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_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跨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_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跨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创新论文,跨世纪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宏观背景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宏观背景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地区经济发展日益产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近年来,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在市场、消费形式和竞争的全球化上,而且也表现在投资的全球化上,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内市场竞争出现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因此,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将同时直接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竞争的压力。

2.过剩经济的出现。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增长,我国工业发展已由80年代的短缺经济逐步进入到过剩经济。据统计,目前我国供大于求的商品已占26%,供求基本平衡的占74%,明显短缺的商品已几乎不存在。即使是过去严重短缺的电力现已出现供过于求,铁路货运量也开始下降。工业生产能力的大量过剩,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改善经营管理,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3.知识经济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生产和消费基础上的经济,它具有两个最根本的特征:①劳动力的主体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或综合性人才;②知识经济是一种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高技术和信息产业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虽然目前预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还为期过早,但知识经济的出现的确正在对人类社会、经济和消费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例如,产业结构出现“软化”,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产品结构趋于多元化,大规模生产体系将逐步解体;商业代理日益弱化,直到退出流通领域;商品交易无货币化,全球金融日趋一体化等等。

4.居民消费模式的变化。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60%是在城镇地区实现的。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由过去以解决衣食为主,逐步过渡到以解决住行为主。同时,居民消费行为也日趋成熟,追求品牌、讲究质量开始成为一种时尚,低档劣质产品在大中城市正在失去市场。居民消费模式的这种变化,将对生产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

5.市场经济环境的形成。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市场经济体制将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中国将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上的对外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国内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境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在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央或上级政府既无能力也不可能再象过去那样给予一少部分地区和企业过多的政策优惠。因此,今后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必须主要依靠自身的积极努力,而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中央或上级政府给予较多的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优惠条件上。

二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由于思想认识的不足,体制改革的滞后以及各项政策的相互不协调,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1.不断扩大的东西部差距。自1965年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差距就一直在趋于扩大。尤其是自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的梯度推进,东西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GDP 差距都在迅速扩大。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东部与中部地区间人均GDP 的相对差距由33.1%上升到45.5%, 而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距则由 45.9%迅速增加到56.5%,二者分别扩大12.4和10.6个百分点。“九五”前两年,尽管东部与中部地区间人均GDP相对差距有所缩小,1997 年已下降到44.0%,但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相对差距则在继续扩大,1997年增加到57.2%。从产业构成看,近年来我国地区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化程度的不同而引起的。据我们测算,自60年代以来,我国地区间人均国民收入差距大约有50%以上是由其工业发展差距引起的。因此,要缩小东西发展差距,关键是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进程。

2.深层次的地区结构矛盾。在80年代,我国的地区产业结构矛盾主要表现为轻重工业以及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的矛盾。经过十多年的结构调整,目前这种部门之间的结构矛盾已基本得到解决。随着国内商品短缺环境的改变,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组织分散、竞争力弱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成为当前我国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因此,当前我国各地区所面临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不是补短和外延扩张的问题,而是产业结构升级、制度创新和组织结构调整的问题。事实上,当前我国各地区存在的增长速度问题主要就是一个结构问题。一方面,一些低档次的“大路货”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那些设计新颖、质量优良的名牌产品则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3.难以根除的重复建设顽症。重复建设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而至今仍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重复建设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的加工方面,各地盲目建设一些小烟厂、小酒厂、小棉纺、小丝厂、小化肥等。然而,自80年代中期以来,重复建设逐步延伸到以家电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和高档耐用消费品,先是自行车、缝纫机、收录机等“老三大件”,然后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新三大件”,继而又扩展到空调器、吸尘器、录象机、摄象机、排油烟机、电淋浴器、电饭煲、VCD机、摩托车、小轿车等各个领域。最近, 各地的重复建设又开始进入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领域。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各地选择的未来15年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汽车、机械电子、石化、医药、建材等少数几个行业。如果按照这一思路发展下去,将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状况,并产生新的一轮重复建设。很明显,我国生产布局中存在的大量重复建设,直接带来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宏观投资效果的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在投产后不久,有的甚至还未投产就面临着关闭的危险。

4.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无知短视以及现行政策的不完备,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以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由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据世界银行的估算,目前中国仅大气和水污染所造成的价值损失, 按支付意愿价值估计为540亿美元/年,约占1995年GDP的8%。若按人力资本价值估计,大气和水污染所造成的损失每年则为240亿美元,占GDP的3.5%。 在一些产业结构单一的矿业城市,目前不仅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而且还面临着因资源枯竭而造成的结构性衰退和就业问题。

5.沿路布局带来的隐患。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设施的布局密切相关。一些地区流行的“要想富,先修路”就是这方面的生动写照。正因为如此,早在80年代国内就提出了沿路布局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沿路布局是指沿着主要公路干线重点发展一些城镇和工业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各地往往把沿路布局理解为沿着主要公路干线两边,修建居民住宅和工厂。其结果,公路修到哪,居民住宅和工厂就建到哪,主要公路干线处于居民住宅、商店和工厂的包围之中,成为一条“准城市街道”。这种沿路布局的做法,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后患无穷。目前,一条主要公路干线往往要穿越无数个居民点,以及小城镇和县城的中心。看来,限制沿主要公路干线乱建住宅、商店和工厂是很有必要的。小城镇、住宅区和工业区布局应该采取“丁”字形布局战略,即从主要公路干线延伸出一条支线,沿支线两边相对集中发展。

三 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展望21世纪,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1.网络开发格局的出现。从动态的角度看,一个地区的经济开发大体要经历极点开发、点轴开发和网络开发三个不同的阶段。具体到不同类型的地区,落后地区一般采取的是极点开发,发展中地区采取的是点轴开发,而较发达地区采取的是网络开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主要是采取以沿海和沿(长)江地区为主轴线,并以沿黄(河)或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为辅助轴线的点轴开发战略。在经过80年代的大规模开发后,目前沿海地区已经开始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性增长轴。可以设想,在经过90年代的大规模开发后,到21世纪初叶,长江沿岸地区将会继沿海地区之后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另一条主导性增长轴,而沿黄(河)或陇海—兰新沿线地区将成为支撑沿海和沿江地区经济增长的辅助性增长轴。随着一些新的重点开发轴线如京广—京九铁路沿线地区等的相继开发,估计从2010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会逐步形成网络开发的总体布局格局。

2.经济增长的地域推进。在8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东南沿海地区来推动的。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浦东和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北部沿海地区正凭借其临近韩国、日本,自然资源丰富,重化学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素质较高的优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最近几年,中西部一些临近沿海且已有一定基础的省份,如安徽、湖北、四川等,也开始逐步进入工业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可以认为,当前我国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头正在由东南部沿海逐步向北部和中西部其他地区推进。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1997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四个地区依次是安徽、河北、湖北和四川,这些地区都集中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在未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那些具有区位和竞争优势的地区如中部5省区将会率先崛起,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 相比之下,自然资源禀赋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日益弱化。

3.地区间分工格局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我国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逐步由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分工转变。预计到21世纪初期,这种部门内的产品分工将愈显重要,并有可能最终超过部门间分工。不同地区根据消费者偏好的差异,在同一类甚至同一种商品的不同品种、花色和规格等方面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参与市场竞争。这种部门内的产品分工并非完全是由传统的以自然资源禀赋为基础的地区比较优势决定的,而主要是由企业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品牌和商业信誉等因素形成的竞争优势所决定的。因此,按照目前国内流行的以结构相似性系数这一传统指标来判断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将会显得有些粗糙、过时。在以部门内产品分工为主导的经济中,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性程度的提高将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4.金融和管理中心的形成。1998年,国家已决定逐步撤销人行省级分行,建立跨省区的大区分支机构,以增加央行监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随着人行各地分支机构布局的调整,一些主要中心城市的金融中心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上海和北京将会成为我国南北两个最重要的全国性金融中心。但由于目前我国各大银行和投资金融公司的总部大多集中在北京,因此上海与北京何者能够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并不十分明朗。其他一些主要中心城市,如广州、武汉、沈阳、西安等,将有可能发展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

此外,随着跨地区乃至跨国大公司的兴起,公司总部和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布局将日益与生产设施相分离,并逐步向主要中心城市集中。由此,一些交通方便、信息和金融服务业发达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大连、武汉等,将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管理控制中心和大公司、大银行总部的所在地。其中,上海和北京近中期有可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管理控制中心,远期则有可能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国际管理控制中心。

四 制度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未来的市场竞争是人才、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综合竞争。其中,人才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然而,无论是人才还是资金和技术投入,要很好地发挥其效能和作用,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因此,在未来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将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长期以来,我国国有经济由于包揽过多、包袱沉重,加上机制不活,导致增长速度缓慢, 企业亏损严重。 1998年上半年,全国国有工业的亏损额已超过其盈利额。看来,通过兼并、破产、拍卖、租赁、外资嫁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改造,已显得十分紧迫。从长远发展看,国有经济不仅应该从绝大部分市场竞争性行业退出来,而且即使是一些自然垄断性的行业和公共产品,如邮电通讯、铁路、公共交通等,也不能由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目前,铁路货运已出现了私人承包专列,济南市已允许上市公司和外商进入市内公交领域。因此,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关键是要采取“以退求进”的战略,在重组改造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积极推动跨地区产业重组。在计划经济时代,要发展经济就是政府上项目。其结果,各级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兴办投资项目上。可以说,这种政府投资行为是导致重复建设的最根本原因。我国有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22个地级市、442个县级市以及1689个县(旗),如果每个市县都自己兴办一个啤酒厂,全国加起来就有2300多个。在这种政府投资行为下,谈不上什么规模经济。我国现有的140 多家汽车总装厂就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这140 多家汽车总装厂一年生产的汽车总产量,还不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994年产量(842万辆)的1/5。 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真正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积极推动跨行业、跨地区性的产业重组,无论是本地企业购并外地企业,还是外地企业购并本地企业,地方政府都应给予支持,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购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

3.建立健全的经营者制度。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与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密切相关的。企业作为商品经济的主体,其发展需要一批具有经营管理才能和敬业精神的企业家,也即经营者。一个好的企业家往往能够搞活一个甚至一批国有企业。一个不够格甚至较差的企业家,也很容易搞垮一个甚至一批国有企业。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大面积亏损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和决策失误引起的。因此,如何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制度,包括聘任、激励和监督机制,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许多地区都习惯于把政府官员选派到国有企业当厂长,这实际上是把国有企业看成是政府的一个分支机构。一个合格的政府官员并非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因此,国有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厂长和总经理的聘任,不能局限于本地本系统,而应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同时,经营者在获取正常水平的高薪金或高工资之外,如果经营得好,应该允许给予经营者一定数量的股权作为奖励。如果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而且这种亏损主要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或决策失误引起的,那么经营者就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

4.地方基础设施融资问题。中西部许多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大都基础设施落后,而地方财政又基本上是“吃饭”财政,拿不出较多的钱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金融手段,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筹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1997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4.6万亿元, 年增加额接近7800亿元,这是一笔相当大的资金。近年来,随着中央作出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外商投资和国际游资也逐渐看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应该很好地借鉴国外和沿海地区的有益经验,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采用的直接融资手段,如BOT、 地方建设债券等,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

标签:;  ;  ;  ;  ;  ;  ;  ;  

跨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_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