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的经济全球化思想_全球化论文

论资本的经济全球化思想_全球化论文

《资本论》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称丹尼尔·耶金为“全球化之父”。 (注:《参考消息》,1999—02—15。)事实上,早在150多年前,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全球化”进行了分析,后来,马克思在其恢宏巨著《资本论》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全球化”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观。因此,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全球化”研究之先河,马克思的《资本论》丰富了“全球化”的内容并建立了“全球化”的思想体系。

一、马克思关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预测

“全球化”这一概念或术语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原有的辞典和教科书并无这个词。那么,马克思的“全球化”指的是什么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以及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全球化”均以“世界市场”表述。马克思从“世界市场”的角度阐述“全球化”,其内涵是“经济全球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又是如何预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呢?

1.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发展同步

资本具有扩张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决定其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所以马克思说:“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2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资本主义生产力越发达,它的科学技术越进步,越需要对外扩张,且市场渗透力越强。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越是具有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现在是知识与信息优势),越需要经济全球化,越需要全球对其开放市场。如果经济手段达不到目的,它甚至可以冒险采取政治、军事手段达到经济扩张的目的,故出现“霸权主义”与“新干涉主义”就不足为怪了。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廉价劳动力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层的国家,其经济全球化渗透力相对而言极弱,相反,他们要接受发达国家有时带有附加条件的渗透。在经济全球化的相互渗透中发展中国家不仅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弱势,接受发达国家的渗透,而且在资本扩张、品牌扩张以及在跨国经营扩张等诸方面处于弱势。马克思时代是英国进行世界市场扩张,今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美国《国际品牌》杂志公布的全球60个最有价值品牌中,美国有38个,占63%;日本有3个,占5%;其余19个为欧盟国家所有。即6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全部为发达国家所有,可口可乐品牌的价值达838.45亿美元,(注:龚时:《全球品牌座次排定》,载《改革时报》,1999—07—13。)超过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美国《商业周刊》按市场价值排名的世界上最大50家公司,美国有34.5家,占69%;日本有3家,占6%;其余12.5家为欧盟国家拥有。发展中国家没有一家入围全球市场价值50强。(注:《参考消息》,1999—07—20。)1999年8月2日出版的美国《财富》双周刊按销售收入排名的世界20家最大公司全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的公司,发展中国家没有一家。(注:《改革时报》,1999—08—31。)世界上最大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1600亿美元,它只有靠跨国经营、全球化经营才能使财源滚滚,才能使财富堆积如山。

2.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国际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市场作为世界市场而存在,是产业资本流通过程的特点。”(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2卷,1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8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马克思关于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性的预测,包括如下几层意思:( 1)只要产业资本存在,市场总是作为全球性市场而存在,即市场全球化。产业资本的流通不受国界的限制,它总是力图开拓国际市场。如今跨国公司、多国公司的“表演”证明了马克思论述的科学性和预测的准确性。(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排斥“异己”。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初期它要摧毁封建的民族工业,“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25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资本主义越发达,越需要使自己具有国际性。20世纪末期的所谓冷战结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次重大胜利,它使苏联解体,使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动荡与质变。(3 )资本主义制度全球化的手段是推行全球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通过不同途径、利用不同场合、抓住各种机会打开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大门,另一方面则运用自己的实力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特别是通过各种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市场。资本主义制度就是这样一种怪物,一方面拓展全球化市场,另一方面又尽可能地“封闭”本地市场。( 4)资本主义制度的日益国际性。“世界市场网”的形成,使资本主义的经济、文化、政治无孔不入,全球很难找到纯粹的“非资本主义”的国家。因此,在这种“世界市场网”的国际大环境中,在承认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国际性的同时,必须坚持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自己的民族经济特色。

3.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丧钟敲响

经济全球化的始作俑者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使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国际性,但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按照马克思的预测、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论思想,必将是敲响经济全球化的始作俑者——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即经济全球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灭亡。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防止危机的手段愈来愈少的办法。”(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 第1卷, 2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生产的社会化已经具有全球性,即生产全球化,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却是私有制,这种私有制同生产的全球化相比较,显得“太狭窄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适应不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2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资本主义“自救”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消灭大量的生产力;一条是采取一切手段抢占新市场,开辟新地盘,同时在他们原来控制的市场上拼命“剥夺”。这两种手段的结果是殊途同归,进一步加深危机。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831~8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经济全球化使财富的集中到了惊人的程度,一些人的私人财产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劳动的社会化到了全球化的程度,资本主义如果再没有可拓展的市场,那么,它的私有制外壳就会炸毁,由公有制取而代之。

二、马克思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具体论断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未直接使用经济全球化这一术语,但他所指的世界市场实际上阐述的是商品国际化、竞争国际化、危机国际化,即经济全球化。

1.马克思关于商品流通全球化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世界市场与国内市场对商品流通而言不存在空间界限,两个市场在空间上浑为一体,这标志境内世界市场与境外世界市场的思想已见端倪。商品流通世界范围内的领域障碍已经消除,货物贸易全球化的思想已经形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金银作为铸币而穿着不同的国家制服,但它们在世界市场上又脱掉这些制服。这就表明,商品流通的国内领域或民族领域,同它们的普通的世界市场领域是分开的。”(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1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世界市场与国内领域(民族领域)的唯一区别是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商品流通(货物贸易)全球化要求有全球化的购买手段,脱去各民族服装的金银充当世界货币保证了商品在世界市场领域的畅通无阻。

2.马克思关于生产全球化的论述

商品流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象,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马克思关于生产全球化的论述一方面同资本主义相联系,一方面同消费全球化相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在两人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 卷,2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世界市场使生产和消费的国内领域不复存在,使生产和消费具有全球性,或者使生产和消费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一方面是物质生产的全球化,另一方面是精神生产的全球化。“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25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知识与科学的世界性(全球化)在今天已成为共识,但在150多年前提出精神生产的全球化、文学的世界性实为一大创举。

生产全球化的“介质”是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在当时既是一个控制某部门生产的托拉斯,又可以是跨国垄断生产的卡特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靠单个资本修筑铁路在当时是一种梦想,但“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68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它可使美梦成真。《资本论》还这样论述:“在有些部门,只要生产发展的程度允许的话,就把该工业部门的全部生产,集中成为一个大股份公司,实行统一领导。在美国,这个办法已经多次实行;在欧洲,到现在为止,最大的一个实例是联合制碱托拉斯。”(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49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10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成立国际卡特尔,例如英国和德国在铁的生产方面成立的卡特尔。”(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49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显然,这里的股份公司、卡特尔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跨国公司。因为当时的股份公司总是同拓展殖民地、同政治统治权、同生产垄断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得最多的股份公司实例是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和现在的跨国公司在实质上没有区别。

3.马克思关于资本全球化的论述

马克思关于资本全球化的思想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 )资本输出的目的。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它输出的是金(银)代表资本,因此是资本输出,但对金(银),对输出金(银)的银行来说、商人来说、输出的金(银)的需求者(输入者)而言,不是作为对资本的需求,而是作为对货币资本的绝对形式的需求产生的,即对世界市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需求产生的;另外一种是“以投资为目的的输出。”(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6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以投资为目的的资本输出表示输出国“生产在一定领域内的一定的扩大。”(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6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是资本输出的来源。马克思在引用剑桥大学教授享·福塞特的话回答了这一问题,“英国每年所积累的总财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来维持英国本身的工业。另一部分则输往国外……”(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67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 )资本输出的动力。由于资本在国内已经“过剩”,在国内的“利润率已经很低”,然而“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资本输往国外……是因为它在国外能够按较高的利润率来使用。”(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2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所以,我们不能指望外国投资送来的是“免费午餐”,既然我们要为利用外资付出代价,就应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三、马克思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论述

1.信用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信用或信贷的国际化,“出现贸易逆差的市场或出现贸易顺差的市场会同时发生危机。这种现象还可以更加复杂化。”(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2卷,3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马克思以英国出口棉纱到印度为例,说明他们之间在结算环节上出现链条断裂,就会对印度的货币市场造成压力,它的作用会引发英国的危机。外汇的自由流出是危机的现象。马克思说:“任何银行立法也不能消除危机。”(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5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危机可以防范,危机到来之后可以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但危机的爆发带有一种“普遍性”。(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5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信用或信贷的国际化,会带来危机的全球化。

2.生产全球化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工厂制度的巨大的跳跃式的扩展能力和它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必然造成热病似的生产,并随之造成市场商品充斥,而当市场收缩时,就出现瘫痪状态。”(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4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市场作为世界市场而存在,使同种物品供应的来源增多,使一些国家同时出口过剩(也就是生产过剩)和进口过剩(也就是贸易过剩),信用在这些国家过度膨胀。接着就在这些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

生产的全球化使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代之而起的是使用来自世界各国原料的工业,民族工业及国内领域工业遭到世界市场的破坏,生产的“国界”因此被模糊。生产全球化使一国产品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成为现实,原来靠本国产品满足消费需要,现在已由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需要所代替。消费的全球化使消费的“民族”性成为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25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世界市场冲破了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使生产和消费的国内领域同世界市场融为一体。

3.资本全球化的影响

资本输出由于输出的目的不同,马克思将它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本输出,而不同目的的资本输出,其影响是不相同的。

马克思说,如果是贵金属形式的输出,即支付手段(购买手段)的输出,一定会影响输出国的货币市场,从而影响其利息率。如英国向印度开出的汇票的需求超过供给,“汇兑率因此暂时变得对英国不利。”(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6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如果是以投资为目的的资本输出,一方面表现为资本输出国生产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大,另一方面表明殖民地的开拓,(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10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还有一方面是垄断生产与市场。

由此可见,马克思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论述,多是从负面影响的角度出发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使然。20世纪初以前,包括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其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是单向渗透,如资本输出是西方列强的资本向落后国家、向殖民地的输出;生产全球化亦是宗主国的生产向殖民地扩张;资本主义国家、宗主国以资本输出、生产全球化作为开拓殖民地的手段。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与当时的殖民地占有分不开,因此,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认识多从负面进行论述。

四、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虽在100多年前已经形成,现在整个社会、 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仍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19世纪,是农业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过渡的时期。现在,人类已迈入21世纪,工业经济时代逐渐被知识经济时代所取代,历史的反差如此巨大,但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仍未过时,仍有理论指导意义,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仍有重要价值。

1.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离不开全球化,即资本主义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离开对外贸易是根本不行的。”(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2卷,5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一,“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条件。”(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126~1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二, “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2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国家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又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宰者、主导者,更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当今世界,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局面有所改变,但马克思关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思想仍然适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导者,但发展中国家并不像马克思时代的“殖民地”那样被动地接受经济全球化,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已经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无法回避,因此,选择时机、选择方式参与经济全球化,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的全球化、劳动的全球化的矛盾日益加深,资本主义在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亦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充满矛盾与不协调。全球化一方面以空前的速度、广度、深度向前发展,一方面反对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高涨。在1999年年初举行的具有全球影响的达沃斯经济论坛年会和联合国贸发会议第10届大会期间,数以千计的示威群众在会议中心外展开了较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并与治安警察发生冲突,这在此类会议史上是罕见的。2000年4月16日,华盛顿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IMF和IBRD年会的召开,示威者甚至使与会官员无法进入会场。差不多与此同时,77国集团第一次首脑会议在哈瓦拉召开,东道主古巴主席在会上呼吁:毁掉IMF,让这个可恶的机构和它所代表的哲学消失。 世界贸易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也连续几天发生游行与骚乱。这些说明经济全球化与反经济全球化并存,经济全球化已面临严峻挑战。

3.经济全球化带来贫富差距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为世界性的贫富差距拉大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说:“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所以,货币的相对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发达的国家里,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太发达的国家里要小。”但“同剩余价值和产品价值相比较的劳动价格,在后一种国家都比前一种国家高。”(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1卷,614~6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的这些论述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第一,马克思早在130 多年前就从民族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较“发达”国家和“不太发达”国家的概念,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马克思划分“发达”国家和“不太发达”国家的经济标准是国民劳动的强度和国民劳动生产率。现在流行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实际上是130年前马克思提法的延伸与继承。

第二,“发达”国家和“不太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发达国家凭借国民劳动强度和生产率优势,占领了国际经济分工的制高点,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并从不太发达国家那里获取超额利润或垄断利润。而不太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不利地位,并受制于发达国家。

第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民劳动强度和生产率的“落差”是它们之间贫富差距的内在表现,而贫富差距是国民劳动强度和生产率的直观表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见表1、 表2。

表1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均GDP比较表(美元)(注:李长久:《全球化要有人情味》,载《经济参考报》,1999—02—13。)

(按1990年美元计算)

1000年1500年1820年1995年

世界

420

545

675

5188

西方

406

629

1149 19990

其他

424

532

594

2971

表2 世界上最富、最穷的 20%的人收入之比(注:《参考消息》,1999-01-27。)

1960年 1991年1995年

比率 30∶1 61∶1 81∶1

表1说明1500年以前,世界各国的人均GDP差距并不大,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均接近世界人均水平,但自19世纪以来,这种差距明显拉大,1820年西方国家人均GDP为其他国家的近2倍,20世纪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1995年达6.7倍。表2说明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富的20%人口与最穷的20%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悬殊到惊人的程度。表1、表2所显示出来的差距正好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相吻合,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有其内在联系,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民劳动强度和生产率的差距在扩大。

4.经济全球化载体发展迅速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反复谈到股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如“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注:马克思:《资本论》,中文版,第3卷,10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股份公司“开拓殖民地”,股份公司拥有贸易“垄断权”。马克思所论述的股份公司正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当时的股份公司用现在的眼光看并不大,如控制英国整个化学工业的基础部门的碱生产托拉斯,以股票形式向30多家单个工厂筹集资金500万镑,又向公众筹集100万镑,总资本 600万镑,同现在数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相比较,可谓小巫见大巫,但它们的作用并无多大区别。

马克思时代跨国式的股份公司并不多,但它作为经济全球化载体的功能明显,进入20世纪以来,距国公司发展迅速,使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化体系凸现。现在的跨国公司多达5万余家,资金总量近4万亿美元,海外总资产达 1.3万亿美元。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生产的45%,国际贸易的50~60%,技术贸易的60~70%,R&D的80~90%,国际投资的90%。目前跨国公司的结构已不同于马克思时代,马克思时期的股份公司全在“发达”国家,其跨国投资全是单向的。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亦有自己的跨国公司,并已向发达国家投资,只不过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地球村“村长”95%为美、德、日、英、法5国的公司。融入经济全球化,没有自己的跨国公司、没有自己的“航空母舰”,在国际经济利益分配中往往会处于不利地位。

5.信用或货币的国际化带来普遍的危机

当今世界,已由资本单向输出的国际化,变双向、多向输出的国际化;已由资本输出的国际化变为金融全球化;已由投资输出、支付手段输出变为金融手段创新,金融全球化的品种层出不穷,总之,金融全球化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金融全球化会带来金融危机,这种危机造成的伤害是刻骨铭心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至今仍使人们“谈虎色变”。危机的普遍性已被马克思言中,我们必须面对金融全球化的现实,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挑战。

标签:;  ;  ;  ;  ;  ;  ;  ;  ;  ;  

论资本的经济全球化思想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