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分析论文_王雪英

(福建省南平市宁康医院 福建南平 353000)

【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并观察两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BPRS评分。结果:观察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技能、动性交往评分及BP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综合护理;BPRS评分;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189-02

随着人们物质需求的提高及生活压力的增大,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因此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不仅对本人造成较大影响,还对家庭造成较大负担,我院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具体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信封式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具体见下:

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为(35.88±6.82)岁,平均病程为(7.58±3.87)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平均年龄为(35.79±6.57)岁,平均病程为(7.32±3.51)年。

两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传统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

观察组方法[1]: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见下:

(1)健康教育:由资深的精神科主管级别以上的护师授课,规定授课时间为一周2次,每次授课时间为50分钟,主要向患者讲解精神分裂症病因、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预防的相关知识,并邀请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告知患者服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2)心理护理:由资深护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及家庭情况等信息进行收集,当患者出现焦虑、焦躁等心理异常时须及时给与心理护理,以此消除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负面心理。

(3)技能培训:对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的主动性进行重点训练,指导并监督患者按时起床、穿衣及打扮等,激励患者主动参加娱乐活动,培养社会兴趣,依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或兴趣爱好,可安排患者参与书法、健身、绘画或舞蹈等娱乐及益智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正确表达自我的意愿等技能,以此提高患者的沟通技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2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技能及动性交往评分)及BPRS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 19.0版进行处理,两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及BPRS评分均采用以(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明显,统计学具有科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技能及动性交往评分及BP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3.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精神类常见疾病,具有病残率高、复发率高等临床特征[2],临床中给予生物医学手段将精神病的症状控制后,在此基础上如何给予有效的护理手段,对促进患者精神康复、预防精神病复发、控制其症状,提高社会功能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工作的努力方向及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传统护理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使患者及家属通过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从而对坚持用药及维持治疗的必要性得到充分认识,以此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但临床中却忽略了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有效的护理,不仅如此,也未对患者实施有效的生活技能培训措施,因此该护理只改善了患者对用药的认知程度,并未提高其社会功能。

综合护理是将患者的心理、生理、交际等影响精神的因素综合分析而制定的一套全面的、科学的护理模式,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给予综合护理后,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活动技能评分及动性交往评分分别为(11.82±4.11)分、(16.22±6.23)分及(17.25±6.20)分,说明了给予患者有效的生活技能培训及社会技能培训,医护人员通过调整及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安排患者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可促进其社会能力[3]。不仅如此,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为(25.58±5.41)分,说明给予依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紧张、抑郁等负面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得患者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治疗工作,也为后续的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提搞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心理状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温紫娴,徐敬文,黄永烽.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4):172-173.

[2]彭燕萍,何汝冰,陈立勇.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3):140-141.

[3]赵敏,王翠,张丽.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精神康复效果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3):116-118.

论文作者:王雪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分析论文_王雪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