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对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影响及发展的研究论文

北京冬奥会对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影响及发展的研究论文

北京冬奥会对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影响及发展的研究

赵赟昀 李冰 关富余 曹杰 穆亮 马怡冰 何志海 贺鹤 刘义峰*

(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摘 要: 我国北方具有天然的冰雪资源,利用北京2022年冬奥会契机,使高校大学生参与到冬季冰雪运动中,对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力,使高校冰雪体育运动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到2022年前,高校继续加强对奥林匹克教育、冬季体育项目的支持;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鼓励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冰雪类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与建设;冰雪特色课程建设;创新冰雪活动内容和方式,来进一步推动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大发展。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北方高校 冰雪体育运动 发展

2018年是冬奥会“北京周期”元年,冰雪运动围绕着“冬奥会”、“冰雪营销”、“社会力量”、“南展西扩东进”、“大众冰雪普及”等关键词展开。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接触冰雪运动、喜爱冰雪运动,传播冰雪文化,了解冬奥以及“三亿人上冰雪”的具体含义。高校大学生一直是国家在冰雪运动推广工作中非常重视的群体,引导大学生关注并参加冰雪运动,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助力,对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力。

1 北方冬季具有天然的冰雪资源环境

我国北方冬季时间寒冷期长达六个月左右。各地利用丰富的冰雪资源,打造并形成各具魅力的冰雪文化。例如,以不断完善龙江“冰雪之冠”冬季旅游品牌,推动冰雪旅游与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以打造冰雪产业链条,在张家口市崇礼区举行的全国冰雪产业发展大会;以“冰雪力量”为主题,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新疆阿勒泰地区成功举办“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暨第十三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将冰雪旅游、体育和文化有机融合,加快构建“3+X”冰雪产业体系的吉林冰雪产业博览会;以及以各地风俗打造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冬季运动会和冰雪节等活动,及全国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活动,不但满足了广大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生活需要,还积极响应了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冰雪运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吸引着高校大学生,关注并且渴望体验冬季冰雪运动,这对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与精神需求起到促进作用。

2 北京冬奥会对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促进影响

2.1 参与冰雪体育运动学生人数在不断提高。

在北京冬奥会的背景下,参加冰雪运动的学生人数在逐年提升。据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发布2018年全国冰雪运动参与状况调查显示的结果。在学校教育方面,有3.9%的学生在学校接受冰雪运动教育课程。其中,传统冰雪运动省份地区有13.8%学生接受这类课程,西北华北其余省份为4.0%,南方省份仅为1.6%。因此,加强学校教育,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技能,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高校这块阵地尤为重要。

2.2 促进冰雪体育运动发展迎来新的热潮。

冰雪运动目前在我国迎来了蓬勃发展的绝佳机遇,各高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热潮。高校是培养冰雪运动人才的摇篮,尤其是北方的高校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位置,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全面推广冰雪体育运动,把冰雪体育运动带进校园。让现代大学生感受到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在校园里营造冰雪运动氛围,使更多的大学生来参与冰雪运动,这对于冰雪项目的普及和冰雪后备人才的选拔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提供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以保证专业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在工程造价专业里需要用到有关计算利率的指数函数等知识;如果你是电气电工专业的学生,就必须知道导数、微积分以及工程数学的相关知识;而机械专业的学生必须对定积分的几何应用、概率、密度函数和方差等知识有基本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机械制造技术的学习。因此,我们可以说,掌握高等数学知识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高等数学知识为大学生所必需,而高等数学则是高职院校中一门重要课程。

2.3 促进高校冰雪体育运动文化建设

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前提下,政府、教育部门、各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对冬季体育项目给予倾斜。原则上以发展公益活动为主,鼓励和吸引多方位、多渠道融资。对发展冬奥会体育项目和冬季冰雪运动给予支持。

3 进一步推动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的大发展

3.1 加强对冬奥会体育项目支持,推动高校冬季冰雪运动

冰雪体育运动全面进入校园,冰雪体育文化也将随之开展起来,各校根据自己开设的冰雪体育运动项目特点,形成自己的冰雪运动文化特色,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冰雪信息,让学生感受冰雪运动项目文化。鼓励并促进各地积极开展跨班、跨校、跨省、跨国的大学生冰雪运动文化交流活动。在校园里牢固树立冰雪体育运动文化意识、冰雪体育运动观念、冰雪体育运动精神,冰雪体育文化充满整个校园。

3.2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创造优质的冰雪运动环境

冬季冰雪运动除传统的速度滑冰、冰球、花样滑冰和滑雪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雪地足球、雪地篮球、雪地橄榄球、雪地拔河、雪地长跑、溜冰车、冰壶、滑雪圈、冬游、抽冰尜、冰爬犁接力、雪上保龄球、雪地魔毯、雪地高尔夫、雪合仗、越野滑雪等项目。总之,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创造性、多样化地冬季体育锻炼活动,在运动中体验冰雪的独特魅力,感受冰雪文化的内涵。

3.3 加强建设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鼓励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学习作者善于从大量平凡的、细小的材料中去选取典型材料、揭示事物本质、表现深刻主题的手法,吸收“例文”的营养,对照比较自己的作文,能不断提高严选精选材料的本领,以及不蔓不枝,突出中心的能力;由于不断地欣赏领悟,还可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使之逐步走向一种新的精神境界。同时,由于所学的知识是学生亲自参与思考、讨论才得到的,因此印象特别深刻,常常经久不忘,遇到应用的情境,也能较灵活地转换、迁移。

3.4 加强冰雪类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与建设

选派专业教练走进校园,除对冰雪项目进行教学指导外。高校本身要配齐配强冰雪体育师资,编制总量内优先考虑冰雪体育教师。提供体育师资参加省域内各种技能培训,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基本能力。

3.5 加强冰雪特色课程建设

利用北京冬奥会的契机, 在扩大原有体育设施功能的基础上,提高体育设施、场馆利用率,丰富冰雪项目运动课程,促进高校大学生冰雪运动的开展。并鼓励学校主动和冰雪场馆、运动俱乐部之间的校企合作,促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

与国家冰雪运动发展规划、冰雪体育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教学、训练、竞赛和保障体系。研制和完善冰雪运动进校园标准体系;下一步将形成“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高水平冰雪运动队+特色县(区)”“四位一体”的立体发展格局。

MIDAS/GTS中采用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大小来反映坡体的稳定情况,通过SAM法对最危险剖面进行分析计算发现,Ⅱ-Ⅱ剖面在天然工况条件下,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为1.087 5,处于欠稳定状态,当遇强降雨条件时,雨水沿着裂隙进入岩土体中,会导致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自重增加,进而会导致坡体进一步滑移,严重威胁坡体上教学楼及幼儿园的安全使用及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用双排桩加固后,由于抗滑桩与岩土体的嵌固作用以及与岩土体的摩擦作用,能有效稳固坡体,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提高到1.487 5,安全系数提高了36.8%,坡体处于稳定状态,说明埋入式双排桩的设置对坡体的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6 创新冰雪活动内容和方式,鼓励多元发展

应创新举措多元化开发与冰雪运动关联度较大的项目。如:旱地冰球项目、旱地轮滑、旱地冰壶、仿真雪等。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尝试冰雪运动,有条件的高校购买VR运动体验系统,设置专门体验教室,让学生可以不分季节,“亲身”体验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U型场地和单板滑雪等冬季项目。

举办冬奥会对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肯定是巨大促进,但我们的目标不止于冬奥会,更要着眼于中国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充分利用北方冰雪资源,让高校大学生参与并关注冰雪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项工作,青年人也是“三亿人上冰雪”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从表1看出,黄土高原各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多年平均变化最小的是祁连山森林与高寒草甸草原生态区(Ⅲ-1),最大的是黄土高原农业与草原生态区(Ⅰ -12)。从图4看出, Ⅰ-12的植被覆盖变化幅度最大,2001-2007年为第1阶段缓慢上升,且变浮不大,在2007-2011年上升幅度较前一阶段有所加大,而2011-2013年植被覆盖上升到最大值0.595,2013-2014年开始下降; Ⅲ-1的植被覆盖则一直较平稳,从2001年到2007年缓慢上升,2007年到2011年出现波动,有增有减。2011-2014年则几乎持平,变化不大。

参考文献

[1] 王强.仅3.9%的学生在校接受冰雪运动教育[N].2018-11-21.

[2] 刘义峰,赵赟昀.冬季大学生利用冰雪运动提高身体素质的途径[J].冰雪运动,2007(6):77-79.

[3] 褚婷,周华锋,杨宝.从冬奥会看世界冰雪运动新秩序[J].体育文化导刊,2016(12):85-89,141.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3(b)-0212-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8.212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代我国高校冰雪体育运动文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TYD356)。

作者简介: 赵赟昀(1977—),女,汉族,黑龙江海伦人,本科,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与管理。

通讯作者: 刘义峰(1971—),男,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与训练学,E-mail:4047965 76@qq.com。

标签:;  ;  ;  ;  ;  

北京冬奥会对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影响及发展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