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宋维浩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宋维浩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二中学 256800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长远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动力来源。教育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创新能力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它挣脱了传统思维的束缚,是具有高度灵活性、创造性、多变性的高级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 兴趣 训练 主体 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创新兴趣,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粗浅的几点认识:

一、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的创新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内驱力,解决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中学生好奇心理强,怀疑心理重,求知欲望高,表现心理强,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从激发兴趣、培养兴趣、提高兴趣、巩固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动机、增进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此外,对于一些推导定理或概念的过程、习题的解题过程等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够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为学生赢得更多的时间,而且还能提升课堂教学的密度,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等比数列求和”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讲述象棋发明的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从而引出本节要学习的等比数列求和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研究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

二、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中可有意设置障碍,引导学生学会在遇到障碍时思维迅速转向,从不同的方向、角度或侧面去思考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当x是什么实数时,一元二次方程(x+1)y2-4y+x-2=0至少有一个正根?此题从正面求解,解法势必较繁;但若考虑从其反面入手,然后求得补集,这样解法较简捷,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解题能力。例如在进行《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如下问题:“把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母线展开,得到什么图形?展开的图形与原图有什么关系?把圆锥的侧面沿着一条母线展开,得到什么图形?展开的图形与原图有什么关系?把圆台的侧面沿着一条母线展开,得到什么图形?展开的图形与原图有什么关系?思考: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公式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 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 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 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方式要随之提升,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对高中数学教学做出了具体要求。高中生活对高中生的影响意义重大,对其人生观、世界观有莫大影响,而且对以后的大学生活、进入社会工作也有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放到主体的位置,让他们开始学习自己的做事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促进其积极主动性,这对学生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育,学生的自我个性被极大地削弱,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严重的支配性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此做法严重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老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的一切都由老师主导,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枯燥乏味,由此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学习的原因是父母逼着学、老师灌输分数对考大学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学生自己对这门课就是感兴趣自己本身就愿意学。这样被动式的学习很难提起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面对枯燥的数字也很难提高成绩。因此,老师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四、教学方法中渗透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做到活学活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应该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给每一个学生已明确的思维导向,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尤其是建立数学概念,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思维,通过创建不同的问题情境,特别是一些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去探究、去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建亚 如何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考试周刊,2012,(38)。

[2]董金林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

[3]杨怀斌 高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07期。

论文作者:宋维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宋维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