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150例论文_宋琦, 殷敏,赵国定(通讯作者)

宋琦 殷敏 赵国定(通讯作者)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中医科 上海 200002)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通过观察2013年05月—2015年01月就诊于我院及徐汇区中心医院中医科的150例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将150例胸痹心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片的治疗方法;120人为治疗组,采用中医调理脾胃的治疗方法。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硝酸甘油减停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痹心痛患者运用中医调理脾胃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程度;降低对硝酸甘油的依赖性。因此,采用中医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中医疗法;调理脾胃;胸痹心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314-02

我国罹患胸痹心痛的病人越来越多,越年轻化,针对胸痹心痛的有效治疗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张仲景认为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胸阳被遏,气血不通所致[1]。有医家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及经络理论提出:运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胸痹心痛[2]。笔者试用调理脾胃法对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05月—2015年01月就诊我院中医科及徐汇区中心医院中医科的150例胸痹心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将15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120人,其中75人为女性,45人为男性,年龄范围42-80岁,平均年龄为(66.3±1.5)岁。辨证分析64人为中气不足证,44人为痰浊壅塞证,余42人为湿浊闭阻证;对照组共30人,女性18人,男性12人,年龄范围41-84岁,平均年龄为(67.1±0.2)岁。其中12人为中气不足证,10人为痰浊壅塞证,8人为湿浊闭阻证。经过对比发现,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之间的男女比例人数、年龄、患病类型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1 西医诊断标准 选取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中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

1.1.2中医诊断标准[3]:胸痹心痛并符合下列症候之一者:①中气不足证:症见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结代。②痰浊壅塞证:症见胸满咳喘肢体沉困酸楚,形体丰腴。舌淡红略暗、苔厚腻,脉弦滑或沉伏。③湿浊闭阻证:症见脘闷纳呆,口粘不欲饮,肢体沉重,头昏如蒙,大便不爽,小便混浊。

1.1.3剔除标准 排除有急性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以及其他心脏疾病;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者或肾、肝、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的患者均不予选取。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治疗服用复方丹参滴丸,3次/天,10粒/次,(国药准字为Z10950111,生产厂家: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2.2 治疗组 对于中气不足证的患者,以健运中气为主,使用炒白术、党参、茯苓、陈皮、木香、枳实 (炒)、炙甘草等进行治疗。对于痰浊壅塞证的患者,以健脾涤痰为主,使用茯苓、陈皮、陈皮、旋复花 (包)、菖蒲等进行治疗。对于湿浊痹阻证的患者,以醒脾化湿为主,使用藿荷梗、杏仁、砂仁等进行治疗。用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每次350ml。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4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程度、脉象变化、心电图、硝酸甘油的使用情况。凡人选病例均先停用其他抗心绞痛药物,对硝酸甘油有依赖性的患者允许发作时含服,并记录服用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l7.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人提出了胸痹心痛并与脾胃相关[4]。不断有医者提倡从脾胃医治冠心病。脾胃是不仅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又处于中焦,司气机之升降,若是脾失健运,脾胃失调,就会滋生痰浊、气脉不通,气滞血瘀久致气血亏虚。因而从调理脾胃方面入手治疗胸痹心痛,使脾健胃和、痰化湿祛、血脉通畅,从而使胸痹心痛的症状消失[5]。本临床观察发现运用调理脾胃的治疗胸痹心痛,能明显改善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程度;降低对硝酸甘油的依赖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艳,冯志强,刘景峰.浅谈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病临床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9-11.

[2] 杜毅,杨关林,陈旭.整体观念与胸痹心痛治疗[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9):2142-2143.

[3]《中医内科学》(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

[4] 谢兆华.从脾胃论治胸痹心痛[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57-559.

[5] 王道成.李七一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经验介绍[J].中医药导报,2010,16(4):ll-12.

论文作者:宋琦, 殷敏,赵国定(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5

标签:;  ;  ;  ;  ;  ;  ;  ;  

中医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150例论文_宋琦, 殷敏,赵国定(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