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学派与中国农业发展论文_任虹霞

重农学派与中国农业发展论文_任虹霞

(山西财经大学)

摘要:本篇论文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梳理了该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农业仍然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大产业,而重农学派的很多观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关键词:重农学派 农业供给侧改革 魁奈

一.重农学派的思想主张

(一)尊重自然秩序体现在重视农业

自然秩序学说是重农主义的理论基础,重农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政策法规等建立人为秩序,如果人为秩序顺应自然秩序,社会则会健康发展;如果人为秩序违背自然秩序,社会发展就会出现问题。他们认为人类经济活动中尊重自然秩序直接体现于对农业和农民的重视,而在上面内容中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社会的人为秩序造成农民生活困苦,农业产出效率低下。

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学说肯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表明了农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改善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农产品价格是其他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

(二)农产品市场流通和价格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农产品的市场流通和价格问题,重农学派提出了如下理论:农产品价格在流通中形成,由市场供求决定;市场的自由竞争形成农产品的最优价格;商品的供需平衡应有价格来决定。

魁奈反对农产品价格低由于社会稳定发展的观点,他认为压低农产品价格实质上是牺牲农民利益实现城市发展,不利于农村居民安定生活,甚至会造成城乡矛盾激化。他主张农产品的合理高价,认为这是增加农业投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必然要求。重农学派在多篇论文中强调了一时的高价只对投机行为有利,合理稳定的高价对农业进步和国民财富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合理的价格由竞争和自由市场形成,取决于劳动量和生产资料耗费,而农产品价格在整个价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必须要保证农产品的价格是合理的。

(三)农业与其他部门之间具有平衡关系

魁奈的经济表对这一点的表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分析了原料、资本和产品在农业和工业之间流动和分配,其核心思想是实现各部门消费和生产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平衡,以保证再生产持续进行。第二、突出了资本投入对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资本投入可以保证经营者的利润,负担改良土地的支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维持和扩大。充足的初始资本投入是规模经营的前提,若初始投入不足,则农业只能维持很小的规模,难以生产出充足的农产品供其他部门消费。第三、体现了种植业和畜牧业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性

魁奈极力主张富裕租地农场主经营农业,这里的富裕租地农场主指的是通过智力和财富取得收入,并经营管理企业的企业家。主要原因是农场主拥有更充足的资金,有能力购买更多、更大型的农业机械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此基础上,魁奈提出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他认为,农业在生产中会产生和利润不成比例的固定费用,而小农经营有时无力承担这笔固定费用。其次,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模效应。最后,适度规模经营的产出率更高,经营者不仅可以使用肥沃的土地进行耕种,一部分贫瘠的土地也可以用于休耕,以恢复自身肥力。

二.重农学派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我国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2004年至2018年又连续十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足以表明我国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振兴、农业强大、农民富裕的愿望逐渐深入人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本文第二部分归纳了重农学派的四个政策主张,这部分内容则主要根据这四个政策主张给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给中国的农业改革一些启示。

(一)重视农业,尊重自然规律

魁奈认为,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结合,是直接作用于生命体的产业,相比于其他产业,农业受自然条件、客观规律的制约更多。重农学派认为重视农业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直接表现,在农业发展中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而这是其他部门发展的源泉,是国民经济繁荣的基石。

因此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保证粮食的有效供给。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调节好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通过畜牧业的利润保证粮食生产的利润,同时也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和数量,通过轮作休耕来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农产品价格是其他产品价格形成的基础,因此要完善农产品的市场机制,允许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并鼓励农民农民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更多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农产品价格是国民经济价格体系的基础,农产品价格在流通中形成,由市场供求决定。“三农”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农产品价格低于其平均利润线,因此魁奈主张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减少政府对价格的过多干预,允许农产品价格合理波动。

同时,现阶段农产品价格除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外,还受到金融、能源等多种市场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农产品价格的监控,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通过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形成风险共担机制,保证农业投入和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调整农业政策方向

魁奈在经济表中分析了以农业为起点的社会生产和流通的全部体系,因此不能将农业部门孤立地看,而是要将其放在部门整体中看,这就要求我们在农业发展中要增强对农业部门的重视,加强农业部门的顶层设计,调整农业管理体系,解决不同政府部门共同管理造成的农业宏观管理冗杂、重复、效率低下的问题。

高资本投入是重农学派农业经营的核心思想,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其目标不仅是要提高总产出量,还在于提高单位产出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并且在农业投入中,既要强调加大农业投入的数量,保证农业投入资金足、渠道多、范围广,更重要的是提高农业投入的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可持续性。

(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魁奈认为,一切剩余价值的产生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鼓励农业的资本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极力主张高资本投入,高利润率的规模经营主体。

结合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本文认为,农业发展首先要扶持适度经营主体,要把握好“适度”这个关键词;其次,要实现小农经营现代化,保证小农经营的资金持续投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民生产性贷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田静.浅析法国的重农学派的农业经济思想及其对“三农”问题的启示[J].法国研究,2006(3):96-100

[2]张贞,胡健敏,丁圣全.重新解读重农学派的自然观[J].农村经济,2009(1):95-97

[3]付泽凤.马克思对魁奈《经济表》的解读与重构[J].当代经济研究,2011(1):22-27

[4]蒋和平,王大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方向[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2):13-19

作者简介:任虹霞(1995年—),女,山西吕梁人,山西财经大学2017(理论经济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论文作者:任虹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重农学派与中国农业发展论文_任虹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