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张芳源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张芳源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城镇化进程迅猛,由于城市空间拓展,人口和出行增加这就为农村闲置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实现他们的淘金梦,这便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的出现不是由某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受多方面影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儿童,教育机构,教育经济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四十年之久了,在这四十年中,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教育文化方面,我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不论是教育的融资水平,还是教育市场发展状况,他们的前景都是一片大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就教育融资水平来说,近年来,我国教育投资逐渐回暖,投资规模逐渐扩大,在很多家庭中,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教育已成为主流产业,从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到大学,孩子教育支出始终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我国的教育市场发展状况来讲,早教机构日趋成熟,之前,不少家长倾向于国外的早教机构,随着我国的早教产业的发展,国内早教产业越来越成熟;幼儿园的发展空前扩大,数量增加,品牌增多;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政策也极大惠及广大学生。所以说,教育伴随着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对每一个孩子都是至关重要的。重视教育,重视孩子的发展,才能为我国将来的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很多农村的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这个词在前几年就出现了,父母外出打工,留孩子在家给爷爷奶奶照顾,这样做,虽然家里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但是孩子教育状况有很大的阻碍,爷爷奶奶不能有效的辅导孩子学习,由于两代人的生长环境有很大区别,所以在教育方面有很大分歧,对孩子成长极其不利。农村的孩子从出生起就与城市的孩子就有了差别,二者的教育条件,教育水平都有很大差别。在后期的教育中,城市的孩子能够得到最先进的教育,参加各种培训班,课外活动,使孩子的各方各面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而农村孩子由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限制,得不到第一手资料,严重阻碍了孩子的教育发展。还有的地区没有学校,师资规模也有限,很多学生的课后作业,身心健康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在我看来,孩子的教育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因此孩子的教育容不得半点差池。在农村,很多孩子很聪明,也很想学习,但由于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没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自身优势得到很好的发展,耽搁了孩子发展,不利于孩子将来的成长。只有将这一问题有效的解决之后,才能促进现在孩子的全方面发展,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好发展。因此,我国要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颁布更多的优惠政策,是农村孩子能和城市孩子一样得到良好的资源,促进德智体美的全方面发展,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教育软实力。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发现其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并妥善解决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政府的教育工作重心,改变教育观念与教育投入,以及相应的师资体系改革是全面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根本思路。对于解决以上问题,要做到如下方面。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教育是具有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其发展的水平如何以及如何发展主要受一定的社会的教育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影响。

(二)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

要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让农村发展更快,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包括农村教育的基础建设;二是加强对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设,要改善农村教育的条件,提高教师的收入,让农村学校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这样农村的教育才会好转,为新农村建设和今后农村的发展提供智力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由于农村地区财力不足,集资渠道较窄,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总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因此,要在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的同时,还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和捐资办学,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体制。

(三)加快农村教育教学改革

农村教育教学改革是农村学校改革的核心,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应置身于农村教育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突出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等,通过改革,逐步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教学体系。

(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农村教育的科学管理水平

发展农村教育,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具体应做到:继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依法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职业准入机制;切实有效的开展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使他们不断的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师对口支援工作。搞好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在我国整体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农村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鉴于此,完成这一任务任重而道远,在新形势下更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努力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春涵.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观察.2013(1):2.

[2]唐婉贞.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现状及建议[J].赤峰学院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9):82-83

[3]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4]郭红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2(4):8-9.

[5]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J].人口学刊.2013(199):37-49.

[6]王燕,林素菊.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关注留守儿童发展[J].学前教育.2016(9):44-45.

[7]陈道红,陈丹,徐妞.家园合作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7(4):228.

[8]朱芳红.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弱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12):116-117.

[9]Jampaklay A. Parental Absence and Children's School enrolment: Evidence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Kan-chanaburi, Thailand[J] .Asian Population Studies, 2006(21):93-110.

[10]Anan Beeltran, Grandparents Children and youth Nonfiction Families and Family life, 2001:559-563.

论文作者:张芳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张芳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