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船型调整结构实现水上客运新平衡_船舶人才论文

改造船型,调整结构,实现水上客运的新平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船型论文,水上论文,客运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水上客运和陆上、空中客运一样,历来是我国客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因其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域优势而受到人们长期青睐。但是,近一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变得逐渐萧条,面临着萎缩的危机。如何走出低谷再现辉煌,是有关方面十分关注的问题。不少学者和专家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改变经营方向、调整航线布局、改革票价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开展优质服务等等都很有见地。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即从更新现有船型和调整客运船队结构方面去探讨振兴水上客运的问题,以期拓宽思路。

一、船型改造,势在必行

正如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当今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样,客运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交通工具的竞争。哪一家企业能够拥有人们喜爱的一流交通工具,就能吸引住旅客,使客源连续不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广州港客运服务总公司下属的西堤客运站,在六七十年代曾辟有20多条客运航线,每日接送旅客超万人次。但自80年代以来,由于其他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客源分流,到1992年只剩两条航线,每天接送旅客仅数百人次。为扭转局面,该站领导决定使用高速客船营运。由于它具有方便、舒适、快捷等优点,受到旅客们欢迎,使客运量又急剧上升,1994年经济效益比往年同期增加了3倍多。可见,要转变目前水上客运业不景气的状况,船型改造或更新是基础。

目前使用的常规客船大多是70年代设计和制造的。根据当时人们的经济和文化水平,船舶设计师们把船舶的经济性看得高于一切,无论在航速的选择上、设备的配置上还是舱位等级的划分上都以节省费用为原则,较少考虑提高船的舒适性和快速性。这就造成了现有船舶与当前乃至将来人们的要求的不适应。其主要表现在:

1.航速偏低,不适应人们时间观念的转变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人们改变了原来不重视时间价值的观念,逐渐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机遇,因而不舍得把时间耽搁在旅途上。所以,在选择交通方式时,往往把快捷放到了首位。在同一起讫点上,只要有比船快的运输工具出现,就必然分流客源。如上海至武昌列车开通后,申汉线的水运旅客量明显下降,客船载客率平均只达30%。因此,水上客运若要继续保持市场,必须设法提高航速。

2.设备简陋,不适应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为了省钱,对船舶只要求有“一席之地”。如今,人们不仅把船舶看作交通工具,而且要求它成为可供娱乐、享受的工具。希望船舶能提供舒适的生活设施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设施。显然,目前简陋的设施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消费要求的。

3.高等级舱位偏少,不适应人们消费层次的提高

目前营运的客船,按当时的消费层次设计,高等级舱位的比例极少。例如申穗线上的“珍珠梅”轮设有特等舱位8个,占总舱位的1.06%,一等舱位12个,占1.6%;二等舱位56个,占7.5%;三等舱位96个,占12.8%;四等舱位320个,占42.7%;五等舱位258个,占34.3%。特、一、二、三等舱位加在一起只占1/4。即有3/4以上的旅客安置在较低等位的舱室内。这些舱室一般处于船的尾部或水线以下的部位。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受机械和螺旋桨振动较大,再加上舱内人多拥挤,使环境十分嘈杂。过去,一些旅客为了省钱,亦就接受了这种环境。但是,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型”走向“小康型”。人们愿意以支付较多的费用去换取幽雅的高等位的环境。据1993年3月—5月阶段对“珍珠梅”轮的调查,五等舱最多有169个旅客,最少只有25个旅客。需求特等舱和一等舱的占16%,需求二等舱的占21.8%,需求三等舱的占46.5%,需求四等舱的占17.6%,需求五等舱的占6.5%。可见,原有的等位划分已不能适应当今人们的需求了。

4.适航性欠佳,不适应船舶高速化的发展

目前在一些航区,如珠江口区、长江口区、杭州湾、渤海湾等处都开拓了高速船客运业务,一般航速可达30-40海里/时,取得了较好的营运效益。但是,随着船速的提高,船的摇摆性、耐波性变得恶劣,使人难以承受,所以一般只能作100海里以内的短途航线使用。有的船舶抗风能力较差,遇到6级风就要停航,影响了高速船的发展前景,例如上海长江轮船公司引进的两艘水翼高速船都因经不起风浪而停航。

5.客位数偏高,不适应当前客源的实际变化

现有客船的客位数按当时客运量预测结果确定。那时,有的航线上其他交通工具尚不发达,又考虑船舶经济效益,客位数一般都取得较高。例如沿海“长”字型客货轮可载客900人,长江线“江”字号轮可载客1200余人。而目前因其他交通工具的发展,一般实际载客率只有40%-50%,有的甚至更低。载客率如此低下,即使票价一提再提,也难免亏损之厄运。

6.船舶品种单一,不适应多层次的要求

目前,在同一航线上营运的船舶品种较为单一,而旅客需求却千差万别。有的追求豪华舒适,有的追求经济实惠;有的追求高速,有的追求安稳;有的追求旅途生活丰富多彩,有的只求简单方便等等。从生活水准来看,目前的贫富差异有增无减。因此,单一的船型是无法满足如此众多而各异的要求的。

7.单项功能,不适应经营机制的转换

现有客船的功能,按当时的设计,都只有安排旅客简单食宿一项。船舶营运收入也只有票价收入一项。要提高经济效益,也只有提高票价一法,显然这是难以自负盈亏的。较好的出路是在船上开展多种经营,既符合旅客的消费要求,又满足船方的经济利益。目前已有不少船舶开拓了此项功能,但因受到船舶自身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如愿以偿。

综上,目前船型已到了必须改造和更新的时候了。

二、新船型的开拓策略——以“舒”、“游”、“特”取胜

由于陆上和空中交通已侵入水运领域,市场需求倾向已有明显改变。因此,新客船船型必须改变原来的面向和开拓策略。根据调查,旅客目前还愿意选择水运的主要原因有:同线上尚无其他交通工具;船舶起居条件舒适;携带行李方便;活动面积大;有娱乐场所;可观看沿岸风光等。归纳起来就是旅客追求船舶的“舒适”、“游乐”和“特色”三大方面。因此,新船型的开发,要迎合旅客的需求,并紧紧扣住这三点去发展。

“舒”——船舶以它独有的空间优势,在各种交通方式中占领了“舒适”的领先地位。船舶要能继续占领市场,首先应设法充分发扬这种“舒适”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船舶的舒适度,在船舶结构及舱室布置上,应普遍地提高目前的舱位标准。在生活设施的配置上应有一个层次上的改善,逐步实现宾馆化设施、宾馆化服务。舒适的另一方面的改善是进一步优化船的性能,把船的摇摆性、耐波性、操纵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旅客们能为追求舒适而弃车改船。

“游”——是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船舶优势所在。随着人们对游乐的兴趣增大及游乐条件的具备,船舶的游乐功能应进一步发掘。船舶一方面应使自身的游乐设施完备、先进,让旅客的旅途生活丰富多彩。如设有录像放映室、卡拉OK室、舞厅、酒吧、弹子房、乒乓室、游池泳等活动舱室及其相应的设备,使旅客不再感到旅途寂寞和无聊。另一方面要为旅客提供游、宿、购、商、食一系列配套旅游服务,把游客们带向游览胜地。我国水域中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这必将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据预测,我国到2000年,国际游客量将达8000万人次/年,国内游客量将达3.5亿人次/年。无疑,这为我国旅游船的开发创造了广阔的前景。

“特”——水路运输作为一种运输方式,既具有一般交通运输的共性,又有其他交通方式不具备的特性。船舶运输要能占领市场,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掘和利用水路运输的独特条件,开发和拓展水运工具的特有功能,以吸引追求特色的旅客。当前应重点放在开发特殊船型(如可以让旅客携带自备汽车的车客渡船,可以让旅客欣赏水下特有风光的水下观光船及供考察的水下探险船等)和开辟特殊航线(如尚无其他交通工具的中国到邻国的涉外航线、岛屿间航线及江海直达联运的航线等)上。

据此,近期有开发前途的船舶,大致有下列几类:

1.性能优异的短途高速客船;

2.设备齐全、标准较高的中型常规客船;

3.豪华型大陆与台、港、澳间中型客船;

4.江海直达联运客船;

5.车客渡船;

6.滚装兼客船;

7.集装箱兼客船;

8.各类旅游船。

三、新船队组建原则——动态优化、供求匹配

客运企业为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除改造单船船型外,还要实施客船船队的优化组合。船队的优化组合历来被重视。但原有的以在一定风险和制约条件下,能从市场取得最大利润的组合原则已不适用当前市场需求变动较大的形势,这是一种不考虑条件变化的静态的组合原则。为了适应变动的形势,我们应该重新探索一种新的动态的优化组合原则和方法。笔者认为,应以在机遇和资源依次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能在每个时期保持其利润、稳定性和成长发展处于最佳状态为组合原则。由于它考虑到时间座标的变动,因此是一种动态的优化组合。同时,为使船队中每一艘船舶都能充分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应该科学地进行供求匹配分析,以实现功能需求和成本耗费的新平衡。

用于求解平衡关系的数学方法很多,作为一种尝试,本文拟引进两种尚未见应用于该领域的新方法,以供参考。

1.应用价值工程理论优化船队结构

价值工程是一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是一种以功能为核心,以提高价值为目的,研究系统内功能与耗费合理匹配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

价值工程强调以最低的耗费去实现预定的功能需求,提高分析对象的价值。它的数学模型是:

式中:为分析对象的价值;F为分析对象的功能需求;C为分析对象的成本耗费。

=1时,表示分析对象耗费的成本与它所接收的功能需求相一致,分析对象的价值充分体现,是一种较好的供求匹配。

<1时,表示成本耗费很大,所需功能不大,分析对象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供求未能匹配。

>1时,表示成本耗费太小,所需功能很大,分析对象的能力不足,求大于供,供求未能匹配。

本文把船队中的船舶艘数看作成本耗费C,把市场对它的要求看作功能需求F。两者的比值即为船舶的价值,按照价值工程的原理,就可分析出现有船队结构合理与否,并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该论证方法比常用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更简明、清晰,值得推广应用。现试举实例如下:某客运船队现有普通大型客船8艘、普通中型客船1艘、普通小型客船2艘、旅游船1艘、豪华型客船1艘,根据市场需求调查,人们对该船队有四个功能需求:交通、旅游、娱乐、特殊货运。各功能的需求大小,经大量调查并评分得表1(左),各功能在各类船型中所占比例及评分值列表1(右)。No.5 严家定:改造船型,调整结构,实现水上客运的新平衡 19

表1 功能评分表

据表1得到的各船型功能评分,可计算它们的功能指数(即各功能在各船型中所占百分比)。再根据各类船舶在船队中所占的百分数(称成本指数),即可求得各船的价值指数(功能指数/成本指数),按照价值指数的大小,可以作供求分析如表2(左)。按照分析结论,重新提出组建方案(Ⅵ),再重复上述步骤,算出新的价值指数,作出新的评价,如表2(右)。

表2 价值分析表

经过上述运算,可见该船队若能配置4艘普大型船、3艘普中型船、2艘普小型船、2艘旅游船、2艘豪华型船,则结构要合理得多。

2.应用排队论配置船舶或船内设施

某一航线上船舶配置多少或船上某一种设施需配置多少,涉及到旅客等待时间的长短和船舶或设施利用率的高低。如果需要服务的旅客少,而配置的设施多,就会使设备闲置,造成浪费。反之,若需要服务的旅客多,而配置的船舶或设施少,就会增加旅客的等待时间,甚至得不到服务。如何使两者得到平衡,过去常用一些粗略的经验公式估算,缺乏详细的定量分析。笔者认为,此类问题属于“排队论”的研究范围,若用排队论求解,可以得到较精确而满意的解答。排队论是一种以排队者和服务者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建立的一组方程式求解后,可得到有关参数的定量数据,据此可找到两者间的合理匹配。现以船上淋浴设备的配置为例,说明如下:

某船拟配置若干淋浴设备,假定旅客等候排队及设备为旅客服务的方式符合排队论中的单队单服务者系统或单队多服务者系统。旅客到达浴室的概率是随机的,设符合普阿松分布:

式中λ为单位时间内平均到达的旅客数,n为同时到达的旅客数,t为时间间隔。浴室设备为每一旅客服务的时间也是随机的,设符合负指数分布:

经过数学推导,可以得到这样一组有用的公式

浴室中旅客平均数:

浴室中旅客的概率:

一个旅客在浴室中平均花费时间:

n个旅客在浴室中的概率:

在浴室中花费时间超过t的概率:

式中:μ为浴室设备单位时间平均服务的旅客数。

有了这些公式,可以求解出与设备配置的有关问题,如,假定浴室单位时间可为5名旅客服务,而进入浴室的旅客平均是4名,即λ=4,μ=5,这样可算得下列各值:

据此,若认为某项数值不满意,则可以调整到满意。当基本满意后,就可以确定该配的设备数了。如认为旅客在浴室中需花费1时太长,设计者想把它控制在0.5时,则据W[,s]、λ、μ三者关系,假定λ不变,则可求得μ=6,即要求设备能达到每小时为6名旅客服务的标准。类似的问题还可以求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应用排队论确定设备或船舶的配置比经验公式有更可取之处。

水上客运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曾经有过辉煌时期,只要能充分地扬长避短,相信一定会再现辉煌。船舶是水上客运的基础,船队合理配置是企业效益的关键。期望能通过更新船型和调整船队结构,重新争得水上客运市场。

标签:;  ;  

改革船型调整结构实现水上客运新平衡_船舶人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