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后,香港的国际金融业会走向何方?_金融论文

“九七”后,香港的国际金融业会走向何方?_金融论文

“九七”之后香港国际金融业何处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业论文,香港论文,何处去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恢复对香港行施主权,在保持过渡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稳定的前提下,如何促进“九七”之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更加繁荣是我们在“九七”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特点

1.香港是集成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都设有离岸金融业务,但对离岸业务的政策又各有不同,一般有功能性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式的离岸金融中心之分。香港属于功能性离岸金融中心。在功能性离岸金融中心中又有内外分离式和内外统一式之分。在亚洲地区,东京和新加坡属于内外分离式离岸金融中心,而香港属于内外统一的集成性离岸金融中心。

2.香港是亚洲地区国际银团贷款中心。

在亚洲地区,与东京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最大区别是,香港是亚洲地区国际银团贷款中心。从银行机构数目看,香港是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截至1995年底,香港拥有的持牌银行为185家,有限持牌银行为63家,接受存款公司为137家。截止1994年底,香港的外国银行数目达329家,其中236家属于世界前500家大银行(银行集团)。在世界排名为前20位的大银行中,有19家在香港设有机构。

3.香港是亚洲地区基金管理中心。

据香港证券基金提供资料称,截止1995年底,香港的基金总数已达1183种,比10年前的212种增长了5倍多。香港投资基金会称,到1995年底,该基金会所属40家会员公司共聘用了424名基金经理和投资管理人员,管理的资产总值达942亿美元,其中有90%的基金来自海外,同时,有90%的基金管理公司将亚太地区总部设在香港。

4.香港是服务于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

就香港资金流向和来源看,90%以上都与亚太地区有关,而且主要集中于日本、中国内地、亚洲“四小龙”、东盟和美国。其中日本、中国内地、我国台湾省、新加坡和韩国在香港的资金流向中占有较大比重。

二、扩大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腹地是“九七”之后促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更加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

1.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着亚洲地区同业的竞争压力。

东京、新加坡和香港是东亚地区三大国际金融中心。这三者之间既存在互补也存在着竞争,而且近几年来同业竞争似乎表现更为激烈。仅从离岸金融业发展来看,东京国际金融中心虽然开办离岸金融业务较晚,但是,东京依靠日本金融大国、世界最大债权国和亚洲地区最大外汇市场的优势,向新加坡和香港展示了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特别是近几年来,日本实施的金融扩张战略,更使新加坡和香港感到来自东京的竞争压力。新加坡拥有亚洲地区最大的美元市场,而且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与香港相比,新加坡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城市,有较好的服务设施,而且房地产价较香港低,加之近几年也不断推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这无形中给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施加了竞争压力。

除了东京和新加坡施加给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压力外,我国台湾省、韩国、马亚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成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继续发展的潜在竞争者。

2.背靠中国内地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优势。

香港拥有健全的法律体系、自由经济体制、良好的服务设施、优秀的金融业人才以及背靠中国内地的优势,但是,香港除了拥有中国内地广阔腹地的经济优势外,目前拥有的其它经济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失去。因此,在“九七”之后,除了继续努力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所拥有的自由经济制度和健全的法规优势外,不可忽视其所拥有的中国内地广阔腹地的经济优势。

3.积极参与香港国际金融活动是充分发挥香港优势的有效途径。

十多年来,香港能够发展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与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密不可分。如1979—1995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62%和对外贸易总额的22%都是通过香港进行的。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角度看,其“繁荣”程度决定于金融交易量的多寡,因此,“九七”之后除了继续保持和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所拥有的优势外,我国内地要积极扩大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交易量。

充分地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现实的基础。从资金资源看,亚洲地区目前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地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1990—1993年,日本的平均储蓄率为34%,韩国35%,中国为37%,我国台湾省是29%,这些都高于工业国16%的平均储蓄率水平。这种高储蓄率是我国充分参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从事金融交易活动的客观基础。

三、扩大香港金融腹地面临的问题

1.内地与香港金融水平差距较大。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最具特色的是银团贷款中心、基金管理中心和集成性离岸金融中心。与这种十分发达的金融状况相比,内地金融业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货币市场主要表现为同业拆借市场;资本市场畸形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的投资基金品种单一,规模较小,开放性较差,离岸业务市场仍然处在试点阶段。

内地金融业发展水平低直接影响着内地参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交易活动。一是内地与香港在金融交易方面的规则本身就存在差别,加之内地某些交易规则的歪曲更扩大了这种差别。如在资本市场中股票和债券交易应该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经营状况,可是我国证券交易市场并无这种效果,这改变了投资者对资本二级市场的认识。这种状况使投资者无法参与香港的金融活动。二是参与香港金融活动的工具缺乏。目前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较低,对金融业管制较多,如对离岸金融市场、投资基金的开放以及企业发行上市A股、B股进行严格的管制,使内地参与香港金融活动受到限制。

2.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缓慢。

企业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它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债券筹集长期资本,使社会资源聚集到效益高的企业,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达到这种效果的基本前提是企业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并能发行与其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股票和债券。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未完成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而且近几年来,一直有1/3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这使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缺乏坚实基础,更难于参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交易活动。

十多年来,虽然我们62%的外资都是通过香港而来,但是,从利用外资的方式来看,主要是直接投资和利用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而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筹集资本也仅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且发行规模也较小。

除此之外,我国海外投资虽然也有10多年的发展,但是,海外投资方式也主要是合作经营、合资开发等直接投资形式,而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资本工具方式较少。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直接影响到“九七”之后发挥内地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更加繁荣的促进作用。

3.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

在1996年年底,我国已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这确实将密切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但是,鉴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仍然不可自由兑换,这将成为香港和内地金融合作发展的不利因素。

4.对资本市场有诸多限制。

多年来,我国股票市场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国内、国外已经发行和上市的股票种类有A股、B股、H股、N股。但是对国有企业发行这几种股票和股票的二级市场参与者都有严格限制。如对于A股、B股和H股来说,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同时发行三种股票,而且外国投资者只能投资于B股和H股,而不能投资于A股;同样,国内投资者也只能投资于A股,而不能投资于其它两种股票。这确实有利于加强对国内资本市场的管理,但也限制了资金在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流动。

四、政策建议

1.切实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内地国有企业,为内地资本市场的健康

发展打好基础。

股票、企业债券是资本市场中主要的金融工具,其规模和结构与企业制度紧密相连。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内地的国有企业,把股票和债券的规模、结构和市场涨跌状况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切实联系在一起,把企业切实培养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主体。这不仅可以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且会增加企业对国际金融服务的需求,特别是增加对香港国际金融服务的需求,即通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吸引资金和对外投资,融入到香港国际金融交易活动中。

2.改革金融市场结构,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提高。

发展货币市场,特别是发展票据市场,改善大额存单证券市场,为内地金融市场发展打好基础。同时,改革资本市场结构,特别是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改善股票市场,为参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融资活动打好基础。

3.引进香港资本,加快发展内地的合资投资基金。

“九七”之后,引进香港资金,在内地发展与香港合资的投资基金,这不仅可以提高内地基金的管理方式和扩大内地基金的品种,而且可以增强内地对香港金融业的要求。

4.借鉴香港金融离岸业务经验,发展内地金融离岸业务市场。

离岸金融业务在我国内地几个大银行已经进行了几年的试点,可以考虑在“九七”之后,扩大在深圳经济特区离岸金融业务,允许港资金融机构参与特区的离岸金融业务。特区金融离岸业务的扩大和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地借鉴香港离岸业务的经验,而且可密切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关系。

5.在香港发行港币债券和港币票据。

“九七”香港回归之后,在内地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香港发行港币债券和港币票据,为内地经济建设筹集资金。在香港,除了发行政府港币债券外,也可以考虑允许一些资信状况较好的企业在香港发行企业债券。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在香港发行了浮息票据,“九七”之后,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发行浮息票据规模。

标签:;  ;  ;  ;  ;  ;  ;  ;  

“九七”后,香港的国际金融业会走向何方?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