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论文_陈逢榜

浅论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论文_陈逢榜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永州供电分公司 425000)

摘要:输电线路是电网工程的生命线。输电线路的建设存在点多、面广、山高、路险等特点,比起电网技术的长足进步,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依然存在风险和掣肘。长期以来,线路施工中人工投入大,施工机械研发和投入不足,相对建筑、交通等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缺乏高效率、专业化的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危险性高,施工周期长,施工中环境保护压力大。针对此类现象,现如今大量输电线路的架设都基本实现了全过程的机械化施工,要使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真正发挥其实践价值,做好其施工建设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关键词: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逐渐地渗透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理念,输电线路建设工作也开启了全新的施工管理模式。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的投入,为企业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了施工风险,并使输电工程质量得到了保障。相关电力建设企业逐步重视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应用,使得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更加安全、顺利、高效。

1.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概述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大多数高压输电线路需要规划到远离城区的偏远山区,需要跨越高山、河流、森林等障碍,施工环境较为恶劣,限制了大型施工设备的使用,使施工的难度系数增大。传统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野外作业使用大量的人力来代替机械,不仅仅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更是增加了输电线路施工的风险。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安全风险、企业成本,并提高施工效率。国家电网公司将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思想渗透到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中,并加大了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设备的研发力度,更好地推进对输电线路的管理。

2.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

2.1输电线路的功能设计

制定合适的线路设计方案,保证输电线路的使用功能,在对线路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导向性,建立合适的设计方案,正确应用施工技术,保证建筑施工的发展创新过程的合理性。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对全过程计划施工管理技术做出分析,保证建设工程的管理安全性,另外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工程的适用性和耐久性,这样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时,才能制定清晰的勘测方案,转变传统的工程设计理念,考虑基础建设因素。在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建设工作中,需要对设计内容进行优化,建立合适的适应条件,按照机械化的施工理念深化勘测技术要求,保证设计工作和技术协调工作的一致性,建立有效的施工计划,创新性的施工技术原则,实现对施工预案完整实施,总平面布置,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平面进行布置,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的管理要求,建立清晰的施工标准,满足文明施工的工作预案。为了落实全过程机械化的使用作业要求,需要在总平面布置过程中,满足机械化的施工作业要求,规范作业流程,分析施工流向,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损害。

2.2物料运输管理

2.2.1通用车船运输

通用车船运输方式一般主要体现在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中,它所运输的物料主要是石子、砂等,它对于运输条件的要求较高,如果地形条件过于复杂的话,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因此,可以采用山地运输车或履带式山地运输车为主.当需要运输输电线路工程所需的大型物料时,如砂石、塔材,此时就要依赖通用车船运输方式来完成,但是通用车船运输并非适用于一切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一旦施工地点位于山上,此时通用车就无法进入施工作业地点,所以通用车只能将施工材料运至距离施工地点最近的地点。

2.2.2人力、畜力运输

人力、畜力运输方式适用于高山地区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由于通用车无法进入施工地点,所以只能凭借人力、畜力来将施工材料运送至施工地点,这是高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工作中最为常见的运输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人力、畜力的运载力有限,每次只能运输较少的施工材料,并且运输的速度较为缓慢,物料运输耗费的时间长,所以这就使得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进程放缓.当前人力成本逐年上升,该运输方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这就使得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费用也在逐年递增。

2.2.3索道运输

索道运输是高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运输方式,该方式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与人力、畜力的运输方式相比,索道运输方式的成本较低、耗时短、运量大,使得人力成本大大的降低,施工进程不受到影响,保障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索道运输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就是承载力不足,一旦需要运送单件较重的物料时,索道就无法完成运输工作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铁塔时,要考虑到索道的最大运载量,尽量不使用钢管塔,控制好角钢长度以及单件的重量,否则会增加铁塔的钢耗量。

2.3基础施工管理

目前,平原区主要使用两种基础类型,即大开挖全断面回填和灌注桩。其中,大开挖全断面回填施工工艺较简单,容易操作,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首选方式。山区的基础类型较为复杂,若基础施工利用原状土,则有岩石嵌固、锚杆、挖孔桩等类型,施工难度及投入都很大。如果在山区沿用平原区的大开挖全断面回填基础,会对山区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不符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对此,可在山区基础施工中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旋挖钻机等设备,但要解决钻机及其配套设备的运输问题。

2.4杆塔组立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输电线铁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输电线铁塔的重量、高度也在逐渐增加,以此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用电需求,铁塔也从早先的人字扒杆组立铁塔到格构式抱杆组立铁塔,最后到如今的塔机组塔、直升机组塔等。铁塔组立分为分解组塔和整体立塔,因为当今的铁塔重量大、高度高,所以分解组塔是最为合适的组立方式,分解组塔的施工方式主要包括抱杆组塔和塔机组塔。当前的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机械化水平高,在大跨越组塔、高塔中可以应用内附着式塔机组塔;自立式铁塔可以使用半倒装组塔法、直升机组塔技术。

2.5接地施工管理

浅埋放射性接地装置是最为常见的接地装置,接地槽的深度通常为0.6m,根据不同的地质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单基杆塔的接地沟在几十米至几百米之间,没有固定的长度。以往的接地施工时,都是人工来开挖接地沟,所以在开挖时,会遇到杂草、树根、石块等障碍,所以这就使得施工时间过长,影响到施工效率,并且施工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在都使用机械设备来完成接地沟开挖工作,目前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链式开沟机、水平定向钻、专用接地挖掘机等等。

2.6架线施工

架线是输电线路施工的最后环节,同时也是进行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难点所在。从目前的架线施工工艺看,已经将传统的人工放线升级为张力放线。张力放线是一种在架线时,使需要被展放的导线维持一定张力而离开地面处在理想架空状态的施工方法,根据按照《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求,330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必须采用张力放线,并且在放紧线时导地线不得接触地面。实践表明,通过对张力放线的应用,可节省人力与设备投入,且符合全过程机械化施工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解决了交通不便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人力成本,并且减少了因恶劣的施工环境带来的施工风险,其给当前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提供指导,保障了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电力企业要对此加以重视,正确认识到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重要性,提升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为电力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朱聪华.浅析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设计和施工[J].低碳世界,2016,12:59-60.

[2]黄瑞峰.剖析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设计及施工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96.

[3]胡毅,刘凯,吴田,刘艳,苏梓铭.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高电压技术,2014.

论文作者:陈逢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浅论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论文_陈逢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