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密肋梁模壳施工技术论文_李贵进,岳娟

山东聊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 要】密肋楼板是近年来为适应大跨度空间建筑的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设计和施工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项目通过对碗扣式模壳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使用扣件式钢管支撑脚手架作为模壳支撑体系。不仅在质量、进度方面满足了施工要求,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脚手架;双密肋;模壳

1、技术特点

1.1现浇双密肋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能力强,脱模后外形美观新颖的特点。模壳作为现浇双密肋结构专用模板具有能反复使用,施工方便,施工速度较快等特点。

1.2模壳施工适应了密肋楼板施工工艺的需要,具有施工速度快,易组织流水的施工特点。对于大面积楼层可组织施工流水,从而大大地缩短了工期。

1.3以往模壳多采用碗口式脚手架施工,即用碗扣架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为模壳支撑架。现也可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即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作为模壳支撑架。

1.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壳施工与碗口架模壳施工相比,施工材料组织更简单,支撑操作更简单,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也较低,施工适应区域及范围更广泛。在同等条件下还能有效的节约材料,经济效益显著。

2、工艺原理

2.1工艺原理

本工艺的原理是: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代替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模壳的支撑系统;用加工好的定型模壳代替楼板板模、梁侧模和部分梁底模,在模壳上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模壳,从而形成现浇密肋楼板。

2.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模壳的构造

其支撑体系构造如下图所示,由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支撑体系、模壳、钢筋混凝土楼板三部分组成。

2.2.1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支撑

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其立竿间距,大横杆步距必须通过脚手架计算。其搭设高度由结构层高和密肋梁高度决定。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相关要求。

2.2.2模壳

1)模壳模板根据模壳的模数又可分为标准模壳和非标准模壳。标准模壳常用尺寸有肋距为0.6 m、0.9m、1.2m和1.5m系列,模壳高度在300~500mm之间,翼缘厚度30mm。常用的标准模壳1200×1200mm系列,模壳的重量在30kg左右。非标准模壳一般可根据设计尺寸委托厂家订做。

2)模壳一般以每四根框架柱之间构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一般由角部模壳、边部模壳和中间模壳三种模壳组成。模壳平面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A:角部模壳、B:边部模壳C:中间模壳)

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2操作要点

3.2.1施工准备

1)根据图纸确定配置模壳的数量和型号,及做肋底的木模板的数量。在配置确定角部模壳时,应考虑框架柱尺寸。当主肋宽度小于框架柱时,角部模壳尺寸要比边部模壳尺寸小。在组织施工流水时,应根据施工缝留置位置确定模壳使用型号及数量。

3.2.2测量放线

在地面上测设轴线,放出密肋楼板主肋及次肋的中心线。在楼板上做出标识,以备复合轴线及安装模壳吊线使用。

3.2.3搭设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

1)支撑体系的设计一般遵循如下原则:立柱一般以模壳尺寸为间距。每个模壳下保证有1-2根立杆直接承重。立柱计算高度:楼面标高-楼板密肋梁高度-模壳厚度。

2)根据施工方案安放立柱和支撑系统。正式安装前要先按平面布置图弹好线,保障立柱点间距准确亡,经验线无误后方可正式安装。

3)支柱应安装在平坦坚实的底面上,为避免不均匀沉降,支柱下垫50mm厚的通长脚手板。支柱要垂直,避免偏心应力。

4)安装从一端依次向其它方向展开。安装时先立立杆,再拉纵横水平杆。拉线找平、起拱同时进行。起拱按设计执行,无设计时按规范1‰—3‰执行。剪刀撑、扫地杆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设置。

3.2.4搭设模壳下水平钢管

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搭设完毕后,搭设一层水平钢管,保证模壳长边方向下有2-3根水平钢管支撑。此层水平钢管主要保证上部木枋铺设平整度,和提高模壳底部承重能力。钢管间距400-600mm,水平搭设高度:楼面标高-楼板密肋梁高度-模壳厚度-木方高度。钢管搭设平整度误差不大于10mm。

3.2.5木方铺设

碗扣式模壳施工一般在模壳下满铺一层木模板。扣件式钢管模壳施工,用木方铺设代替木模板。施工木方采用50×100mm的长木枋,木方规格尺寸误差不大于2 mm,木方一般采用平放。木方按一个方向通长铺设,接头相互错开。木方采用14#铁丝绑扎于其下水平钢管支撑上。木方间距200-300mm。对宽度较小的次肋梁,可用2根木方并排铺放。

3.2.6模壳安放、密肋梁底模安装

1)安装模壳前先将地面测设的轴线、主肋及次肋中心线引至施工面。

2)模壳铺设应带线施工。一个柱网格内应由中间向两端排放模壳,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产生累积误差,出现两端肋不等的现象。

3)模壳主肋塞缝应在模壳铺设前根据轴线先行铺设于木方上。次肋塞缝可随模壳一起施工,也可在模壳铺设前或铺设后施工。不够模数或不能支设模板的地方要采用木模板代替。

4)模壳间主、次肋间隙采用模板塞缝。模板设缝宽度:主、次肋宽度-模壳边缘宽度-5 mm。模壳设缝高度为模壳厚度。一般模壳厚度30 mm,可采用15 mm厚模板双层钉制而成。

结束语:密肋楼板是近年来为适应大跨度空间建筑的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设计和施工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项目通过对碗扣式模壳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使用扣件式钢管支撑脚手架作为模壳支撑体系。不仅在质量、进度方面满足了施工要求,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论文作者:李贵进,岳娟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密肋梁模壳施工技术论文_李贵进,岳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