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曹雨[1]2007年在《管理层薪酬、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债权人、股东、证券监管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而后简要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薪酬和股权激励现状,并对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基于管理层薪酬和股权激励动机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选取2003-2005年沪、深两市的全部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剔除ST、~*ST、新上市及数据不全的公司后,共得到2199家公司作为样本。研究方法上,本文在对现有盈余管理测度模型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选取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计算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以此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然后进一步使用T检验、pe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管理层薪酬、股权激励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管理层薪酬水平之间不存在高度相关关系,管理层出于自利目的,为提高其薪酬水平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不显着;(2)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刺激了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就越高。同时,本文还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规模越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随着资产负债率的提高,盈余管理程度减小;上市公司管理费用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管理层以在职消费方式满足其自身利益需求后,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减小。最后本文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展望。

王媛媛[2]2008年在《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监督》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出发,检验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对损害公司长期价值的盈余管理存在影响。然而在对2004年-2006年所有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机构持股与公司盈余管理回归分析中本文发现,不管是采用年度截面数据回归还是采用叁年总体数据回归分析,结果都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显着正相关,在控制住盈余管理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后,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正向作用依然显着。也就是说,在2004年至2006年间机构投资者持股刺激了公司的盈余管理。为解释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盈余管理监督无效甚至表现出刺激作用这一结果,本文通过对证券投资基金这一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进行特征分析,选取2005年和2006年证券投资基金中期及年度数据,通过设置八个变量描述基金投资组合的持股集中度、投资周转率和交易敏感性,运用因子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2005-2006年的证券投资基金分为两类:积极的机构投资者和消极的机构投资者。分类结果显示,积极的证券投资基金持股集中度较高、投资周转率低、对盈利变化的交易敏感度低;消极的证券投资基金则表现出持股分散、投资周转率高、交易敏感度高的特性。在选取的736个样本中,积极的证券投资基金仅占89例,消极的证券投资基金占647例,高达86.24%。进一步对不同类别证券投资基金与盈余管理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消极的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盈余管理显着正相关,这种正向作用在控制住盈余管理对消极的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后保持不变;而积极的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盈余管理微弱负相关。

叶冰雪[3]2017年在《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应有的公平性与有效性尚未在市场交易环境中完全形成,外界对于市场的监督也不到位,上市公司管理层基于某些动机会对企业盈余进行操控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在IPO市场上,新股业绩变脸的频发现象也反映了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过度操纵盈余的现象。IPO企业盈余管理造成的业绩变脸不但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也给企业自身形象带来不良的影响。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分为主观动机和客观动机,上市公司会根据其动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进牧原股份这一案例,对其IPO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探究,揭示IPO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方式及危害,为IPO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经验借鉴,为政府规范IPO企业行为提供政策参考。本文利用案例分析法,在提出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之后,对牧原股份IPO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在相关理论方面主要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定义、特征并介绍了盈余管理行为的经济学解释。之后提出IPO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和方法,介绍了IPO公司盈余管理会计准则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动因以及获取上市资格提高发行价等主观动因。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首先运用盈余管理相关模型对牧原股份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其在IPO过程中对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都进行了盈余管理的结论,之后分析案例IPO盈余管理的具体行为与动因。得出牧原股份在IPO过程中基于取得更好的上市条件和融资等动机利用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关联交易、自然人客户虚增收入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结论。最后分析盈余管理行为对牧原股份造成的影响并给抑制IPO盈余管理行为提出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市场监督、完善会计准则等政策建议。得出过度的盈余管理会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目前证券市场急需关注的问题的最终结论。

钱伟[4]2007年在《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初具规模。这一过程中,也涌现了大量的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案例,成为实务界和理论界研究的新课题。由高管变更所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也是研究高管变更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来研究由于高管变更带来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及高管的变更是否会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旨在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机制提供有意义的建议。本文首先从盈余管理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入手,引出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然后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理论分析。论文采用单变量T检验和多变量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002—2004年发生高管变更的上市公司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变更当年,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相比,非常规变更的公司没有显着地进行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常规变更的公司比未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司更有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2)对于非常规变更公司,高管变更后比变更前更有可能进行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对于常规变更公司,高管变更后比变更前更有可能进行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3)不管是常规变更还是非常规变更,高管的变更并没有在短期内显着地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只是带来了显着的盈余管理行为。

张涵[5]2008年在《公允价值计量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报表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在这种经济背景之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出台了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允价值的重新使用。在准则颁布之后,公允价值的运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引起了比较激烈的讨论。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增加了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反对者则认为公允价值增大了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利润操纵的研究还比较少,并且由于缺乏数据的原因大部分均停留在理论阶段。由于在采用新会计准则之后,投资收益和其它会计科目相比产生了更显着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2006年和2007年剔除了银行、保险类的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表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截面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几类具有强烈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分别进行了研究。在变量的选择上我们以上市公司以及证监会共同关心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而将短期投资损益和营业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并在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选择了其它四个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通过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了在使用公允价值前后上市公司使用证券投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实证结果显示,在使用了公允价值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对于使用证券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有了比较显着的改善,但是深入到对具有强烈盈余管理目的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微利和亏损的上市公司均有通过证券投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而证券投资损益并不能成为收益平滑类企业平滑其收益的工具。同时研究还指出,对公司管理水平和治理结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上市年限对于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具有一定的影响。依据本研究的实证结果,本文从完善会计准则的角度为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出了建议。

秦珞涵[6]2015年在《PE入股、减持与盈余管理》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盈余管理的存在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盈余管理的产生与管理层的利益密不可分,企业账面盈利的多寡、相关各项经营费用的高低、生产及现金流决策等问题不仅关系管理层本年甚或多年的绩效收入,也会对政府给予企业的优惠政策等产生影响。中小企业,特别是家族式中小企业,由于财务制度的不够健全和规范,内部审计制度缺失等情况的存在,盈余管理问题更加普遍。在创业板推出以后,屡屡出现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后企业业绩变脸的问题正是财务报告中盈余管理问题真实存在的变相反应。PE(Private Equity)是与创业板密不可分的一个群体。一方面,创业板的开办解决了多年来中国PE退出渠道不畅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了创业板这一退出通道,PE也可以为中国广大的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但是,在近几年之内,PE行业逐步暴露出造假、腐败等一系列负面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资本市场立法健全、PE行业成熟度高等因素,PE在投资于创业企业的过程中,基本行使了其监督和孵化的作用。由于被投资的创业企业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创期和成长期,因此PE在选择项目、签署投资协议时,对企业业绩、成长性等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但是在中国目前法律法规缺失、上市资源有限等市场条件下,PE投资往往呈现出欧美PE投资于成熟企业时的特点,即Pre-IPO模式盛行,IPO后迅速减持退出等。这样一来,PE、创业板企业和盈余管理等叁个名词就联系到了一起。PE是否参与到创业板企业的盈余管理当中并扮演了重要角色、PE以多大程度影响了创业板企业盈余管理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PE在减持过程中是否曾操纵创业板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以期到期获利从而对中小投资者实现了价值掠夺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在创业板推出的6年时间里,不仅有投资IPO企业几年或者十几年的长期PE的身影,也有短期突击入股的PE存在。为了顺利实现资本的巨额增值,PE有帮助创投企业实施盈余管理以提高其利润、保证其成长性,进而影响企业估值并提高IPO发行价以攫取更高的超额利润的动机。但是,盈余管理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并造成业绩增长的假象,从而使得公司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加深,令证监会等监管机构以及广大中小投资者们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受到误导,这样一方面不利于公司的长期运营,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种局面下,PE、创投企业以及监管部门叁方之间必将围绕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博弈。一方面,PE和创投企业将粉饰业绩,追求IPO尽可能成功的情况下,拿到更高的股票发行价格,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则倾向于控制过量的正向盈余管理以保障更好的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实现融资,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并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长短期PE在这一过程中,很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或者对声誉的敏感度,做出不同的决策,对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产生相异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选择创业板发行以来406个上市股票数据,对创业板企业在IPO前后存在的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若干研究假设,验证PE入股与否及其背景信息与创业板企业盈余管理之间是否存在显着关联。研究包括对IPO前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情况及特点的描述、各盈余管理背后的影响因素等,并通过分析IPO后PE、大股东减持企业股票时的累进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检验大股东是否对流通中小股东存在价值掠夺。最后,计算创投企业减持时的盈余反应系数以评价创业板企业减持当期的盈余质量。论文研究发现:第一、IPO前,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情况普遍,与PE是否持股没有显着关联。PE持股与异常可操纵费用在1%的水平上显着负相关,说明PE持股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更多。长期PE在5%的显着水平上与异常可操控费用正相关且与真实盈余管理总额负相关,说明IPO前长期PE对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第二、IPO后,PE是否持股并未对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产生显着影响。长期PE及PE的声誉项在10%的显着水平上与异常可操纵生产成本负相关,说明长期PE在IPO后仍然发挥了其参与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抑制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且PE声誉机制也行之有效。PE减持与企业的异常经营现金净流量及异常可操控费用显着负相关,且与真实盈余管理总量显着正相关,说明PE减持增加了企业当年的盈余管理水平,且政府系PE的减持与异常可操控费用显着负相关,说明政府型PE倾向于使用缩减研发支出等损害创投企业长期创新性成长性的真实盈余管理方法操控企业盈余。第叁、创业板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即企业倾向于同时采取两种盈余管理方式而非此消彼长地使用它们。第四、减持事件前后,企业股票的累进超额收益率普遍为负,且PE入股及减持与否、是否多个股东同时减持以及创投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等都对减持股价有显着影响。第五、PE减持引致企业盈余质量恶化。且通过分组计算创业板企业的盈余反应系数发现,PE解禁事件严重恶化了当期企业的盈余质量,且有PE入资的企业同期盈余质量更低。本文的研究贡献和主要创新点体现在叁个方面:首先,本文从PE、高/低质量创投企业和监管部门间围绕盈余管理的叁方博弈角度,阐述了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创新;其次,本文使用最新数据,分别研究了创业板IPO前和IPO后,长短期PE对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拓宽了国内学者对IPO过程中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了盈余管理的文献研究内容;最后,本文关注了 PE减持事件及其对创业板企业股价和当期盈余管理质量的影响,丰富了中国国情下关于PE投资行为的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动机、相关定义、技术路线和整体研究框架;第二章详细阐述了 PE的运作机制以及创业板相关的信息,并对我国PE发展的现状及创业板、PE的积极意义和存在问题作一总结;第叁章回顾了国内外主要的相关研究文献,包括PE与公司治理的关系、PE参与盈余管理的情况等,并对上述文献进行了简要述评;第四章在博弈论基础上,阐述PE、创投企业与监管部门叁者之间基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博弈情况,证实了创业板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必然性;第五章至第九章为实证分析,主要研究了 IPO前后PE入股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PE减持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PE及大股东减持行为对创投企业股票价格的影响,并通过计算盈余反映系数衡量创投企业减持当期的盈余质量情况等。第十章为研究结论及建议,对本文的研究作一简要总结。

刁莉[7]2007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盈余管理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已有二十多年的研究历史。在我国随着资本市场的日渐发展和上市公司的大量涌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凸现,成为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新课题。盈余管理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盈余管理被上市公司滥用,它的负面作用也越发突出,成为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2007年新实施的会计准则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盈余操纵的空间,但要想根除盈余管理,我们还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本文正基于此,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研究。本文在介绍盈余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盈余管理产生的必然性,中外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比较、盈余管理的手段,并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叁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介绍盈余管理的研究意义,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并回顾了国内外学者以往的研究成果,然后介绍盈余管理的含义、特征、与利润操纵的区别及存在的原因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比较。第二部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形式,简单说明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评价,最后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析应该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第叁部分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最终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如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缩小盈余管理空间;完善公司治理优化股权结构;加强证券市场建设。本文得出的结论是;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行为,它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世界各大公司财务经理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它也有两面性,过度的盈余管理也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损害,因此,如何防范企业管理当局进行过度盈余管理已成为当前国家监管的重点。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1.对盈余管理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纠正理论界对盈余管理认识的偏差;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概念,它既可以增加信息含量也可以降低信息含量,只是我们更关注它降低信息可靠性的一面。2.在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揭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3.结合我国2007年新实施的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阶段,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也不断更新出台。受笔者水平及资源限制,尽管笔者尽量收集相关问题的最新资料,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的最新发展的关注在文中依然显得不够,本文仍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张晓泉[8]2008年在《我国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盈余质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任何组织形式的经营实体,只要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无不对盈余的数量和质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盈余管理的存在,会对盈余的数量和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受法律、法规的要求,上市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对外公布其财务报表,因此,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公司而言,通过对上市公司对外发布的财务信息来分析盈余管理和盈余质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盈余的结构性、盈余的收现性和盈余的可持续性等叁个方面,对2006年沪、深两市中共182家ST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之所以要将注意力放在ST类上市公司,是因为这类公司为了保留上市资格,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冲动。分析的结果表明,ST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普遍不高,且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ST上市公司往往通过“非经常项目”来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这其中尤其以通过“处置资产损益”、“补贴收入”和“减值准备及坏帐转回调增利润”等叁类项目来调整利润最为常见。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建议通过完善相应的法规和会计准则,加强监管等手段来去伪存真,提高盈余的会计信息质量。

姚志宏[9]2008年在《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原理从管理层激励角度探索ST公司管理层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内在关系,并运用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方法结合ST公司的特点分析后笔者认为ST企业管理层盈余管理的深层次动机是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ST公司管理层难于获得契约规定的报酬,管理层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以保证报酬契约的实现。本文选择2003、2004年度ST公司数据为样本,构建了管理层报酬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检验模型,考察ST公司盈余管理方法与管理层报酬之间关系,选取2003、2004年度上市公司数据按不同行业分类,分别计算各行业平均操控性应计数并计算模型回归系数,再根据ST公司盈余管理不同时期调增或调减应计项目的特点对ST公司2003、2004年度数据分行业检验操控性应计数为正、负和取绝对值的情况下ST公司管理层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检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即管理层报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报酬契约数额越大,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强。此外ST公司管理层持股普遍较低,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大。本文的研究表明:ST公司的管理层对工资奖金等报酬比较敏感,对管理层持股较不敏感,验证了ST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自身的报酬,管理层持股不能有效的减少盈余管理的程度。由此本文提出完善ST公司管理层报酬契约,加强公司治理完善ST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改进ST公司退市标准,建立更加科学的ST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的建议。

周芹[10]2008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偏好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当今全球证券市场上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在国外,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已开展了二十多年,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尤其是有关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才刚刚开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在实践上,可以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行为有着理性的认识,能够辨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以便更深刻的理解其披露的盈余信息的内涵,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有效的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净化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使我国证券市场健康、规范、有序的运行;在理论上,可以丰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而且还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组织行为与控制、绩效评估与报酬计划、证券市场监管等一系列理论与实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探讨了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运用规范研究对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动机与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做出理论上的分析;其次,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实证分析,实证检验证明确实存在中国上市公司偏好的盈余管理方式,且偏好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补贴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再次,将更偏好同一种盈余管理方式的上市公司进行归类,分别分析每类上市公司所具有的共同点及每种方式被上市公司所偏好的原因,结论为:上一年资产状况比较差或经营状况比较差的上市公司和本年度主营业务经营状况比上年差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营业外收支净额和补贴收入方式进行盈余管理,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也倾向于选择营业外收支净额和补贴收入方式进行盈余管理;最后提出有效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建议或措施。

参考文献:

[1]. 管理层薪酬、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 曹雨.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2]. 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监督[D]. 王媛媛. 中山大学. 2008

[3]. 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行为研究[D]. 叶冰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7

[4].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 钱伟. 暨南大学. 2007

[5]. 公允价值计量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 张涵. 浙江大学. 2008

[6]. PE入股、减持与盈余管理[D]. 秦珞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

[7].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 刁莉.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8]. 我国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盈余质量分析[D]. 张晓泉. 南京理工大学. 2008

[9]. 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D]. 姚志宏. 苏州大学. 2008

[10].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偏好的实证研究[D]. 周芹. 北京化工大学. 2008

标签:;  ;  ;  ;  ;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