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系列报道《乌江边上“摆渡人”》的创作体会论文

浅谈广播系列报道《乌江边上“摆渡人”》的创作体会论文

浅谈广播系列报道《乌江边上“摆渡人”》的创作体会

聂星 安徽广播电视台

摘要: 广播系列报道《乌江边上“摆渡人”》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季度推优作品之一。专家在点评时说:获奖新闻作品以人民为中心,展示了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与默默奉献。如《乌江边上“摆渡人”》节目精心收集关于乡村老教师叶连平的各种细节,用毫无造作的语言将“摆渡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树立起来,充满人文关怀,句句打动人心。

关键词: 典型;心灵对话;情感;作品打磨

4月上旬,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选送的系列报道《乌江边上“摆渡人”》名列其中。几乎与此同时,该作品在安徽新闻奖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两位作者分别是执行采访任务的记者和在后期打磨节目的编辑,本文试从采编两个角度来谈一点创作体会。

采访,应是一场心灵的对话

一篇新闻作品的诞生,靠的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2018年10月19日,安徽新闻综合广播接到省委宣传部《榜样》采访指令,去马鞍山市和县采访重大典型叶连平,任务分配给了青年女记者汪菲。虽说是一次常规的指令性采访,记者也没有少做功课。因为是老典型,网上关于叶连平的报道不少,记者看到他在耄耋之年还站在讲台上,心里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想见到他本人,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就这样,22日下午,记者跟随采访团从合肥出发了。

当天,大部队并没有立即赶往乌江镇卜陈村,而是参加了一场叶连平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县宣传部门、叶连平同事及教过的学生介绍了叶连平的生平,这有利于记者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但是要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生动地呈现给听众,单靠这场报告会是远远不够的。重头戏在第二天。23 号早晨8 点,采访团赶到了卜陈留守儿童未成年人之家。当时天气有些冷了,这么早就来打扰一位91 岁高龄的老人也许不太合适,可没想到叶连平已经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在批改作业。趁着打招呼的工夫,记者仔细观察了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头发花白,背微微有点驼,夹克洗得发白,长裤上打了补丁。当天叶老还感冒了,不时地掏出手帕来擦鼻涕。在采访当中,观察采访对象的穿着打扮、形态举止等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叶老作为一个有退休金的退休老教师,没必要节俭到衣服上补丁挨着补丁吧?老人感冒了就应该好好休息,为什么一大早坐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呢?这些需要在采访中一一找到答案。

雪已经给雨水淋化了,只有山头还是白的。太阳出来了,他总算能够定出罗盘的方位来了,虽然他知道现在他已经迷了路。在前两天的游荡中,他也许走得过分偏左了。因此,他为了校正,就朝右面走,以便走上正确的路程。

随行工作人员向叶连平表明了来意,有个细节是,他是对着叶老的耳朵近乎喊出来的。叶老知道后先是摇了摇手说,作业改不完,可过了一会儿,叶老主动打开了话匣子。高龄的叶老思路非常清晰,表达能力很强。在采访中,遇到一位善表达的采访对象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叶老用了大约40 分钟将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期间甚至没有喝一口水。

一是要带着真情与采访对象接触。很多时候,与采访对象只是一面之缘,短时间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情感投入。此次采访叶连平,老人行动中有些不方便,无论是从教室回家,还是第二天带孩子们去文化馆,上车下车走路记者都搀扶着他。距离拉近了,情感建立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另外,记者不应把采访当作任务,特别是人物采访,能和榜样人物打交道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比如叶老说,“共产党员应该是战斗队,应该是播种机,应该是宣传员”,记者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当好“宣传员”。只有带着真情,采写出的作品才会是好的作品。

综上,对大数据伦理价值观的研究,一方面会激发学者们对技术创新引领下的制度建设和安排进行深度思考。技术总走在制度之前,引导制度研究的方向,尤其是法律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这个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更是如此。那么,法律制度应当如何应对这些由技术变革引发的社会变革呢?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大数据问题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包括经济、法律、哲学、公共政策等在内的广泛的社会对话,以实现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信息利益之间的平衡。

参加集中采访,利在对接顺利,弊在媒体记者太多,如果不增强主动性,思路很容易被别人带偏。尤其广播是以“声音”为传播介质,要想录到理想的音响素材,就要离采访对象近些再近些,让采访对象把你当作倾听者,再加上有眼神的交流,他才愿意敞开心扉。采访时工作人员提出把问题写在纸上,叶老看过后再回答。这样的方式对于纸媒可以,对于靠声音表现的广播来说是不可取的。比如问到叶老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退休金带留守儿童出去,记者录了两段,一段是集体采访时用纸条问的,另一段是在乌江镇文化馆单独对着耳朵问的。两段回答的内容一样,但明显第二次的语气更加坚定,饱含情感。所以,稿件在制作时理所当然的挑选了第二段。在其它媒体用纸条与叶老进行交流时,记者也没有闲着,采访机一直在录。集中采访结束后,记者又搬着凳子坐到叶老旁边,凑近耳朵问出了几个关键问题,效果特别的好。

关于采访,想分享两点感悟:

二是采访时眼睛要活、脑子要转,要时刻关注采访对象及关联人事。比如报道中写到叶老从衣柜里抖出一件穿了近60年的破背心的细节,当时多家媒体要叶老把背心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老人觉得没必要,转身就回家了。汪菲就想,正和大家聊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家呢?就留了个心,扶着他一起回家。没想到,进房间后老人开始翻箱倒柜,随后录到了“纤维还没散还能穿”这句话。还有报道中杨鸿雁说起这位“爷爷”的场景,杨鸿雁是突然出现在叶连平家的,记者们都还在教室里,听到对面有人说话,汪菲就单独跑过去了。杨鸿雁正对着叶连平的老伴说,买给他的奶不喝都过期了!抱怨的语气是家里的孩子才有的,而叶老夫妇并无儿女。这一定是不能错过的采访对象,立即拉着她坐了下来。由于是第一时间,杨鸿雁的感情正非常饱满,出来的音响效果非常好。

编辑,追求人事物气韵相洽

应该说,一稿的基础很扎实,体现了“七分采”的效果。然而,一稿的写作也是很仓促的,表现在结构上有较强“套路”感,在细节处理上简单生硬,每篇配的短评也“太正”——叶连平甘为人梯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啊,要向他学习。这些缺点正是电台联播稿的常见特点,人物通讯被切割成上下篇或一个系列,因篇幅限制,每篇都写不透,情感还须克制;再加上每篇都配发短评,到参评时,社教专题、新闻专题、系列报道、组合报道“四不像”,体裁似乎投哪一个都可以,又似乎都投错了项目。这时,就需要编辑发挥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不仅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启迪学生心智、帮助学生活动相应生活技能的重要途径。长期的教学实际发现,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融入相关的生活化元素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借此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教学的生活化。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生活化进程仍然有些阻碍,不利于小学科学课程开展质量的提高。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教学与思考,谈一谈推进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的看法。

汪菲在和县采访时就打回电话告诉笔者,她被叶连平的事迹震撼了。回来后,遵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她全力以赴写作了上、中、下篇的系列报道《九旬教师叶连平27年义务坚守留守儿童未成年人之家》,每篇配发记者手记。这组报道于10月底在《安徽新闻》播发。

参考Luo等[19]的方法并做部分修改:10 mL丁香酚与90 mL 3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混合,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加热到121 ℃并保持10 min,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冷却备用。

当年11月,安徽新闻综合广播在梳理全年创优作品和方向时,笔者提出要在一稿基础上重新创作,写出社教专题《乌江边上“摆渡人”》,得到了频率副总监制章炜的肯定。经过构思,笔者花费几天将一稿改写成5700 余字的单篇社教专题。但章炜阅后觉得“拎得不够”,建议把笔下的叶连平作进一步提炼,将之写作成是知识的“摆渡人”、爱的“摆渡人”和人的灵魂的“摆渡人”,仍然是结构上中下篇的系列报道。如此,思路焕然一新,但难度却成倍的提高了,笔者经过痛苦煎熬,几次想降低要求,终于拿出了最终稿。随后,笔者邀请声音感性的女播音员播音,并亲自配乐制作,不放过纤毫的细节。节目顺利播出后,章炜对笔者感慨说,这篇作品真是经过反复打磨出来的。

简单谈点编辑体会:人物通讯的写作要减少硬度。

以叶连平为例,一个90 多岁的平凡老人,不平凡的故事宜娓娓道来,通过情感的积累和“定点引爆”来触发受众共鸣。比如,《乌江边上“摆渡人”》上篇,节奏进入舒缓,爆点是“还债”,叶连平说,“二三十岁到五十岁前后,是不是黄金的时代啊?我恰好把这段‘扔了’,白白的糟蹋了!我老忘不了。今天这是给我积极工作‘还债’的一个好机会。”他在退休后义务为农村孩子补习英语,也是帮助填补课堂学习的“债”。中篇的前半部分一直在做着铺垫,叶老如何培养学生们知行合一,自己非常节俭,把爱心都献给了留守儿童,杨鸿雁的“抱怨”却是情感的大宣泄。下篇主要写叶老是怎样的模范党员,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身边人的灵魂,最拨人心弦的却是他为身后事的打算,以及在最后回归到他的身份发出的誓言:“我很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乌江边上“摆渡人”》没有再专门配发评论,但所有的评说像水银泻地一样融入了全文,尤其是三篇的结尾都是较为抽象又感性的抒情,如“老人的余生,是孩子们的一程”“人已老,爱未老”“渡船,越划越远,田野处处芬芳……”,单听这些话语,感觉气韵特别贴切这位91 岁的老人。

另外,为人物通讯配乐也是减少硬度的重要方法。《乌江边上“摆渡人”》全文共有7 处配乐,约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音乐渲染下讲述的。这些乐曲包括《山海之歌》《蓝色梦想》《只为你》等,其中多支纯音乐以河海和渡口为主题。在改写作品时,笔者通常是先找到符合情境需要的配乐再接着往下写,有时候宁愿暂时搁笔只为找到那首最适合的音乐。心境、思绪和笔触随着音乐流淌。这也是一名从业多年老编辑的一种业务追求吧!

标签:;  ;  ;  ;  ;  

浅谈广播系列报道《乌江边上“摆渡人”》的创作体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