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亚健康状态的心理探讨论文_江书娜

中年人亚健康状态的心理探讨论文_江书娜

解放军78006部队门诊部 610000

【摘 要】亚健康状态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时心理、身体和社会等方面存在问题,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年人虽然不能表现出明显的健康变化或特征,但是会出现各种心理体验和不适症,对中年人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主要从中年人亚健康心理等方面探讨中年人存在的健康问题,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提高中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年人;亚健康;心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348-01

中年是人体从盛到衰变化的过程,人体的各项器官功能都会下降,免疫力也会降低。中年人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和希望,承载了大量的心理压力,在极度疲劳、紧张等状态下,产生了各种不健康因素。经过相关研究发现,过度劳累、身心紧张等都会导致亚健康的出现,其中心理因素产生的影响较大。本次主要对心理因素和中年人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概述

经过对亚健康分析发现,以下几个方面是亚健康的危险因素。

(一)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范围较广,主要有生活环境、性别、年龄职业和教育等方面 [1]。危险因素与某种病症相关,而且是描述变量的因素。创伤等因素的发生对个体造成的影响较大。所以危险性因素并不能给人们提供有关病例的实际信息,不能帮助人们研究关于危险因素的价值。

(二)易感性

易感性是个体在长期发展中产生的特质,只有在应激条件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易感性分布于病症发生、维持和康复等多种阶段,可以解释病例模型实质。在外界压力和耐受力的作用下产生紊乱。因此可以将易感因素简单理解为先兆性危险因素。

(三)应激

应激中既有重大生活事件也有微小事件,可以将全部事件定义为厌倦或嫌弃的生活事件,对中年个体心理机制平衡状态具有很大影响。中年人机体在应对、适应应激中会出现不良反应,就会形成亚健康状态,严重时将产生各种的疾病[2]。同时应激发生也需要内部条件,例如PTSD现象。创伤是激发应激的指导者,对应激程度和结果会进行感性调整,在应激诱发下出现PDST症状。

(四)危险信号

中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时,除了主观体验会发生一些变化外还伴有心理变化。人们习惯利用症状或危险信号等检测亚健康,用于检测的这些因素称之为亚健康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发生相反变化的特征、变量或威胁,优先于结果,与伴随物具有很大区别。

二、中年人危险诱因应激研究

(一)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是各方面因素影响下发生最多的应激反应,尤其是家庭和社会性因素的影响[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满意的工作状况是影响健康行为的常见因素,在不安全感的作用下,很多低级工作人员会产生亚健康问题;男性消瘦与社会经济下降具有直接关系;失业居民药物使用量明显高于就业居民。尤其是中年人,在生活压力和社会等各方面影响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二)调节应激发生的变量

1、心理易感因素

认知易感因素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因素,只有在社会事件的作用下才会被激活,是一种影响个体参与的社会方式。不同性格特点的个体,在同种外部因素影响下,会做出不同反应,可以利用应激交互作用激发并维持亚健康状态。经过相关研究发现,工作的高强度和重复性产生的心理因素影响远远超过个体性格和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丧亲后产生自杀念头和亲人是否自杀离去没有直接联系,由于丧亲前的精神状态产生了不良健康风险,与亲人死亡方式没有直接联系。

2、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性易感因素

压力升高和基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是很多中年人没有被家族易感性或集体自身易感性改变。如有婚伴侣低于没有婚姻伴侣产生的心理影响。由此可见,婚姻状态对健康产生的潜伏影响较大。急性IM发生后,CFS疲劳与心理和生物学因素具有关系,最大危险主要由心理社会性因素引起。所以可以简单将其他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归纳为其他应激因素。

(三)应激发生的结果是心理危险信号

应激会在应激反应和其他激素等作用下产生,而且和社会适应力具有很大联系。轻度抑郁只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种反应;重度抑郁较严重者将发生情绪恶化。危险信号会辅助应激、易感因素等维持亚健康状态。应激和工作场合低下与抑郁联系紧密。近期很多生理疲劳、认知疲劳等已经成为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四)应激屏障和应对措施

解释亚健康产生病理机制时必须先找出应对方式和屏障。中年亚健康最主要的保护因素是高级精神状态。个体的精神灵性与幸福感呈现正比增长。相关研究发现,努力工作和贾减少心理需求是加强亚健康保护的主要因素。调整应激状态时,必须从应激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着手。

三、心理危险信号研究

(一)情绪情感

负面情绪特别如抑郁,是产生亚健康的危险因素。患有抑郁症的个体,社会心理、自杀风险较高,会产生心脏慢性衰竭等病症[4]。只有心理障碍和病态情绪得到稳定,才能及时预测CFT发生,便于早期对危险信号进行筛选和判定。与此同时,抑郁也是一种高度危险因素,增加了预后长期风险和预后长期风险。很多慢性疾病与心理状况和抑郁都是同步存在的,所以中年必须在了解慢性疼痛的基础上对抑郁做出全面评分。

(二)动机行为

很多中年个体都利用减少运动来缓解病症,但是此种久坐不动状态会减少身体适应性,减少运动并不能缓解病情,还会加重病情,可以利用分级疗法进行治疗[3],减低亚健康个体的不适度。经过对卧床休息数据检测发现,休息并不能减少疲劳,相反还回增加疲劳。很多健康人群停止运动后都会发生不同的慢性疲劳。由此可说明,缺乏健康运动会增加亚健康危险。

结束语

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影响中年人亚健康病理机制都得到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心理干预非常重要,不仅可以给亚健康的个体提供指导,还能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本文叙述完亚健康状况后,从中年人危险诱因应激和心理危险信号两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可以给中年亚健康状态心理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崔兰英.不同锻炼方法对中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

[2]张爱华;薄学荣.中年人心理压力致躯体症状的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13,(12).

[3]张显冬;刘莹;熊红丽.中年人的心理保健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4,(05).

[4]程晓鸣;侯小琴;李婧.从五脏主情志论音乐疗法结合热熨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调节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0

论文作者:江书娜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中年人亚健康状态的心理探讨论文_江书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