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介入检查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分析论文_纪明,陈宏伟? 谈兆兵 ?陈元兵,许言芳? 万桂霞???

纪明 陈宏伟? 谈兆兵 ?陈元兵 许言芳? 万桂霞???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223900)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检查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心内科与老年医学科(老年心血管)2014年5月-2015年6月接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90例进行研究,均实施介入检查,确诊后实施介入治疗,总结介入检查效果及疗效。结果:1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介入检查证实为冠心病150例,150例患者实施介入检查与治疗后,其中143例好转出院;介入术中并发症主要有血管迷走反射、低血压、术中无复流、穿刺部位出血、急性左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但均实施对症处理后缓解或消失。结论: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检查及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可更好地协助医师观察冠脉狭窄部位、病变形态、冠脉侧支循环等情况,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借鉴。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检查;可行性;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060-02

冠心病属于常见疾病,近几年介入检查及治疗成为本病常用诊疗方案,其中介入检查与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等。从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该诊疗方案有着诊断准确、疗效显著、创伤小等优势,但因需穿刺、术后需平卧、制动患侧下肢24h等,往往会发生穿刺部位出血、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1],需加强重视。我院近几年逐渐将介入检查与治疗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为了探讨其临床可行性与疗效,我院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入选对象190例,全部为我院心内科与老年医学科(老年心血管)接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入选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6月。其中男性101例、女性89例;年龄22~87岁,均值51.03±5.94岁。

1.2 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1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检查,同时确诊后予以介入治疗,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左右腹股沟区或者桡动脉区实施常规消毒铺巾,采取5~10ml的1%利多卡因实施局麻穿刺,穿刺股动脉或者桡动脉,穿刺成功后将“引导钢丝”送入后撤出穿刺针;顺着引导钢丝将5-6F动脉鞘管送入,同时将导丝与扩张管撤出,然后沿着鞘管经外周静脉或动脉将肝素3000~5000U注入;于长导丝引导下将造影管送到左冠脉或者右冠脉开口,撤出导丝后连接导管“三联三通”测压力[2],将空气泡回抽后,调整不同体位,将造影剂注射进去,造影剂为欧乃派克或者碘海醇注射液,每次左冠脉与右冠脉均注射剂量4~6ml,注射速率通常按照冠脉流量确定,约为每秒2~4ml;采集图像与摄像后撤出造影导管,同时将动脉鞘管拔出,局部压迫止血与局部加压包扎6~8h后减压,局部采取纱布包扎;此外,整个手术期间都要对血压、心电图、生命体征等进行严密观察与监测。

2.结果

2.1 介入检查及治疗结果

1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介入检查证实为冠心病150例,实施PTCA与支架植入术处理,靶血管包括71例前降支患者、34例左回旋支患者、45例右冠状动脉患者。此外,有5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予以球囊切割术与支架植入术处理,术后造影检查病变血管完全扩展;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房颤动患者实施PTCA与支架植入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最终150例冠心病患者有143例好转出院,剩余7例患者在本院治疗无任何好转,4例转院处理,3例病情加重死亡。

2.2 安全性分析

介入术中并发症主要有血管迷走反射、低血压、术中无复流、穿刺部位出血、急性左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但均实施对症处理后缓解或消失,数据分析详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情况

3.讨论

冠心病属于常见疾病,近几年发病率不断提高,而且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需加强重视,实施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来看,介入检查与治疗属于最为有效的方式,我院也逐渐将该类方式应用在临床中,显示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我院针对心内科与老年医学科(老年心血管)接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90例进行研究,均采取介入检查,即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后实施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结果显示190例疑似患者确诊150例,经介入治疗后好转出院143例;从安全性分析来看,介入治疗中发生并发症有10例血管迷走反射、6例低血压、8例术中无复流、2例穿刺部位出血、2例急性左心力衰竭、2例心律失常,均及时予以对症处理后缓解或消失,仅有极个别患者术中死亡。此外,7例患者在本院治疗无任何好转,4例转院处理,3例病情加重死亡。由此可见,介入检查冠心病有很好的安全性,可行性较高,而且疗效明确。

从同类研究及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认为介入检查冠心病显示其表现类型主要有不稳定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缺血型心肌病、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塞、原发性心脏骤停及心率失常等。冠心病患病初期,症状主要为稳定性心绞痛,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可发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情况下会进展为心肌梗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为此建议及时确诊并实施介入治疗,首选方式为PTCA与支架植入术,这类处理方式相比传统保守治疗而言,可有效促进血流重建,更好地保护脏器功能,并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消除冠状动脉残余狭窄,使得心肌梗塞发病率与死亡率降低[3]。从大量的研究中证实,冠心病患者予以介入治疗后,可明显降低胸痛复发率,同时改善生活质量,兼具创伤小与恢复快等优势,但为了提高效果,在实施PTCA与支架植入术后要及时加强心电监护与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朱德强.介入检查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18(8):72-72.

[2] 卜志英.对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24h两种体位的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10):73-74.

[3] 亓维东,韩霞.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18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2):3664-3666.

论文作者:纪明,陈宏伟? 谈兆兵 ?陈元兵,许言芳? 万桂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患者介入检查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分析论文_纪明,陈宏伟? 谈兆兵 ?陈元兵,许言芳? 万桂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