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强化理论对大学生读书习惯养成的影响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论文

斯金纳强化理论对大学生读书习惯养成的影响研究
——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刘晓玲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北京 100101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出现在我们面前,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同时当代大学生可选择的阅读条件和阅读方式越来越丰富,但是大家的阅读质量并没有提高,碎片化的阅读居多,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为了了解强化理论对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的影响,通过文献法,问卷法等两种方法进行研究,使用SPSS19.0对大学读书习惯养成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强化理论对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正强化、负强化、惩罚等对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均有积极的影响。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来促进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社会快速的变化。

关键词: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读书习惯养成

一、概述

(一)研究背景

现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量巨大的社会,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网络电子移动设备让知识无处不在,大学生在知识的漩涡中盘旋。大学生的信息选取能力,有效阅读了能力比较薄弱,碎片化的阅读相对较多,和传统阅读相比,便利的网络让在线阅读,知识获取,信息搜集更加便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带来的推送,信息内容轻松悦人,大学生更是欢迎。课上课下,教室、图书馆、餐厅随处可见翻阅手机的现象。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大学生提高自身知识储备的方式有很多,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用一种全新的阅读习惯来适应这种状态,选取掌握有用的信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按照斯金纳强化理论的观点,通过奖励某种行为能够塑造学生这种良好的行为,惩罚则能够有效矫正学生不良的行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否对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有影响,有什么影响,笔者通过研究,提出可执行的建议。

(二)研究意义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比较多,例如在高中的历史学习中的应用,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在体育锻炼中的应用等等,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强化作用对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的影响,丰富强化理论的理论知识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一些补充。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比较充裕,但是同样存在着很多的诱惑,如何能够把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分配给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除了自身的约束力,外界同样需要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研究强化理论对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针对研究结果,给大学生养生读书习惯提供一点建议,帮助大学生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应对社会的迅速变化。

二、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通过关键词“强化理论”查到相关文献12583 篇,通过关键词“读书习惯养成”搜集到相关文献10788 篇。在斯金纳的理论中,强化的本质是行为后果对前边发生的行为的反作用。不同的行为后果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反作用。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斯金纳将强化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获得强化行为的事件类型可以划分为初级强化和次级强化,根据强化结果的性质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和惩罚。

正强化表示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频率,如言语鼓励、物质奖励等;负强化表示通过停止令人厌烦的刺激来增加反应的频率,如不用做作业、取消让人厌烦的频繁考试等。在高中历史课堂的研究中发现,使用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都能够实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标。

惩罚表示当有机体做出某种行为后,给予一个厌恶刺激或者不愉快的刺激,以达到消除或抑制相同行为的过程。惩罚和负强化本质不同,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不受欢迎的行为,负强化是为了增强良好的行为。惩罚不能彻底的改变不良行为,仅仅是能在短期内压制行为的发生。

第三,职业技能。具体包括语言运用技能和技巧、人际交往技能和技巧、组织协调技能和技巧、游客安全保护能力、快速计算技能和应变能力等一般技能,还有,一定的外语交际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

(2)强化理论中,负强化越明显,越有利于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学校中有一下规定针对部分学生的,例如周五下午要上一个校本课程,但是大多数人都不太感兴趣,如果可以置换成其他的事情,例如读书,这样会越有利于部分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三、数据分析

通过SPSS19.0 检验强化理论与大学生读书习惯养成的关系,以强化理论为自变量,以大学生读书习惯养成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表1 样本变量的相关性表

分析:由表2可知,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的估计值为1.090,回归系数为0.462,线性回归的参数的标准误差为0.052,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57,t的统计观察值为8.813,得出回归方程:y=0.462x+1.090,强化理论与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存在显著正相关。上表同样可得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97x+1.048;y=0.434x+1.208;y=0.542x+0.872。强化理论的三个维度与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本文使用了成熟的强化理论问卷,对北京联合大学的200名学生进行调查,收获有效问卷186份,通过 SPSS19.0进行检验,问卷的信度是0.895,效度是在0.823,信度效度均良好,可进行因子分析。本论文研究的是强化理论与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的影响,包括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对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的影响。

表2 强化理论与大学生读书习惯养成的相关变量回归系数表

如表1所示,强化理论对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27;正强化强化,负强化,惩罚分别与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的相关系数是0.505,0.405,0.485;

(1)强化理论中,正强化越持续,越有利于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调查表明,习惯的的养成需要21天,学校以及老师在对学生读书行为进行正强化的时候,强化越持久,越有利于学生持续的进行读书的行为,强化持续到一定的时间,越有利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读书越能够在学生闲暇的时间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预应力锚杆支护是我国煤矿巷道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的主动支护方式[1],锚固剂-围岩界面作为锚固系统相对薄弱、容易滑移脱黏部位[2],在锚固段承受张拉载荷条件下,当界面剪应力值超过界面抗剪强度而发生滑移脱黏失效时,造成锚固支护效果降低甚至诱发安全事故发生。为此,研究并掌握围岩-锚固剂界面剪应力分布规律,对采取有效的工程防范措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英国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人们在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下仍然会把读书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地铁和公交也是他们阅读的场地。英国人把阅读经典名著作为增长知识的最佳途径,经典文学作品具有很大的价值意义。国家也会出台优惠政策让大家购买阅读书籍,形成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学校里也鼓励学生通过独立的阅读获取知识,培养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强化理论在学习历史中有应用,在学习英语中有应用,并且对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有积极的影响,所以本文提出强化理论对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同样有积极影响的假设,包括正强化,负强化以及惩罚等对大学生读书习惯的有积极影响。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西北部,东面与中国交界,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印度,北面与阿富汗接壤。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这里历史悠久,曾是古印度思想的交汇场所,如今分别纳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领土范围。但在19世纪中叶,克什米尔还是英属印度的一个邦。

(3)强化理论中,惩罚的越有针对性,越有利于大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研究结果表明,对学生的惩罚要有针对性,要直击学生的痛点,当学生感到自己的喜好被剥夺时,更有利于其他行为的养成,例如读书习惯的养成。

1.……么(17句);2.……罢(5句);3.……吗(3句);4.……呢(2句);5.……谁……(2句);6.……怎么……(1句);7.……什么……(1句);8.……怎样(1句);9.……怎样……(1句)。

(二)研究建议

学校需要建立大学生读书的奖励机制,通过精神或物质的表扬,强化大学生的读书行为,同时能够给大学生多种选择,除了必须上的课程以外,学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同时还应该设立惩罚机制,针对没有完成读书内容的同学进行学生痛点的惩罚,通过不同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读书习惯,大学是养成读书习惯比较好的时期,也是对以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3.1 康复医学解决临床难题 康复医学可以解决临床医学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长期的功能障碍或丧失。许多疾病在生理功能不能恢复时,临床上并无特殊有效的方法,而康复医疗则大有作为。通过康复医学的思维和措施,提高障碍者的功能和能力,因此康复医学对临床医疗有十分重要的扩充和延续作用。康复服务是由政府或非政府机构提供的[10]。我国的康复医疗服务是以政府负责,卫生行政部门主管,鼓励各种康复服务资源参与的形式开展,利用康复医学技术解决临床领域的问题。

大学生更应该对自己提高要求,读书是扩充知识的最佳途径,外边的诱惑太多,碎片化的知识需要我们进行分辨,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说明,读书形成的知识框架更加系统,学生应该对自身在养成读书习惯的方面使用一定的策略,这个需要自身的控制力。对自身有奖励或者惩罚的措施,来促进自己读书习惯的养成;或者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进行相互监督,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

参考文献:

[1]张丹.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

[2]王静宜.强化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7.

[3]郑盼盼.强化理论在教学中对学生行为养成的作用[J].亚太教育,2015(24):263.

[4]王光大.基于强化理论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养成刍议[J].思想教育研究,2015(09):86-89.

[5]李朝军.强化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理,2015(09):109-111.

[6]张博.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引导[J].编辑学刊,2014(03):34-35.

[7]柴奕,齐卫平.网络时代大学生阅读方式变化对其学习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2014(08):108-111.

[8]娜日苏.如何推动大学生图书阅读习惯的养成[J].黑龙江史志,2014(15):260.

标签:;  ;  ;  ;  ;  

斯金纳强化理论对大学生读书习惯养成的影响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