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的应用论文_张佳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将符合2014年5月~2015年3月时间段,我院住院部纳入的脑梗塞患者共计6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观察不同护理方案下,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接受护理后自理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自理能力、SAS、SDS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确切,对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方面有重要价值,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脑梗塞;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护理

临床相关研究资料中显示:脑梗塞发病多无先兆性表现,发病急骤,病情凶猛,对临床治疗有着非常不良的影响[1]。本病患者除生理上造成威胁外,心理上也受到了严重的床上,并给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难度[2-3]。为了提高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通过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方式,改变患者心理状态,对于提高综合治疗效果而言意义显著。为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本次研究中将符合2014年5月~2015年3月时间段,我院住院部纳入的脑梗塞患者共计6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展开对照研究,相关数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2014年5月~2015年3月时间段,我院住院部纳入的脑梗塞患者共计6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40~79周岁,平均年龄为(53.6±3.9)岁;实验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为42~83周岁,平均年龄为(55.5±2.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30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具体护理措施为:(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讲述,仔细询问患者病史,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考虑到患者因受疾病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心理阴影,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中的心理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特别是在入院确诊后,需要稳定患者情绪状态,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减轻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敏感度;(2)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一套完整的健康教育方案,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为重点,同时向患者讲解与脑梗塞疾病相关的医学常识,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的自我护理能力,缓解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护理方案下,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接受护理后自理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的评分差异。自理能力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自理能力越好;心理状态应用SAS量表、SDS量表进行评分,评分越低,心理状态越佳。

1.4 数据处理

利用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通过X2检验,在P<0.05情况下认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自理能力、SAS、SDS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3 讨论

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的心理因素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上的变化趋势,才能够使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动态且合理的调整,使患者保持一个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尽早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中。

本次研究中发现,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对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积极地影响,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转变护理服务的工作理念,体现“患者中心”的服务思想,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态度与护理行动,赢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信任,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中的不良问题,提高护理措施的针对性。

综合本次研究数据认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确切,对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方面有重要价值,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陈连珍.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5):52-53.

[2]张旋,李雨,臧丽丽等.动态系统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4-65.

[3]谢小叶,王虹,郑丽清等.全程健康教育对脑梗塞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11):152-153.

作者简介:

张佳,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年,职称:护师,工作单位: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室。

论文作者:张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0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的应用论文_张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