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环境保护中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论文_赵斌

分析环境保护中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论文_赵斌

绍兴市清粼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5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重视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使得污水治理,成为了重要的内容。在水处理中,应用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比如高分子分离膜技术,能够获得不错的处理效果。不仅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而且能够使得生产的环保水平得以提升。

关键词:环境保护;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

一、环境保护中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水处理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就使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逐渐成熟,这种工艺技术在实际操作中比较简单,而且不需要借助酸碱就能够再生,制水具有水质稳定和连续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作业中。所谓全膜法水处理就是取代了传统的砂滤和离子交换工艺,采用膜法处理方式进行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其主要内容就是超滤、反渗透和EDI系统。现阶段,全膜法水处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市场中膜元件产品价格逐年呈下降确实,因此应用成本逐渐降低,加之其自身的优势,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全膜法水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尤其是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尤其环保型也受到了多方的关注。其中电除盐技术(EDI)可以说是水处理技术的大突破,这种技术不仅运行稳定,而且相较于传统技术产水量有大幅度提高,火力发电厂也不需要借助再生药剂,使生产更加环保节能。

二、全膜法水处理工艺体系构成

1、超滤。作为膜分离技术的分支,超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具体应用中,推动力源于压力,能够实现大小分子的分离。使用的膜,孔径大小在1.5nm-0.2μm,借助液体压力差实现过滤。技术原理为,利用膜孔筛,分离大分子和小分子。技术优势为,占地面积小;容器内部的充填密度大。

2、反渗透系统。基于逆渗透原理,能够去除污水中的离子和有机物等。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滤膜会进水而且溶解。使用的滤膜,其两面会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渗透膜时会被净化;剩余那部分为固体残渣以及盐分,能够被滞留以及浓缩。

3、EDI系统。作为新型脱盐工艺,EDI系统是通过电渗析和离子交换相互结合,利用电渗析装置,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提高除盐速度,实现自动平衡再生,并且能够连续出水。

三、全膜法水处理工艺运用中技术把控要点

1、温度因素。通常情况下,进水温度增加,反渗透的产水率也会随之增加。不过温度的增加,水脱盐率也会降低。温度的增加,原水中的离子,其扩散速度不断增加,极易穿透反渗透膜,使得水中含有的离子不断增加,降低脱盐率。基于此,在运用全膜法水处理工艺,开展废水处理时,要充分考虑温度因素对反渗透产水量以及脱盐率的影响,确保进水温度处于20℃左右。若进水温度低,则反渗透膜的产水率也会下降;若进水温度较高,则反渗透的脱盐率会相应的下降,所以要做好进水温度的把控。

2、进水pH。从技术应用效果来说,进水pH因素影响着脱盐率。一般来说,反渗透装置的进水pH范围处于5.5-8.0范围内,pH不断降低,脱盐率也会随之降低。在实际应用中,要保证进水处于中性环境下,保证脱盐率。

3、离子浓度差。一般来说,反渗透膜的透盐率,其和反渗透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呈现正比的关系,浓度差越大,透盐率就很高,使得反渗透出水的脱盐率不断下降。使用的反渗透装置,其进水流量以及操作压力不断增加,膜表面的水流速度会不断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流速度的增加,使得膜两侧的浓差极化进一步降低,提高了脱盐率。综上所述,应用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若选择反渗透系统,在设计以及运行中,要做好进水温度和进水压力等的把控,进而保证处理效果,充分发挥其作用。

4、应用总结。在环境保护中,涉及到工业水环境污染问题时,处理传统的处理技术手段,难以保证处理的效果。现阶段,工业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对节能环保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技术手段的处理效果难以达到技术要求,因此现代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被逐渐推广应用。从实践情况来说,水中的电阻率在温度25℃以下时大于18MΩ,并且可以维持稳定。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可结合处理实际需求,对全膜法水处理工艺,进行深度研究以及优化。比如,在超滤的过程中,适当添加NAHSO灭菌剂,能够有效杀死细菌,避免出现断丝问题或者膜污染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反渗透过程的作用为阻滞各分子杂质,借助膜的材质优势,即融水性以及高细腻度,主要使用的材料为反渗透复合材料以及醋酸纤维素材料,能够避免杂质污染,增强水分子透过效果。除此之外,杂质处理效果比较好,比如矿物质和微生物。全膜法水处理工艺的运用,反渗透是核心环节,加强了对渗透膜的保护。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可适当添加阻垢剂,阻滞镁以及钙等物质,增强反渗透效果。或者采用方剂反渗透法,能够增强水质纯度,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是低压复合膜,不仅抗污染性好,而且脱盐作用比较好,膜使用效率可以达到97%以上。

四、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传统的工业水处理技术在处理工业水污染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而现代工业污水处理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传统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将会逐渐被更加环保的水处理技术取代。基于此,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开始逐渐应用,目前这种处理技术已经在很多企业中应用。有研究数据显示,水中的电阻率在25℃以下时大于18MΩ而且能够保持稳定。各企业在应用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时,对其不断地研究和优化,在超滤过程中逐渐加入了NAHSO灭菌剂,可以杀死细菌,防止超滤过程中的断丝或膜污染问题。不仅如此,针对膜的氧化问题也可以通过加装ORP来解决,从而使膜的使用效率提高。反渗透过程主要是阻滞各分子杂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膜选用的是特殊材质,通常使用的是反渗透复合和醋酸纤维素材质,这种材质有很强的融水性和高细腻度,可以避免水中的杂质污染,提高水分子的透过效果,对于矿物质及微生物等杂质的处理效果良好。

在全膜水处理工艺技术中反渗透是核心流程,这个过程加强了对膜的保护,在实际使用中企业还加入了阻垢剂,从而阻滞了镁及钙等不溶于水的物质,提高了反渗透效果。除此之外,企业为了使水质纯度进一步加强还采用了方剂反渗透方法,这种方法是采用使用寿命在五年以上的低压复合膜,而且能够达到97%以上的利用率,这种膜具有很强的抗污染性,脱盐的作用效果也更好。企业在应用EDI技术时,通过离子交换技术和电极作用的集合,使树脂进行再生,从而实现连续对水质进行点解脱盐,使水质的纯度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还加入了抛光床使用,可以有效地排除水质中含有的浓度非常低的离子,进一步提高了EDI技术的应用效果,对于较大的悬浮物通过砂滤过滤掉,再采用交换技术进行脱盐。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酸碱污水,而污水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操作也很复杂,对于水处理的效果不够稳定。

结束语

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是超滤技术、反渗透技术与EDI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实现水中杂质的去除和盐分的脱除,还具有可操作性强、处理效果好以及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可以高效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现阶段,全膜法水处理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相关的研究人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优化,以进一步提升全膜法的处理效率,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文敏.环境保护中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7(16):264-266.

[2]黄丹.试论环境保护中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22):130-132.

论文作者:赵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分析环境保护中全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论文_赵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