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10kV线路重合闸成功率的措施论文_吕峰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邹城市供电公司 273500

摘要:10kV配电线路点多、面广、线长,分为架空、电缆和混合线路,线路稳定运行受外力破坏、恶略天气、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影响因素的复杂化、线路条件的参差不齐,造成线路跳闸次数多,且重合闸成功率低。因此,本文针对如何提高10kV线路重合闸成功率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从管理和治理两方面双管齐下,有效降低线路的故障率且提升线路重合闸成功率。

关键词:10kV线路;重合闸;故障率;成功率

引言

某供电局10kV配电线路155条,全年共发生跳闸292条次,其中重合成功的10kV线路231条次,重合闸成功率为79.1%。重合闸失败达61条次,经统计,造成重合不成功的原因如表1所示。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如下措施,从管理方面有效降低线路故障跳闸次数,从技术措施方面进一步提升线路重合闸成功率。

一、减少外力破坏导致的线路故障

1.1加大宣传力度,保护电力设施

运检部、安监部针对专变用户、施工企业开展电力安全知识普及工作,号召各部门深入开展电力行政执法宣传工作,广泛发动全旗人民共同参与。

通过开展“三百活动”将电力安全知识、电力服务电话宣传至用户家中,通过宣传日与各企业、学校、政府部门组织开展安全用电知识讲解、电力宣传手册发放,号召大家安全用电、保护电力设施。同时,对施工工地做到闭环管理,及时下发《安全防护通知书》和各种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单,对于电缆线路附近的挖掘施工和架空线路附近的吊装施工派专人蹲守,及时制止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动,向他们宣传保护电力设施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严防违规行为危害电力设施安全,力争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1.2加大对恶意破坏电力设施行为的惩罚力度

对于恶意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严格贯彻执行《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造成财产损失及引发事故的,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立案侦查,为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降低雷击导致线路故障

2.1对于辖区内雷击多发区,采用新式气体灭弧避雷器替代传统的氧化锌避雷器,降低雷区线路的故障率。

2.2开展高低压设备巡视、试验、轮换工作,加强线路的红外测温和超声波故障检测的巡视,根据运行时间长、存在放电等隐患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重点开展避雷器的轮换工作,结合停电进行。

2.3加强对线路的避雷器、瓷瓶以及接地电阻不合格地网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三、加强线路“三防治”治理工作

配电线路施工工艺治理、绝缘化治理、自动化设备运维治理是保障线路自身条件的根本,需打好开头、过程的硬仗,进一步提升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稳定性。

3.1工艺存在不足。应严禁将避雷器引线、开关PT引线与线路引流线与开关接线端子同接一处,可有效避免拧压接点松动、发热、烧坏等隐患的产生;对于架空线路的钢管杆,对于特殊地质条件未进行相应的加固措施并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对于特殊位置的水泥杆应采取相应的防碰撞措施

3.2绝缘化治理做到位。加强电缆压接点处、PT接线端子处等易出现裸露点的地方,进行有效的局部绝缘化治理,可有效避免漂浮物、鸟巢、树害等问题造成的相间短路故障的产生。

3.2提升线路配电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一是加强FTU设备巡视,提升线路故障后的正确动作隔离;二是加强FTU安装验收的把控工作,避免由于设备未做接地,抗电磁干扰削弱,造成的FTU误动作、主板烧坏等;三是分界开关的电源PT禁止装在负荷侧,避免当用户停电时间超过后备电源时间后,恢复送电时T接点以下将失去安全保护。

四、降低因设备老化发生的故障

4.1进一步做好线路维修、技改等工程的施工工作,充分大修技改项目,新增自动化开关和轮换超载变压器,提升线路的故障隔离功能和防止因变压器故障造成线路跳闸。

4.2对于巡视中发现由于长时间运行导致锈蚀或氧化的跌落式熔断器和隔离开关等问题隐患,采取闭环式的奖励机制,提高日常巡视的有效性,将问题隐患消灭在起步期。

4.3利用技术革新,开发配电可视化巡视系统,加强对线路巡视人员的日常管控,有效开展对线路定期、特殊、夜间等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及故障,及时检修,减少故障跳闸次数。

五、重合闸时间整定原则

5.1重合闸时间整定对滑落性故障的适应性

由于物体具体滑落没有固定时间,难以据其进行精确整定。但是,对于过流保护而言,考虑到保护整定时间0.5s、断路器分闸时间0.13s、合闸时间0.2s,当重合闸整定时间由2s增加至2.5s时,允许滑落性故障的延时,将从2.83s增加至3.33s,这时对于滑落性延时故障来说,重合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对于速断保护而言,忽略保护动作时间,考虑断路器分闸时间0.13s、合闸时间0.2s,当重合闸整定时间由2s增加至2.5s时,允许滑落性故障的延时,将从2.33s增加至2.83s,对于滑落性延时故障的重合成功率也有提升。

5.2重合闸整定时间的建议

电能质量国际标准IEEE1159-1995规定:一相或多相电压瞬时跌落到0.1p.u.以下的事件统称为中断(interruption)。其中,如果中断时间持续半个周波至3s称为瞬间中断(momentaryinterruption);持续时间范围在3s至1min的为瞬时中断(temporaryinterruption);如果中断持续时间超过1min的事件称为持续中断。

电压短时中断对用户负荷影响可按停电持续时间对负荷的影响划分为4类:1)一般敏感负荷,分钟级的短时停电即暂时中断就会对其造成影响和危害;2)敏感负荷,秒级的短时停电即瞬时中断就会对其造成影响和危害;3)特别敏感负荷(几十至几百毫秒),即瞬间中断就会对其造成影响和危害;4)严格负荷(毫秒级,0.02s内),即短时停电就会对其造成影响和危害。

根据相关标准,由于重合闸重合的整个过程会造成秒级的短时停电,为了减少对一般敏感负荷和敏感负荷的影响,希望将短时停电控制为瞬间中断的停电事件,所以故障跳闸不应超过3s,建议重合闸时间整定为2.5s较为合适。

5.3延长重合闸整定时限的影响

建议将重合闸时间延长至2.5s,因此,需要着重分析延长重合闸整定时限对照明负荷、电动机负荷两类负荷的影响。

1)对于照明负荷,重合闸时间从1s提升至2.5s,均会导致照明中断,但是时间上的差异对人体感受也没有太显著的区别,不会影响负荷的使用感受。

2)对于电动机负荷,由于农电企业中的电动机都有接触器等低压脱扣装置,反应时间均在3个周波左右,因此当重合闸时间整定在秒级时,负荷电动机早已经脱扣,因此重合闸时间的延时对于电动机负荷而言没有太多的影响。

六、结束语

如何有效的杜绝隐患、及时发现隐患、有效隔绝隐患是降低线路故障跳闸、提升线路重合闸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本人通过对造成10kV线路跳闸重合不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项对策和防范措施,从人为的管理预防到设备建设环节的把控,多举并措,从而有效提高了10kV线路重合闸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兆亨.降低10kV线路故障率分析及防范措施[J].广东:电气工程与自动化,2011:18-19.

[2]于文静.农网10kV线路重合闸整定分析[J].天津:天津电力技术,1999:67-69.

[3]梁惠林.基于10kV线路跳闸重合闸不成功的研究[J].广东:电力电子,2012:146-147.

论文作者:吕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提高10kV线路重合闸成功率的措施论文_吕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