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_樊宏魁1,毛雪梅2

暴发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_樊宏魁1,毛雪梅2

(1.泾川县人民医院 甘肃 泾川 744300;2.泾川县疾控中心 甘肃 泾川 744300)

【摘 要】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影像学特征,为制定应急处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某中学学员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的传播因素进行调查,对经过痰和咽试子标本,PCR,MIF检测证实的15例暴发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资料(胸部CR拍片和高分辨CT)表现分析,并进行应急处理。结果:本组暴发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均有发热,全身肌肉酸痛,干咳,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肺部呼吸音减低或细湿性罗音4例,出现明显肺部影像学表现11例。15例暴发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常表现为多发或者单发的以小叶为中心阴影和腺泡状结节影,病变以两肺中下叶,外中带分布;以小叶分布的气腔实变和磨玻璃样阴影和支气管血管束增厚为表现,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和胸腔积液。结论:肺炎支原体暴发感染主要是在密闭的空气环境中,经空气传播,与人员的密集程度有关。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相似的特征,早期CT检查更能真实地反映病变的大小、多少和分布范围,应急处理措施及时是可以预防控制二代病例发生的。

【关键词】胸部;肺炎支原体;肺炎;CR摄影;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83-01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通过血清流行病学检测在家庭、农村、学生和部队中有暴发流行的报告,但急性暴发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特点目前报道很少,现将我院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09-2010-12间我县某中学流行的15例住院病人,年龄12-16岁 ,平均年龄14岁。其中男性6例(年龄12-14岁,平均13),女性9例(年龄13-16岁,平均14.5岁)。发病前,1例患有右下叶支气管扩张,其余13例正常。

1.2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定量,EB-VCA-IgA抗体,血清冷凝集试验,支原体IgM抗体,衣原体IgM抗体,痰液和血液军团菌属以及嗜肺军团菌属免疫荧光PCR检测。肺炎支原体PCR,肺炎衣原体PCR,呼吸道合胞病毒RI-PCR检测,A型流感,B型流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特异性抗体检测(2),。1.3影像学检查 本组所有病例全部进行胸部CR拍片和高分辨CT扫描检查。第1周每2d进行胸部正或侧位片和高分辨CT扫描,间隔时间在48h.第2周胸部正侧位片和CT检查间隔时间3d.有2例病人在第3周到第4周每隔7d复查胸片和胸部CT,以此跟踪病情变化,并且与SARS进行区别。

1.4 暴发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1)该病例与患病者有密切接触史;(2)有发热,咽痛,头痛,全身酸痛,干咳,咳痰并伴有胸痛、胸闷或/和痰中带血丝等症状;(3)肺部呼吸音减低或/和有湿性罗音;(4)白细胞正常或稍增高,ESR加快,微量免疫荧光试验多见双份血清效价上升4倍以上,间接血凝反应效价1:32以上,PCR咽试纸多次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5)影像学检查:见肺部单发或多发节段性浸润,棉絮状阴影和小斑点状片状改变,以一侧和两肺下叶多见,短期复查病变没有增加,病变范围无扩大和游走性特征,大环內酯类抗菌素治疗效果显著。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起因是1例住院病人,经血清学检查及细菌培养结合胸部影像学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追踪发现该同学的14位同班同学于病人术后3d几乎同时出现发热,咽痛,头痛,全身酸痛,T39.2度,有轻微咳嗽,以后咳嗽加重,伴有胸痛,胸闷和痰中带血,他们之间在发病前均有密切接触史。

2.2病原体检查(表1)本组病例经2次咽试纸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阳性11例,占80%,有一合并右下支气管扩张患者胸腔引流术后引流液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2例,占13.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肺炎衣原体,SARS特异性抗体,A型流感和B型流感,军团菌属,嗜肺军团菌属,呼吸道合胞病毒均为阴性,证明该感染确实为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

2.3影像学表现

2.3.1 15例病人中,5例胸部CR拍片和CT表现显示正常。10例有胸部异常影像学改变,所有病变均发生在两肺下叶或右肺中上叶或左肺舌叶。病变同时发生在两肺下叶4例,两肺下叶各有一侧病变者3例,1侧多发病变和另一侧单发病变1例;左肺下叶3例,单发病变2例,多发病变1例;右下肺叶3例,其中右肺上下叶1例,单发病变1例,多发病变2例。肺叶病变合并间质性改变者2例。所有病人初次摄片和复查病变范围无扩大现象。

2.3.2 胸部CR拍片 病变分布在两肺中下叶或上叶,呈多发或单发点状,棉絮状边缘模糊,密度较淡的阴影,其中肺叶实变阴影和融合片状合并肺间质样改变2例,1例胸部改变正常,无胸腔积液出现。

3 讨论

3.1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曾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起病缓慢,有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偶有血痰)。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但易引起肺外多系统受累,也可威胁生命或死亡。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约占肺炎总数的15%~30%,流行年可高达40%~60%;一般预后良好,为自限性疾病。感染后引起体液免疫,大多成年人血清中都已存在抗体,所以很少发病。

3.2 临床表现 潜伏期2~3周,起病缓慢,约1/3病例无症状。以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耳鼓膜炎等的形式出现,而以肺炎最重。发病初有乏力、头痛、咽痛、发冷、发热、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头痛显著。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39℃。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发热可持续2~3周。热度恢复正常后尚可遗有咳嗽,伴胸骨下疼痛,但无胸痛。体检示轻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约15%有鼓膜炎。颈淋巴结可肿大。少数病例有斑丘疹、红斑或唇疱疹。胸部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约半数可闻干性或湿性啰音,10%~15%病例发生少量胸腔积液。

3.3在影像学上与其它非典型性肺炎有类似的表现:即空气支气管征,见磨玻璃状不透光阴影,网状阴影,支气管肺炎和小结节阴影。

在我们报告的病例中,这些现象并不是完全能显示出来,其影像学特征是在CR照片检查可见模糊云雾状或均匀一致的阴影,近肺门部较致密,向外逐渐变浅,边缘不清楚,通常不侵犯整叶。绝大多数为一叶受累,以下叶多见,左下最多,右下次之,侧位20%左右有少量胸腔积液,10%左右见肺不张,偶见胸膜炎,肺部病变通常在2~3周吸收,完全吸收需4~6周。小儿约30%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而在HRCT上则以小叶为中心的阴影,腺泡状阴影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气腔实变和小叶状分布的磨玻璃状阴影。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肺部病灶的形态、部位、分布范围以及所特有的征象研究发现,这种暴发流行的支原体呼吸道感染胸部影像学表现区别于散发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有以下特点(1)胸部拍片检查可见模糊云雾状或均匀一致的阴影,近肺门部较致密,向外逐渐变浅,边缘不清楚,通常不侵犯整叶。(2)HRCT以单发或多发的腺泡结节影和以小叶为中心的阴影,伴有支气管血管束增厚是这种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特征性表现;(3)病变主要分布在肺叶的内带和中带;(4)病变没有游走性,可以与SARS区别。在对病人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病程越长,吸收越慢,有时在肺内会残留一些纤维索条状阴影。

3.4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 本病轻型须与病毒性肺炎、军团菌肺炎相鉴别。病原体分离阳性和血清学试验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周围血嗜酸粒细胞正常,这与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肺浸润亦有所鉴别。与SARS的鉴别是:SARS有固定的季节性流行,多发生在冬春季,以2-5月为高发月份,症状典型,病情重,病死率较高。这在SARS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价值。单纯从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检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与其它病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特别是社区获得性肺炎鉴别比较困难,必须借助于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学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0

[2]朱光钰.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

[3]白人驹 张雪林 医学影像诊断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11月;202-203

论文作者:樊宏魁1,毛雪梅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暴发流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_樊宏魁1,毛雪梅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