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规范健康教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焦虑抑郁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WYP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1]。患者气流受限状况呈不完全可逆状态,且在持续发展,因患者肺部功能减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且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大部分患者均存在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状态。相关医学研究报告提出,规范健康教育能够良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为了对这一说法进行证实,改善患者教育虑抑郁的情况,我院将2016年4月-2018年7月期间接受诊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给予不同方法进行护理,数据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7月期间接收诊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分别有男性患者19例、26例,分别有女性患者25例、22例,患者年龄范围分别在55-75岁、53-8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1.57±10.62)岁、(62.51±11.06)岁,P=0.817,患者组间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患者分组纳入标准 患者入院后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50分;患者及家属自愿加入此次分组护理。
患者分组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认知障碍的患者;患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精神状态不良的患者。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体征监测、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健康教育护理: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将患者带至病房,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致病原因、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治疗安全性及护理期间所需要的注意事项和其他病情相关的知识。还应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提出与病情相关的问题,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答,使其对病情有相关了解。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尽量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给予患者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理解能力你病情发展状况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变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及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部分患者都存在焦虑、抑郁的消极心理,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以例举成功治疗案例的方式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消除患者消极心态,使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应定时为患者清扫病房、更换床单被褥、开窗通风,使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疗养病情。由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存在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维持患者病房内安静。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语言亲切、动作温柔,安抚患者焦躁情绪,并根据患者日常饮食作息习惯及病情恢复状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作息饮食计划,使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患者出现紧张、焦躁的负面情绪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缓解患者家属心理负担,鼓励患者家属克服困难,给予患者全方位支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观察指标 待两组患者护理期结束后,医护人员将其SAS评分、SDS评分进行记录比对比。采用SAS、SDS焦虑抑郁测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患者数据,(x ̅±s)为计量资料、t检验,%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时患者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平时的分别为(72.16±12.45)分、(73.91±11.08)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687;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52.66±10.17)分、(69.57±9.03)分,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4。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DS评分分别为(72.64±15.27)分、(64.31±14.26)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71,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DS评分分别为(53.16±16.57)分、(60.05±13.24)分,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31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据详情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x ̅±s)]
组别/n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44 72.16±12.45 52.66±10.17 72.64±15.27 53.16±16.57 对照组/44 73.91±11.08 69.57±9.03 64.31±14.26 60.05±13.24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治疗[2]。该病患者多为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它有病情长、易反复、难治疗的特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消极心理。相关医学研究报告提出,规范健康教育能够良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为了对这一说法进行证实,我院将88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给予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健康教育护理,根据患者分组护理结果可知,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52.66±10.17)分、(69.57±9.03)分,P=0.024;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DS评分分别为(53.16±16.57)分、(60.05±13.24)分,P=0.0316。综上所述,规范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进患者病情快速康复。护理方法安全有效,应被推广使用[3]。
参考文献:
[1]石树青.益气养心定志法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
[2]崔妙玲,王自秀,赵琳,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与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研究[Z].广西医科大学.2015.
[3]朱玉芬.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状态影响的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5.
论文作者:鲍霁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疾病论文; 肺部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