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杨涛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医院 430050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中超声波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患者(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7例。本次患者均康复治疗+药物治疗,而甲组加超声波治疗,总结治疗效果、ADL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甲组的ADL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NIHSS评分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中,超声波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关键词】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超声波治疗;临床效果

临床中,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出血以及缺血、缺氧等致使脑组织发生局限性缺血坏死和脑软化,其发病率、复发率以及致残率均很高[1]。患者大都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包括神经功能缺失以及肢体运动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2]。为了探讨和分析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中超声波治疗的效果,此次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患者(74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内容是:

1 资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医治的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患者(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7例。其中甲组男性22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在47-76岁之间,平均为(61.22±3.52)岁;乙组男性为23例,女性为14例;患者年龄在48-75岁之间,平均为(61.27±3.58)岁;比较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做研究。

1.2 方法

本次患者均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改善脑代谢循环药物,并给予功能康复训练。而甲组加超声波治疗,仪器是深圳市威尔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WED-300全数字超声治疗仪(注册证号:粤械注进20152230964):选择超声治疗仪,输出频率1.0MHz,超声有效声强≤3.0W/cm2,强度根据患者的耐受酸胀感进行选择,辨证选择穴位:不语(抑郁型偏瘫),选膻中穴、内关穴;狂躁(兴奋型偏瘫):选内关穴、足三里穴、膻中穴、神门穴。方法,探头放置在穴位处的皮肤,探头和皮肤间充满超声耦合剂,以患者皮温稍感温热、酸麻针刺感说明治疗开始作用。

1.3 评价标准

本次选择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分数高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强。

本次选择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分数低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

无变化:NIHSS评分下降不足18%;进步:NIHSS评分下降在18-45%之间;显著进步:NIHSS评分下降在45-90%之间;恢复:NIHSS评分下降超过90%[3]。

1.4 统计学分析

选SPSS21.0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表示治疗效果,做x2检验,()表示ADL评分和NIHSS评分,做t检验,如果P值不足0.05,那么两组的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ADL评分和NIHSS评分

如表1,甲组的ADL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显著(t=18.579,P=0.000)。甲组的NIHSS评分低于乙组,差异显著(t=8.988,P=0.000)。

表1 总结ADL评分和NIHSS评分[(),分]

2.2 总结治疗效果

如表2,甲组治疗的总

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x2=5.046,P=0.025)。

表2 总结治疗效果[n(%)]

3 讨论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很高,该病的发病机制是因脂质代谢紊乱、血栓、血小板功能障碍、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发病后,脑部血管发生出血、缺血、缺氧等致使脑组织出现局限性的缺血坏死与脑软化,导致神经元受损、坏死,而出现偏瘫以及肢体活动障碍等[4]。有学者指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小板黏附以及血液黏稠度、降脂和侧枝循环建立等可最大限度恢复由于神经元损伤带来的伤害。超声波治疗可对机体的脑组织、脑细胞等产生很细微按摩作用,同时还可促进侧支循环生成,明显减轻脑水肿。在超声波治疗中,其原理主要是机械效应、理化效应以及温热效应,可缓解动脉粥样硬化、降脂、溶栓、缓解小动脉痉挛、扩张血管、利于侧支循环建立、吸收淤血、增加脑细胞的有氧氧化功能以及激活神经细胞。同时超声波治疗可提高血脂氧化以及排泄,而且反射波对肠道吸收胆固醇进行抑制,对胆固醇肝脏合成作用也存在抑制作用,最终降血脂,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概率[5]。在超声波治疗中,应注意:化脓性炎、持续高热、活动性肺结核、败血症、大面积消化道出血、溃疡或出血倾向、恶性肿瘤、心脏起搏器、颅内高压、危重型脑血管病、重型脑水肿、意识障碍(中度、重度)、生命体征不稳定、大量脑出血等患者禁用。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中,超声波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参考文献:

[1]赵妍妍,黄娣,白俊敏, 等.超声波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张口受限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23(12):1375-1376.

[2]张淑萍,宣兆博,刘擎, 等.连续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1(12):2880-2881.

[3]谭海群,张德元.联用神经促通疗法和超声波疗法对脑卒中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25(10):185-186.

[4]周爱红.连续超声波结合牵伸治疗脑卒中或脑外伤所致下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19(23):63,94.

[5]贺朝,李春元.超声波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6(33):6396-6397.

论文作者:杨涛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超声波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杨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