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经股动脉穿刺肝癌介入术中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庆

舒适护理模式在经股动脉穿刺肝癌介入术中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庆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710038

【摘要】近年来,临床上开展了大量的关于手术患者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根据患者生理、心理及疾病的个体差异,结合临床研究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舒适护理计划并应用于临床护理。结果表明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的改善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舒适度及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肝癌介入术;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416-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肝癌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最有效且有可能根治的方法仍为手术切除。但大部分病例被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治疗机会。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创伤小,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公认的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而术后需平卧24小时、术侧肢体伸直制动8小时,制动期间患者易出现排尿困难、腰酸背痛、失眠等不舒适情况[2]。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3]。结合临床,现将我科关于舒适护理模式在经股动脉穿刺肝癌介入术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接受经股动脉穿刺肝脉介入治疗的8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35~75岁。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舒适护理

2.1.1 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 创造舒适环境,体现人文关怀。病房作为住院患者在医院医治疾病、恢复健康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舒适度不仅关系到患者疾病的转归和痊愈的速度,也是评价医院管理优劣的一个指标,对于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责任护士以良好的仪容仪表,热情的态度迎接每一位新患者,做好整体护理工作,为患者准备整洁、清新、温度适宜的病房环境,用关切的言语与患者交流,介绍科室特点及病房环境,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使其尽快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感。

2.1.2 心理舒适 造成患者不舒适的因素很多,其中对手术认知有限、麻醉顾虑、恐惧疼痛加重了心理上的焦虑恐惧;应用心理护理的方法,使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心理压力降低,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在心理上达到一定的舒适度[5]。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年龄、文化程度选择有效的教育形式(如:示范实物模型,播放影像学资料,手术成功患者诊疗过程的经验交流等),在此基础上详细解答患者的疑问,解除心理忧虑。患者在全面了解手术方法、过程、风险、预后的同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融洽医患关系。

2.1.3 常规术前准备包括:留置针穿刺、备皮、更换病员服、手术费用及用物的准备等。舒适护理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渗透于具体护理行为中,其要求护理技术操作时动作轻柔,技术精湛,服务体贴,在实践中总结,注重效果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4 术前指导 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因需长时间平卧位,需在术前1天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合理膳食指导:建议患者术前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同时,也能保障患者胃肠功能及正常的新陈代谢所需能量。

2.2 术中舒适护理 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手术环境,协助摆放舒适的体位,对于维持体位,在受压部位添加衬垫,减轻不适感。术中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应注意不定时与患者交谈,使其恐惧、紧张心理得到解除,对患者的不适要随时观察与询问,以便使手术并发症及早地被发现[6]。对于有孤独和恐惧感的患者,适当抚摸其肌肤,使其感到心里舒适[7]。

2.3 术后舒适护理

2.3.1 体位舒适 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要求患者平卧,是导致各种躯体不舒适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整体位,缩短卧床时间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穿刺术肢制动6-8小时,若穿刺点无明显血管杂音、出血及血肿等并发症,可松解压迫盐袋,必要时予以更换无菌敷料;术后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在此期间,可在术侧腰背部放上软枕增加舒适感。研究认为局部手法按摩是一种很好的增加术后患者舒适度的方法,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皮肤接触,使患者增加了安全感,并从中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怀照顾。

2.3.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 肝癌介入术后的病人常规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心率和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应判断由迷走神经反射或其他原因所致,这时应使患者保持卧位,遵医嘱立即给予阿托品0.5-1.0mg 静脉注射,予以快速静脉快速补液的同时注意心功能监测,必要时可用多巴胺静脉维持,密切观察心率及血压变化;穿刺局部出血或血肿是肝癌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应定时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渗液,术肢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颜色、温度。为防止出血及血肿发生,对于患肢制动依从性差的患者,患方知情同意后,可利用踝部约束带辅助下肢制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8]。对于已出现血肿或淤血的患者,可用50%硫酸镁热敷或超声理疗,以促进淤血及血肿的吸收。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局部疼痛(腹痛),一般为术后碘油栓塞反应以及肿瘤治疗后坏死水肿刺激肝包膜所致。遵医嘱给予处理:止痛药(三阶梯联合用药原则)。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2.4 做好基础护理,使其生理舒适 生理舒适是指身体感觉舒适,术后保持病房环境的舒适,做好基础护理工作,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5 皮肤和伤口护理 术后病人卧床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对压迫止血器固定胶带严重过敏者在解除压迫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撕胶带手法不当而引起的皮肤破损,并在医师指导下做好皮肤护理工作。

2.6 饮食护理 由于术后胃肠道反应及患者术后活动卧床,活动减少,因此应指导患者无恶心、呕吐即可进食易消化软食,少量多餐;消化道症状明显者给予流质或半流饮食;鼓励饮水促进造影剂、化疗药的排泄。努力营造舒适的进餐环境。进餐后协助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7 排便护理 肝癌介入术后患者需大量饮水,及时排便。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排便环境,围帘遮挡,鼓励患者自行排便。如患者尿潴留,可进行听水声、热敷、按摩等方式诱导排尿,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减轻排尿困难引起的不适感。

2.8 康复指导 医学研究者认为,全过程健康教育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治病的信心,把治疗计划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身心愉悦;劳逸结合,做力所能及的事;定期随访,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3 讨论

肝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根据NCCN美国癌症治疗指南,介入治疗已经被公认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肝癌介入手术在临床实践中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无创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也为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护理的理念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中,及时解决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问题,促进患者舒适,使其早日康复。临床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经股动脉穿刺肝癌介入术中,能有效的减轻痛苦,提高舒适度,体现整体护理观念,丰富优质护理内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麦丰.老年心血管患者介入术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9,6(33):101-103.

[2] 袁金丹.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早期体位及制动时间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3):1991-1992.

[3] 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论文作者:张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模式在经股动脉穿刺肝癌介入术中的护理体会论文_张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