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不同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论文_宿一民1,杜晓锐2

1.迭部县疾控中心 甘肃迭部 747400;2甘南州疾控中心 甘肃合作 747000

摘要:目的:了解甘南州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甘南州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同时录入Epidata数据库,使用SPSS软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调查4类人群14000人。不同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梅毒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宣传活动和宣传资料以及电视,不同人群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不同。结论:甘南州普通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开展并加强各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宣传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梅毒;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调查问卷;知晓率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性传播疾病,可侵害人体各种器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1]。同时,感染梅毒也是目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最重要的风险因素[2],了解梅毒预防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对预防梅毒的发生、有效预防梅毒有重要意义。为了解甘南州目前相关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水平和知识知晓途径,开展了此次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甘南州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城市居民:居住在城市,年龄在15-49周岁的常住人口;农村居民:居住在农村,年龄在15-49岁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年龄在18岁以上的农民工人群;暗娼人群(FSW):年龄18岁以上在娱乐场所提供性服务的女性人群。

1.2方法

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3],对甘南州不同人群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入户式调查问卷发放,当场答卷,当场收回的方法,答对6题以上者(包括6题)算知晓,答错3题及以上者判为不知晓。以某类人群问卷参与者总人数为分母,答对者总人数为分子,计算知晓率。

双录入法录入Epidata数据库。

1.3内容

梅毒预防知识共有九个问题:(1)梅毒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吗?(2)梅毒可以治好吗?(4)一个看上去健康的人会是梅毒病人吗?(4)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梅毒的传播吗?(5)梅毒会增加艾滋病的传播吗?(6)梅毒病人的性伴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吗?(7)孕妇感染梅毒会传染给胎儿吗?(8)于梅毒病人一起吃饭、握手等日常接触会传播梅毒吗?(9)你通过哪些途径得到梅毒预防知识?(可多选)(1)宣传活动(2)电视(3)广播(4)报刊(5)书籍(6)朋友或同伴(7)医生咨询8)宣传材料(9)网络(10)学校讲座(11)其他

1.4统计方法

双录入法录入Epidata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式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四类人群共调查14200人,回收有效问卷14000份,调查城市居民3200人,农村居民3200人。流动人口3200人,暗娼400人。统计时以有效问卷为依据。

2.2各类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

总知晓率为74.3%,知晓率依次为:暗娼人群>城市居民>流动人口>农村居民。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性的增大是促进梅毒传播的主要因素[4],MSM、暗娼人群已成为梅毒流行的核心人群,也是促进中国艾滋病经性传播的主要人群[5},调查结果显示普通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偏低,没有达到《中国预防与开展梅毒规划(2010-2020年)》的预期目标(简称“规划”)。城市居民的知识来源主要是电视和宣传活动及宣传活动中发的宣传资料。而知晓率最低的农村居民,没有一个比较集中的知识来源途径,知识来源比较分散,没有其他人群接受宣传活动的优势,因此,相对知识掌握的少。暗娼人群的知晓率最高,达到了94%,明显高于其他普通人群。其知识来源途径比较集中,主要是来源于宣传活动和宣传资料。由此可见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宣传干预工作,在梅毒及其他性病的防治中起到了非常明显、有效的作用,通过口头宣传、讲课及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在特殊人群的性病防治中是可行的、非常有效的。现阶段对梅毒知识的预防,不仅要重视对高危人群的宣传,也要加大对普通人群,特别是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的宣传。农民工在梅毒及其他性病的预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这类人群中没有充分普及预防知识,要完成“规划”中的目标,是有难度的,相关部门在制定防治梅毒政策时要根据各类人群梅毒知识储备及知识来源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宣传政策。突出对农民工群体的宣传。同时要充分发挥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大力宣传梅毒等性病的预防知识。

参考文献:

[1][2]薛大奇,我国梅毒防治面临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性科学,2012.21(1):15-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4]吕金为 何立峰等芜湖市不同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调查[J],安徽医学,2016.6:817-819.

[5]陈祥生.我国梅毒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8,35(2)73-77.

论文作者:宿一民1,杜晓锐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甘南州不同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论文_宿一民1,杜晓锐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