部分的注释相当详尽,学生通过注释,结合已有的知识,参读课文基本上能疏通文意。学生如果有了必要的参考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教师再教给他们一些自学文言文的方法,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做到以学生学为主、教师讲为辅,从而避免出现那种台上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情景。对于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完全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的参与、自主学习,使其增强对词句的理解。因此,在文言语句的翻译时,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对应翻译,做好留、补、换、删、调。

1.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2.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

3.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

4.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5.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6.同时还要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针对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最后把它们组合成通顺的句子。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后,给学生相应地补充了《赵威后问齐使》作为课堂自学内容。在课堂上,笔者通过学生自读、置疑、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文章注释来疏通文句、分析文意,从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并且让学生探究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以及它的现实意义。这样从高一开始就要做激发兴趣、梳理知识、运用技巧的训练工作,并且长期坚持,才能最终达到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俊超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艺术研究[J].大观周刊,2011,(13)。

[2]陈胜屿 试论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诠释[J].新课程,2011,(11)。

论文作者:李爱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8月总第1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6

标签:;  ;  ;  ;  ;  ;  ;  ;  

试析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_李爱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