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的景观型堤防设计探讨论文_杜娟

(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城市河道堤防的主要作用是为城市起到防洪固水、货物运输的作用。随着当今时代人们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的提升,对河道堤防的使用与建设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现代的城市河道堤防除了具有传统的防洪固水、保障船行运输的作用以外,也需要具有生态环保、绿色健康、休闲娱乐、景观美化等功能。本文以建设绿色生态的城市河道景观为宗旨,探讨了现代河道的治理形式与景观型堤防的建设方法。为河道堤防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河道;景观型堤防;治理;设计方法

前言

城市堤防的建设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堤防的建设一直是各地区人民对河道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堤防具有防洪防汛、保证通航的重要作用,因此就先河道堤防一直以河道的使用功效作为河道建设的重点任务。堤防的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与河流的生态环境的考虑较小,传统的堤防对河岸侵占严重,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系统与生态链,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更容易造成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利用率越来越高,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人们新的发展理念。在对河道堤防的设计过程中,也要注重绿色环保理念的运用,满足河流自身的生态系统,建设景观型堤防。

1城市河道的常用治理形式

本文主要针对城市现有的河道因传统河道修建的方式导致河道堤防无法拆除,但又需要顺应现代化的要求对河道堤防进行一定的景观建设,提升河道的使用效果与观赏性。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对景观型堤防的建设方法,希望能够对未来景观型堤防的建设提供参考。从城市河道的现状,可以将河道的治理分为三种情况:

1.1保留原有的堤防

城市河道原有堤防都尽力做好防护工作,不进行破坏,只针对河道堤防进行景观型设计。这种治理形式的好处是,如果河道周围的建筑用地相对紧张,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对堤防及其附近土地的利用率。

1.2拆除堤防

拆除旧有的河道堤防能够使河道在回归自然的基础上,创建景观型堤防,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也较为有利。采用生态材料进行岸坡防护,使河道防洪、景观、生态功能得到统一。本形式为周边用地留有一定的开发余地。

1.3新挖河道

依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开挖新的河道,这样的好处是河道建设的发展余地大,对堤防的建设较为自由,能够打造出较好的景观效果与生态效果。

2景观型堤防的设计方法

根据河道横断面形式分,河道断面有矩形、梯形、复式断面。河道堤防大多为斜坡和直墙式两种,边坡硬化材料多为浆砌块石、毛石和混凝土。依据堤防的位置不同将景观的设计方式分为堤防面层景观处理、附加式景观处理、覆盖式景观处理、堤防内嵌式景观处理法、绿化美化、亲水设施美化法等。

2.1堤防坡面的景观处理

对堤防坡面进行景观处理的方式适用于堤防斜坡或者直墙这两种形式,坡面层景观处理是在堤防坡面层采用装饰材料对堤防进行美化,减弱堤防硬性效果。坡面层景观的材料可以采用石材、木材、贝壳、卵石、钢筋、混凝土等。面层景观处理可采用的方法有:卵石艺术墙法、薄石板贴面法、文化浮雕墙、彩绘等。

2.2内嵌式景观处理方法

内嵌式的景观处理方法主要是将部分河道堤防进行拆除,是河道堤防在保证稳固的基础上内部打造出一定的空洞。在空洞的内部以及周围设置一定的固定措施,保证堤防的稳定性,同时在孔洞的内部进行一定的绿化种植,将堤防原有的单调陈旧的坡面改造的较为美观,但是这种方法创造的河道景观效果性依然不强。

2.3附加式景观处理方法

附加式景观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在堤防的的上方或者两边的堤岸上进行的。在堤岸进行景观的美化设置,在景观结构与堤防之间的空间内种植绿色植物,利用植物的遮蔽、美化效果来,美化堤防景观。在附加式的景观处理方法中,常用的方法有:仿木桩景观与种植槽景观。

仿木桩景观主要是采用一些材料进行仿制木桩的制作,在堤防上用仿制的木桩制作成为护岸,仿木桩护岸的主要材料有水泥、钢筋、水泥砂浆等,这些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够有效的起到对堤防的保护作用,阻挡土层。而且能够在仿木桩的后侧进行填土、绿化。在对仿木景观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木桩与土层之间要设置滤水层与卵石,以防止土壤被雨水冲刷流失。

2.4覆盖式景观处理方法

覆盖式景观处理方法主要是将堤防坡面上覆盖上一定的植物层,利用土层遮蔽坡道,并在坡面上进行一定的绿化处理。在对河道坡面进行覆盖式景观处理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河道的主要作用是防洪防汛,因此在进行覆盖式景观设计以前,要对河道的过洪断面大小进行计算与核对,防止汛期发生时对河道覆盖的土层进行冲刷,降低绿化效果。依据不同的河道上的覆盖种植的不同形式,可将覆盖式景观设计划分为两类,即无防护型覆盖式与有防护型覆盖式。

无防护性的覆盖是处理的实施条件是,堤防现有的坡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无防护型覆盖式处理:现有边坡坡比能够满足稳定要求,不需要再进行任何的防护处理,就可以保持坡度的自然稳定性,因此就可以直接在现有的坡面上进行绿化工作。

有防护式的覆盖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外露式的防护结构,搭建山石、仿木桩等对堤防进行加固;二是隐蔽式的防护结构,将护岸的结构搭建在覆盖的土层内部,注意设置位置要比防洪断面高,使堤防的防洪固水的作用加强。

覆盖式的景观处理方法实现了自然坡面与堤防的完美衔接。在坡面上种植植物既实现了对堤防的美化功能,又还原了河道原有的生态系统,并且加固河道,保证了河道的防洪功能。因此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2.5设置河岸水景

在河道的两岸,依据河道自身的走向与河岸土地利用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观水台、亲水平台、观景平台、汀步、码头等不同的水景设施,这些水景设施的安置不仅能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观景乘凉的场所,也能够将河道中的景观集中起来。不同的景观节点的设置有效的打破了堤防的单调景观。水景的设定方式主要是结合堤防的结构进行设置,不同的堤防可以设置各具特色的景观,这些景观的设置能够使人们获得亲水、近水的体验,舒缓身心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河道周围的居民扩大了活动空间。

3结语

堤防的坡面与直墙历来是构建河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都希望拥有一个绿色环保、生机盎然的生存环境。在对城市的河道堤防的规划中,虽然不能够改变河道现有的坡面状态,但是加强对景观型堤防的设计,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河道景观,加强对堤防的美化作用。在对堤防进行景观型设计的各种方法中,主要遵循的原则是安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以及自然景观优先等原则。对河道的景观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使河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水荣.试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J].科技展望,2015(14)

[2]沈金红.对城市堤防工程的规划设计思考[J].治淮,2013(02)

[3]范平.生态堤防设计问题及其设计原则探讨[J].能源与环境,2012(06)

[4]张植强,董平.水利工程园林化设计要点及实践[J].工程与建设,2011(02)

论文作者:杜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城市河道的景观型堤防设计探讨论文_杜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