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的美学意蕴_美学论文

中国钢琴曲的美学意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蕴论文,钢琴曲论文,美学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钢琴作为西洋乐器之王,如今已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特别是音乐教育最为流行的一种乐器。钢琴音乐从而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代表形态之一,乃至产生了中国钢琴曲。所谓“中国钢琴曲”,也就是具有中国风格和民族神韵的钢琴作品。这种中国风格和民族神韵在音乐形式上有一定的特点,在音乐内容上也有一定的体现。但作为艺术作品的钢琴音乐,其形式与内容必需相融无间而呈现出美学意蕴。意蕴,是深层意象与意境,民族风格与特色在美学意蕴中沉淀为精神形态。中国钢琴曲的美学意蕴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钢琴曲因此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成为其表现形式之一。中国钢琴曲的美学意蕴可以用“水的意象”、“和的美学”、“善的追求”三个方面概括。

      一、水的意象

      中国传统中琴棋书画、山水景色、民俗风情等在各式文艺作品中都有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有很丰富的象征意义,如道德、时光等。水本身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物质,其形态有柔弱、流动、清浊、激荡、平静等特征,它一旦进入人的文化视野其内涵就相当丰富了。而意象,在哲学意义上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综合,具有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那么,中国钢琴作品是如何表达“水的意象”的呢?可以说中国钢琴曲的创作中体现“水的意象”的作品有很多,作者通过写水、颂水来进一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作曲家王建中的钢琴曲《浏阳河》的引子部分就塑造了流水的动力以及水的浪花飞扬的气势。作曲家通过艺术手法比如采用“装饰变奏”旋律、分解和弦伴奏、加厚的和声等将水面浪花的奔腾浩荡形象描写得惟妙惟肖。作品的尾声部分同样运用作曲技法如分解和弦、演奏手法如踏板的运用等来模仿流动的线条,营造一种水波粼粼、浩淼荡漾、潺潺流水朝向远方的唯美秀丽景象。

      

      汪立三先生著名的钢琴曲《东山魁夷画意·涛声》中也塑造出了波涛翻滚的水的意象,作者用六连音音型代表波涛的形象,加上器乐化的旋律特点及分解和弦琶音的综合运用,给人的印象是一股强大的旋律性音流,进而塑造出波涛汹涌翻滚、气势宏大的形象。

      

      钢琴曲《二泉映月》中结尾处的琶音形式,巧妙地运用钢琴的特点来模仿流水的声音,进一步衬托泉水,凸显主题。作品充满飘渺唯美的意境,神韵悠长。

      谱例3(《二泉映月》结尾流水声):

      

      除此之外,黎英海先生的钢琴独奏曲《枫桥夜泊》,也运用六连音与九连音的穿插交织,形象地描绘出水波荡漾、流水潺潺的画面,力度的变弱描绘水声的流去、浪花的消逝,给人无尽的遐想,显得意境悠远。

      那么,进一步讲,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审美观念中为什么如此偏爱“水的意象”呢?深层次的美学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是因为钢琴的织体和发声特点。钢琴是一种击弦乐器,其发声短暂,虽然后来发明了延音踏板,仍然难以如拉弦乐器或吹管乐器那样奏出非常连贯的绵长的乐句。因此,中国作曲家在写作长乐句时,需要如同中国民间音乐那样“加花”或写出流畅的经过句,创造出流水落珠式的音响,仿佛是水滴,是流泉,是溪声,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水。

      其二是中国钢琴曲创作的标题性特点。中国作曲家偏爱与水有关的题材,为什么呢?因为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往往沿用民间音乐和古曲素材,而正是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可用的资源,中国民间音乐和古曲中恰恰多的就是这一类题材,水、泉、河、浪、涛等与水有关的标题不绝于中国音乐史,且优秀作品也非常之多,完全可以用作钢琴曲创作的资源。

      其三是中国文化中对水的意象的追求,常常把水道德化、美学化。水无定形,故灵动流逸;水德润下,故彰显人格;水性至柔而能克刚,故见其坚韧精神。在孔子那里,水是时间的意象——所谓“逝者如斯”;在老子那里,水是道的象征——所谓“上善若水”。自然被人格化了,伦理被美学化了,“水”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中国钢琴音乐很自然地选取它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意识。

      二、和的美学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明大家庭中的重要一支,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和谐、中和、平和、淡和、中庸等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最好的状态,儒家观念中和谐也代表秩序,代表最高的理想追求。当然和谐之中也有中庸之道的支撑,所谓“中庸”是指对事物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为好。中国文化中有“和而不同”的说法,这句话体现了事物的多样而统一的特性,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它主张以开阔的视野与胸怀,以博大的气度与精神气象容纳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以促进不同事物、不同文化间的兼容并包、交相渗透。这种和谐既包含人与宇宙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正是这种博大的精神,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内化成了中国民族性格,才使中国文化以其巨大的包容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中国古代琴表演美学总结性著作、明代的《溪山琴况》中提出二十四况,其中第一况即为“和”,可见其重要性。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文人雅士,他们大多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等的和谐,注重自我个性与外界共性的融合,追求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在音乐审美上表现为淡远、含蓄、悠远、空灵、淡泊、朦胧等特点,在艺术形象的处理上注重意境的创造,充满东方特有的神韵。钢琴曲《夕阳箫鼓》是一首写意性作品,由作曲家黎英海先生根据我国古曲改编而成,与原古曲意境一致,描绘了水乡的恬淡、幽静、优美的景象。作品风格古朴淡雅,意境恬淡静谧,曲调委婉流畅,充满诗情画意,作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注重意境和诗性韵味,将具象和抽象的事物有机结合,呈现出音乐的意境,“和”的美学思想起到了一定作用,其中寂静幽深和神韵空灵谐和共处。创作中,作者以创造性的思维模仿我国传统乐器琵琶、筝、鼓、萧等的特点。这部钢琴曲共11段,每段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作曲家在主题中运用我国传统民间“鱼咬尾”的手法,创作出了一首旋律既平和又柔美委婉的船歌,整个作品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激荡豪放,有的只是平和、中和、柔美、高远,处处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美学思想。这部作品好似一幅山水风景画,展现出落日余晖、云破月来以及渔舟唱晚之景象,其意境灵动自然、恬静优美。如其中的一段“水云深际”,通过旋律展现出的音响给人们一种山与水交相辉映的立体感,彰显水天一色的和谐、意境之美,此时的人与大自然已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和”的美学思想尽显。

      再如《彩云追月》,原为任光先生创作的民乐合奏曲,作品标题富有诗意,旋律优美淡雅,整个作品情景交融、意境深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夜的幽静、唯美以及云月追逐的生动画面。王建中先生改编的同名钢琴曲保持了原曲风貌,又与钢琴的性能有机融合,更富表现力。作品通过对我国民族乐器的模拟来加强钢琴的艺术表现力,进而营造出淡幽的夜幕下云月相逐的景象,以及柔和平淡、意境悠远的气氛,形成一个整体,相得益彰,透露出和谐、流畅的钢琴织体与诗情画意的审美形象。

      储望华先生创作的《钢琴前奏曲六首》从外在形式上追求淡远、虚静的效果,内容透露出平和幽静、婉约含蓄的中和之美,所以演奏时一定要注意不同层次的音色变化,进而表达出作品中的含蓄、均衡和适度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倾向。总之,作品中的神韵和意境,带有深刻的传统文化特征。

      钢琴曲《二泉映月》从其标题也可看出作品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沉郁顿挫、美丽动人的旋律来表达作者生活的艰辛与对命运的不屈服。作品中既有凄哀低沉的情绪,也有希望与梦想,充满真情实意,感人至深。其中有悲哀但不过分,也是儒家中庸思想——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的体现。

      根据古琴曲《阳关三叠》改编的同名钢琴曲,很好地体现了原作中的精神气质——中和、古朴、舒缓、深邃、平静等品格特点,急而不躁、缓而不虚,完全符合我国以中和为美的美学思想准则。

      另外,从钢琴音乐作品的结构上——多段散体性结构,也能看出“和”的思想的体现。中国钢琴音乐的内部结构常常显得十分机动灵活而富于弹性,段落的布局也相对自由,散而不乱,追求适度协调的结构原则,在对比中求得统一,因此,总体结构是既有微妙变化又显得井然有序,明显地体现出了我国美学思想中的“和”的精神。

      总而言之,“和”的美学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也渗透到音乐、舞蹈、建筑、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当中,更深一步讲,“和”还关涉社会政治、人生伦理等方面,可谓无所不在。

      三、善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仅包含有淡和、平和、中和的和谐理念,更有对善的追求。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就包含对个人德性的培养,一方面尊重个人的人格和价值,另一方面将个人的贤德与国家的治理相结合,成就一种天下和谐共处的局面,而“善”居于本体地位。

      在中国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中,目标指向一直是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人的伦理道德层面给予较多关注,另一方面对人文精神也极其重视。儒家文化倡导的修身,即是指通过学习知识和参加实践来进一步提高自我修养、自身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包含有内在和外在、身体和精神诸层面,当然,目标是将这种善的品格修养内化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这种文化在根源上是与人格修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一个完善的人需要在人格修养工夫中落实和完成。中国钢琴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然会与人格的善相联系,与人的内在精神提升密切相关。儒家文化主张通过音乐的平和,规范、秩序等等来调整影响人的行为,提升人的善德,加强人的仁爱之情,所以古人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是说儒家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完成以学习乐为最后阶段。我国音乐美学理论之集大成者《乐记》中有“乐者,德之华也……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等等论述,由此可见音乐内涵极其丰富,既与社会政治伦理相关,更指向人的人格修养,成就一种音乐的道德化内涵。

      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不同,中国文化追求人的心灵、情感与自然形象的融合为一,追求“意境”的美学范畴,“美善合一”可谓中国艺术的最高理想追求。中国是伦理社会,教化是最突出的特性。“和”的标准是“善”,礼外乐内互相支撑。中国钢琴曲没有西方的怪音,而是通过和谐之音使人心态端正,并通过意境提升人的精神。这些都指向“善”。中国文化有含蓄内在的特点,故常用“韵”、“韵致”、“意境”等来表现美、评价美。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韵”、“意境”代表了作品的内在气质,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意境”作为我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在我国历代艺术作品当中都有体现,诸多乐曲都呈现出一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别样意境,既有“诗情画意”的美之境界,也有淡远雅致的善之意境。因此说,中国音乐文化注重意境和情趣,注重“善”与“美”的结合,注重在善中求美,在美中养善。在中国钢琴音乐的演奏中,所追求的“意境”是“意”和“境”两者的和谐统一,目标当然是“善”。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我国各门艺术的方方面面,我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自然不能自外于以上所论相关传统文化。钢琴曲《双鹤听泉》借鹤的象征内涵表达一种古代文人雅士超然出世的高远情志,反映了儒家“修身养性”的文化内涵和善的节操品性。汪立三先生的《东山魁夷画意》是有感于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作品而创作的,一般来讲,作品塑造了海涛的形象,创造出鉴真形象的主题,具有庄严的气氛和宗教意味。更进一步来讲,儒释道精神在作品中都有体现,提倡在人生的现实中达到涅槃,在涅槃中凸显现实的人生。其实,整个人生的完善贯穿着人格的自我修养,作品既表现了佛教的“去恶从善”,又表达了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更有道家的积德修道,总之教导人们做到自我人格的完善,自身修养的提高,自身善意的精进。

      黎英海先生根据古曲《夕阳箫鼓》、《阳关三叠》等改编的同名钢琴曲,陈培勋先生的《平湖秋月》,王建中先生改编的《梅花三弄》等大都传达了古曲的风韵,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这些作品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创作于1975年的钢琴曲《平湖秋月》旋律优美抒情,感情真挚细腻,风格明朗古朴,生动地描绘出平静的湖面上,月影浮动优美静谧而宁静恬淡的悠远意境。王建中先生的《彩云追月》表达的意境是感悟式的、是抽象的,听者通过旋律、标题、音色、节奏等诸多音乐元素来感受其中的“情”与“意”,写景是为了抒情,或者说写景也是写情。《夕阳箫鼓》的音乐纯净而美妙,使人陶醉神往,作者惜景抒情,表达了对人生对自然的感受。其中通过音色的静、轻、远来营造意境,触键若即若离、若有若无,唤起人们对意境的追寻,营造了江南水乡,月映湖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梅花三弄》借古琴音乐的意境来开辟中国钢琴音乐的意境。本曲在演奏时,同样需要技术上的特殊处理以营造悠远朦胧、虚无空旷的效果,韵味十足。因此说,这些作品都表现出了美与善的意蕴,进而通过美与善的相互影响加固感染人的情操品性。

      如何在钢琴这种乐器中创造气韵和意境呢?这就需要想象与意念传达,需要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中国钢琴曲中的散节拍等特点需要奏者揣摩体会“空灵”的意境,比如《梅花三弄》的尾部,左手的休止符就是用于表达一种韵味,营造一种意境。

      

      《夕阳箫鼓》中的装饰音也起到了营造意境的作用,它们在烘托旋律的同时,营造出虚实相生、高洁淡雅的意蕴之美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先生的《幽谷潺音》和《筝箫吟》这两首钢琴前奏曲,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汪立三先生的钢琴曲《他山集》等也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极深的意境表现,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总而言之,气韵、意境等体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精神境界。中国文化致力于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心灵的提升,追求人生的宁静平和,注重天人合一、理性感性的和谐统一,体现人与宇宙、自然、生命的和谐共存。以上列举的几部钢琴作品,都是深刻而完美地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经典之作,当我们评价其演奏的好与不好的时候往往用意境或韵味作为标准,而这些作品都达到了形象与意象的完美统一,达到了情境、意境、诗境、画境的完美统一,达到了钢琴音乐技巧与传统文化内涵的高度统一,更达到了美与善的高度统一。这也就是中国钢琴曲的美学意蕴。

      (本文系罗艺峰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学位论文)

标签:;  ;  ;  ;  ;  ;  ;  ;  ;  ;  ;  

中国钢琴音乐的美学意蕴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