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20219910125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在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发展的规模与数量都有显著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结构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本文将立足于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要点,深入研究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应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填筑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而随着技术发展许多新的材料被广泛应用。房屋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功能在不断丰富,混凝土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用时需要严格依据其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保持其质量,房屋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
1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现状
1.1混凝土材料处理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合适的处理可以保证材料质量,提升建筑的施工质量。一旦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处理不当当值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当前在施工中,部分企业为了提升施工收益,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标准的混凝土施工材料,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结构质量。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当前高层和中层建筑的建设较多,因此对于施工材料的需求量极大,在施工中一般需要大量运输材料,长途运输往往会影响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搅拌情况,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存在与材料质量、材料运输以及材料处理等环节中的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1.2施工工艺不合理
当前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工艺的使用不合理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模板的设置错误会直接影响其保护混凝土结构件的功能,对于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有直接的影响。其次,在施工中,部分施工企业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对于施工材料的处理和浇筑过程不重视,混凝土配比不当以及浇筑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的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损坏,造成施工和使用中的安全事故。第三,在混凝土振捣处理施工中,振捣操作错误、振捣密实程度不足等问题都直接降低了工程的建设质量。
2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合理优化配置混凝土配合比
一般在开展正式的混凝土施工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需要科学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这样也能够降低房屋工程使用期间的维修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抗压性能以及抗震性能,并完全按照规定开展施工,还要选择合理恰当的水泥材料,并且在对混凝土具体搅拌之前,施工人员要对各项材料的比例和数量严格控制,进而提高混凝土材料比例的准确性,促使房屋建筑工程顺利展开。
2.2模板施工技术
常见的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制作模板、拼接模板、合成模板等,,其中不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致使最后的建筑出现变形或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漏浆等,破坏了混凝土构件的相关性能与使用强度。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工作人员认真对待注模过程,主要是对施工环境的实地勘测,对施工进行条件分析,并对立模进行初步的分析与设计,并了解分析其支撑流程,减少人为施工带来的误差。施工人员需要监督与落实模板安装的及时准确性,保证此过程中充分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拼装安置,在全面分析图纸的基础上进行房屋结构的分析,使得浇筑符合建筑结构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避免立模、支模可能被污染、感染的问题,需要在实施立模、支撑的工艺流程中,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进行绑扎。对模板进行多次的尺寸衡量,使其充分满足施工的实际要求。并且可加强紧固模板的结点实现对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避免。
2.3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温度问题,应力问题,锈蚀问题等。同时裂缝问题也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裂缝的存在会导致内部钢筋裸露在空气中,从而在外部环境条件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钢筋锈蚀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裂缝存在会影响到混凝土与钢筋二者间的裹握力,从而影响到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将裂缝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解决裂缝问题针对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寻找方法。比如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科学合理配料,凝土材料质量能够确保其强度与韧性,材料质量控制方面,首先需要严格控制水泥质量。水泥品种不同并且有其各自的特点,选择时需要结合到施工具体情况。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养护工作应该依据不同季节与时间采取相应措施。如夏季要确保其正常散热,而冬季则要采取一定保湿措施。
2.4浇筑施工技术
在进行房屋建筑时,浇筑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流程进行,而且要关注各个施工细节,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减少浇筑失误问题,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不仅如此,实际开展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一定要按照先模板结构后柱子的顺序,这样才能够保证模板结构以及柱子的垂直性。如果房屋工程的柱子结构产生了高低不一的问题,则需要相应的变动浇筑的方法,如柱子高于3米时,施工人员需要采取分段浇筑方式;但柱子低于3米时,施工人员则需要采取由上到下的顺序浇筑方式。
2.5加强对混凝土土材料的运输管理
当前土地资源限制了建筑工程的建设,因此,为了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中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将混凝土材料在施工现场进行处理会影响工程的进行,因此,在当前的施工中一般是将混凝土进行搅拌之后通过运输设备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运输中路线选择的不当或是运输中的环境影响会使得混凝土材料出现离析,影响后续的施工使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施工人员要针对施工需求选择施工运输路线,并在运输中避免颠簸等因素影响材料质量,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
2.6钢筋搭接技术
钢筋混凝土的衔接会受到搭接问题影响,并切还会影响工程建筑的质量。在对成本考虑的前提下,通常会选择成本低、性能一般的搭接方法,根据钢筋的成本、规格与质量选择合适的方式,但是由于需要调节箍筋尺寸,因此会增加箍筋紧密,致使靠近纵向的钢筋搭接难度加大,从而难以保证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此时需要工作人员以具体的施工标准选择搭接方式。当前实际施工过程中焊接加上机械的搭接方式独具优势应用较广,其以钢筋搭接的质量和使用率为基础,充分考虑搭接成本,在保证科学施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升钢筋搭接整体性能。
结语
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技术比较成熟。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二次施工难度较大,同时也会造成工程成本增加。因此在应用该项技术时,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质量控制工作开展可以从不同环节开展,也可以从不同方面把握。施工过程中既要应用成熟的技术,同时又在要技术应用过程中大胆创新,解决常见问题,以此来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树光.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5(2):161.
[2]王金可,张克峰.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180-00180.
[3]白俊营.探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037-00038.
[4]周欣.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8):8-9.
论文作者:傅关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房屋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