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下穿隧道施工防水技术的探讨论文_易祖辉

关于城市下穿隧道施工防水技术的探讨论文_易祖辉

易祖辉(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618300)

【摘 要】近几年,城市各方面建设飞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水平不断完善。大规模人口涌入城市寻找发展机会,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城市下穿隧道的数量也应需求随之增加。城市下穿隧道在施工方面存在一定技术难度,针对施工质量也有很高要求。在进行城市下穿隧道的施工中,防水工作是验收施工质量的标准之一。隧道防水施工的质量与隧道能否安全投入使用以及使用的年限、后期维护费用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从城市下穿隧道施工中的防水技术与方法展开论述,说明防水技术在整个下穿隧道施工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下穿隧道;施工;防水技术

一、引言城市下穿隧道的防水技术是整个下穿隧道能否正常投入使用的重要验收标准,合理的下穿隧道防水技术设计方案要结合隧道、土质、地形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有效利用隧道周边环境与地势结构特点进行施工技术选择,根据不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城市下穿隧道施工防水技术是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并且下穿隧道施工中防水施工是否到位关系到整个隧道的质量是否能顺利投入使用。下穿隧道的防水施工不仅要满足不渗不漏等防水的最基本条件,还要同时注意施工的质量与持久度,对于重点施工点要做额外的防水加固处理。同时将不同情况下的防水技术结合起来,合理运用到各种下穿隧道防水施工中,扬长避短,是做出高质量的城市下穿隧道防水工程的关键。

二、城市下穿隧道防水施工设计原则当前的城市下穿隧道防水施工不仅要在工期进度内实现要求,更要遵守相关的防水施工设计原则。很多工程队为了追求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忽略了很多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守的设计原则,长远看来,这样修成的下穿隧道在防水方面存在许多弊病,加大了后期隧道维护的难度,也浪费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在城市下穿隧道的防水施工中需要遵循以下几项设计原则。

1)城市下穿隧道施工防水过程中也存在鲜明的主次区别,普遍来说,施工原则是以隧道主体结构为主题基准,附加的隧道设施为辅助,主体和附体集合形成多条防水系统体系结构。附加的防水层则将围绕迎水面防水展开防水处理,将隧道中附加防水层部分的水阻隔在防水层之外,目的是为了避免天长日久导致的地下水腐蚀防水设施造成的防水体系失效,直接从迎水面角度做出防水处理是效率最高,也是成本最低,施工最便捷的方法。

2)另外,城市下穿隧道防水施工不仅要注意各个区域的防水处理,更要重视隧道内部的排水系统修建,做到防排结合。除了注意提高各层的防水等级,还要尽可能完善隧道内部的防水和排水处理,从源头上组织隧道注水可以很大程度上环境隧道中防水系统的压力,同时可以延长隧道防水系统的使用年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最后,在进行下穿隧道施工防水的材料选择问题上,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防水材料的选择对防水施工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务必要做好施工之前的防水材料质量检验,确定防水卷材的使用标准与质量。

此外,防水卷材的材料性能、防水工程验收质量等务必要符合GB50108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和 GB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制定的要求,工程结束施工后要安排相应专业人员对隧道的防水材料、防水性能、防水结构等进行现场抽查检验,符合所有防水技术规定指标的下穿隧道才能投入使用,且正式投入使用前要进行注水模拟测试。

三、城市下穿隧道施工防水技术探讨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有相应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因此下穿隧道的施工防水技术也并不唯一,要针对具体工程情况具体分析,采用与当下工程最匹配的防水技术。施工中经常采用的下穿隧道防水技术有以下几项。

1)隧道防水结构设计技术针对不同的施工环境,防水施工中规定了不同工程的防水等级。根据城市隧道的地理环境及类型、预算等确定不同隧道工程的防水等级。一般城市下穿隧道对防水等级的要求较高,一般施工中要求隧道的防水等级为一级,则在整个隧道的施工中必须采用防止任何排水、全封闭模式的防水设计技术。

做到此项的防水工程没有任何渗水漏水死角,由于采用了防水等级最高的C40 强防水混凝土,一级防水等级的隧道工程的防渗透等级一般大于等于0.8Mpa(即防渗等级大于等于P8)。隧道的顶层与底层一般采用质量最好、厚度最厚的自粘BAC 防水卷材。而隧道的侧墙采用的材料不仅要防水,且要具备一定的抗老化能力,因此一般选择拉伸强度大、不易断裂的EVA 防水板。在隧道顶部、底部、侧墙的施工接缝处要注意用止水带或膏体制造密闭的止水区域,完善整体的防水等级。

2)基坑降水技术开始修建下穿隧道并做防水处理之前,首先要进行基坑降水处理,首先要在外围护栏中修建用于导水的大约1m的临时排水沟,间隔等距离修建一个灌水井,通过水泵将隧道内抽出的水导入专用的引水管道。同时,要全面考虑到当地地形和地势特点,根据不同地区地下水水量及抽水量的要求,在隧道中间隔一定距离修筑一口降水井,行程隧道内部的应急防水降水系统,间隔距离大约为50m 左右,降水井深度一般修筑为30m。同时在隧道内部采用大功率水泵进行快速抽水,当隧道中地下水水位降到5m 一下,此时可以开始后续的隧道防水技术处理。

3)下穿隧道裂缝修补防水处理在进行了初期的基坑降水以及后续的基本防水工作处理后,需要对隧道内存在的裂缝进行及时的防水修补处理。首先,在隧道主体防水处理完工后,尚未开始侧壁、顶棚的防水施工前,需要施工人员对隧道混凝土内外表外进行观察与测量,统计表面超过0.2毫米的所有裂缝,并采用裂缝防水技术对其进行逐个处理修补后才能开展后续的侧壁及顶棚防水施工。在完成隧道外部防水的修复处理后,需要重新从内部对隧道中混凝土表面进行观察,观察混凝土表面是否存在滴水漏水现象或大于0.2mm 的缝隙,若发现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修复处理/四、结语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下穿隧道建设成为保障居民生活出行、改善城市交通的重要环节,下穿隧道的使用可以有效节约地上空间,缓解了城市人口指数上升带来的巨大交通出行压力。然而隧道施工中防水的相关处理则是整个隧道工程中的重中之重。选择合适的隧道施工防水技术对提高整体隧道的施工质量、延长隧道使用年限、减少隧道后期整修次数都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吴江. 城市下穿隧道工程防水技术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 2013, (4):208-208.[2]李瑛. 浅谈城市隧道防水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 2008, (14).[3]赵善鹏. 论城市下穿隧道结构防水施工实践[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7)作者简介:易祖辉,1972-1024),民族:汉,性别:男,籍贯:四川省广汉市,工作单位: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学历: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施工以及项目管理。

论文作者:易祖辉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5月总第19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0

标签:;  ;  ;  ;  ;  ;  ;  ;  

关于城市下穿隧道施工防水技术的探讨论文_易祖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