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你什么时候圈钱?_股票论文

上市公司:你什么时候圈钱?_股票论文

上市公司:圈钱圈到哪一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圈钱论文,哪一天论文,上市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市公司:圈钱圈到哪一天?

王宏

看着时间停留在15点钟,又一天的交易结束了。虽然收盘指数还泛着红,可少得可怜的成交量却让人笑不出来。“公平、公开、公正”的中国股市,对中国的投资者来说只是一个投机市场,对上市公司而言则是一个圈钱机器。

为什么要圈钱?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钱当然是越多越好。硬指标达不到配股条件,增发就是,收益可比配股高得多。据统计,2000年增发的公司平均募集资金规模是9.74亿元,而同期实施配股的公司平均募集金额只有3.25亿元。一时间,要求增发的公司如过江之鲫。到8月份,已有近120家公司要增发,加上今年一手度已有14家公司实施了增发,这样,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已多达130家。增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许多公司的增发比例在1:1乃至1:8、1:10以上。增发的价格更高得离谱,基本上接近二级市场的股价。

原本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增发、减持虽有微词,但意见不是很大,只要你获取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好好回报投资者。但由于往往募集来的资金远远超过预定募资项目所需,于是大多数上市公司都热衷于“短、平、快”的短期投资,而委托理财是他们最青昧的方式。据统计,从今年起到7月初,已经有2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近50份委托理财协议,委托理财金额高达25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刚刚发行上市的公司和才完成新股增发的公司。有人从今年公布增发方案的公司中抽查了88家公司做过一个统计,2000年这88家公司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平均达到了2.95亿元,其中有4家公司超过了10亿元。个别极端的公司账上躺着十几个亿的闲置资金,还要通过增发再从股民手里捞一把。圈了这么多钱干什么用呢?一些公司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轻松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或归还银行贷款,或“收购”大股东的劣质资产,或用来炒股,造成有限的市场资源被浪费。对2000年实施再融资公司的一项统计显示,大多数公司都把钱用在短期投资上了,它们平均用在短期投资上的钱为7785万元,其中7家公司超过了10个亿!

那是不是圈钱就给上市公司带来希望了呢?在实行预警制度后,今年第一次发出预警公告的70家上市公司中,有39家自2000年以来进行了首发、配股或增发,其中大部分是增发,合计占到了预警公司总数的56%。这39家公司在前次融资完毕不到1年的时间业绩就大幅下滑。众多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6%的宣布增发A股的公司,其盈利能力连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5.85%的水平都达不到,叫投资者怎么相信其能保证增发募集资金的收益?

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必然引起市场恐慌,最直接的受害者是普通股民。从7月30日至今,全国6000万股民着实出了血,付出了惨重代价。以上证指数为例,6月底,指数还在2200之上,到了8月初,便跌到1900点以下了,跌幅达15%。6月底,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大约为1.9万亿元,跌去15%意味着全国股民一月之内就承受了2850亿元的损失,以全国6000万股民计算,人均损失4750元。

老百姓的钱都是血汗钱,亏不起。我赚不了,只好跑。如此一来,成交量必定萎缩。到股民都用脚投票时,看你上市公司去圈谁的钱!

标签:;  ;  ;  ;  

上市公司:你什么时候圈钱?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