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论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论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

曹文龙

(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人力中心,江苏 盐城 224000)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的城乡差距在逐渐扩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农民对进入城市发展的意愿在逐渐提高。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均资源占有率不断下降,农民的经济收入难以得到提高,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种主流意识。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造成农村劳动力缺失,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尤其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中一线城市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城市水平。但对比城市与农村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市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文化建设水平等都远远高于农村。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涌入,一方面是为了获取更好的生活和生存资源,另一方面是为了缩小自身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得农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当前很多地区的农业发展已经回归到原点,一些农村的耕地完全荒废。对此,如何维持农村劳动力有序流转,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和现状

1.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劳动力逐渐开始从事工业生产,而城市作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最为集中的区域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前往。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新的发展形势。由于当时国民经济紧缩,加之当时整个亚洲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我国的乡镇企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城镇的下岗人数急剧增加,一些城市为了限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制定了一系列的限制政策,从而使得农民工的转移增长率下降,同时对当时的农民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随后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等,对农村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第2次增长高潮。自2003年以后,我国每年都会针对农民工问题出台相应的政策,国家加强对农民工的工作引导和帮助,同时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结合有效的组织模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科学有序的转移。这一方面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农民生活改善创造更多的机会。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农业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持续增长,这使得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已经转移至城市中,农村的留守人员主要是一些不具备转移条件的人员。尽管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率非常高,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首先是农村的就业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据调查得知,我国的农业生产人员总体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将近50%的人员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剩下的基本上为初中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在高中及其以上的人员占比不足10%。而对于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员调查得知,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在9年以上,达到了初中文化水平,其中50%以上的人员是初中文化程度,剩下的人员中有50%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另外,当前我国的农业就业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已经远远高于非农业从业人员。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

2.1 政府层面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这样能为公民的平等迁徙等创造良好的外界条件。此外,为了维护我国城乡持续化发展,政府部门需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费用等进行调整,废除不合理的税费等。首先,制度方面。我国需要尽快打破城乡之间的户籍限制,在合理的时间通过合理的措施来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间的区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平等制度的影响。然后,建立一个统一的人才管理市场,管理要素还包括生产资料、资源和资本等,这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再次,赋予农民和市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也是保障后续农民能获取良好的就业权利的基础。最后,实现统一的社会保障,建立涵盖所有国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对于市民的保障是比较健全的,但对于农民来说却较为欠缺,很多农民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严重影响农民的老年生活。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能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首先,农业投入。农业是保障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国家每年对农业的投入在逐渐增加,包括农产品流通环节补贴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能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能逐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其次,对农村税费进行不断的改革和调整。通过加大乡镇撤并力度,降低农村开展行政工作的成本,这样能减少农村经济投入。通过完善涉农行政收费公示制度,能有效促进农村行政工作的开展[1]。最后,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协调发展之间的土地适应性政策。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劳动力和土地是2个最基本的要素,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重新组合,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调整,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通过发达国家的实践可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土地集中措施,如美国的大农场生产模式;另一种模式的土地集中不明显,如日本,其仍然采用的是小农经营模式。我国在进行土地调整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

快到五十七岁时我才得到出版自由。 出版自由的意思是: 书售出后可以收回成本。 《意大利印象》之前全都亏本,出书意味着破产。 不用说,那时我既没有“写作自由”,也没有“精神自由”,什么自由也没有。[3]429

2.2 乡村改善对策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政府和非农产业的共同推动,其中比较重要的对策是农业内部的自我调整,给予剩余劳动力更多的就业机遇。对此,在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农业外向发展和内部改造给予相应的重视。第一,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对于城市化和非农化,这两个概念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得知,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不仅能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而且能促进农村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前期由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奔向城市。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平缓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趋向于向农村内部转移,这对我国的农村非农化和农村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进一步缩小我国的城乡差距。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需要重点对三类基础设施进行建设:①生产服务性设施,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等需求;②生活服务设施,包括文化和医疗等设施,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的日常生活需求;③生产和生活共用的一些基础性设施,包括电网和道路等[2]。第二,对乡村产业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首先,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农村的优秀农业企业,需要成立对应的商会等合作性经济组织,从而对当地的资源进行更好的整合。其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等建设,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最后,构建小城镇工业体系,除了恢复当前我国的农业道路之外,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小城镇的工业基础,将一些农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加工等,从而实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3]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渐呈现不一样的发展趋势。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政府需要结合各地的不同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产业规划,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

Fig.3 shows that because it has adopted 2.2 mm large optical cavity structure,99.4% of the light field are limited in the waveguide layer,thereby it greatly reduced the scattering and absorption losses introduced by doped confinement layer.

参考文献

[1]刘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论[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8):214.

[2]刘红星.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视角下农村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9(7):57-59.

[3]曲广龙,任雨柔,张力文,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以西安市鄠邑区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12):79-80.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31-27-2

标签:;  ;  ;  ;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