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收缩,美为何“放不过”伊朗论文

战略收缩,美为何“放不过”伊朗?

◇闫文虎

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

2018 年5 月8 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分两批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当年8 月7 日,美国重点针对伊朗的金属、矿产、汽车等领域进行制裁,11 月5 日,重点针对伊朗能源、金融和航运系统进行制裁。为胁迫其他国家共同打击伊朗,美国明确提出所谓连带制裁,即在制裁伊朗企业、实体和个人的同时,还对继续同伊朗做生意的外国公司、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石油出口是伊朗的经济支柱,也是美国全面对伊朗制裁的重头戏。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2017 年,伊朗已探明石油储量215.9 亿吨,占全球石油总储量的9.3%,位居中东第二、全球第四。伊朗每天生产石油498.2万桶,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5.4%,排名中东第二、全球第四。由于美国的经济制裁,伊朗石油出口应声减少40%,货币大幅贬值,物价频频上涨,失业率不断攀升,国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

今年4 月以来,美国不断向波斯湾海域调兵遣将。

2019 年4 月8 日,美国宣布,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外国恐怖组织”。这是美国首次将一个国家的正规武装力量列为恐怖组织。4 月中旬,数架F-35A 战机抵达阿联酋阿布扎比的哈弗拉空军基地。这是美军首次在中东地区部署该型战机。5 月5 日,美国又向中东派遣“林肯”号航母打击群和一支装备B-52H 远程轰炸机的飞行中队,向伊朗发出明确的威胁。

陈山利的铁哥们恭建兵、牛力军,暗暗替陈山利捏着一把汗,将担忧的目光投向他。甚至在内心暗骂:呆子,不晓得捂紧话岔,偏要逞能讲出来!惹火上身了吧?

2019 年5 月8 日,美国宣布,对涉及伊朗铁、钢、铝和铜等的出口实施新的制裁。同时,美国又盯上伊朗的铀出口,发起第三波经济制裁。

二是计算机实验室没有实现多功能化、高效化共享使用。计算机实验室还是单一功能的实验室,没有做到一台机多系统、多功能使用。传统实验室分为计算机公共课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硬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图形实验室等,各实验室承担实验课单一,设备利用率偏低,没有充分做到实验室多功能化、高效共享应用。

日前,衡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召开会议,通报了全国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问题的5个典型案例,同时也通报了群众反映的该中心个别科室干部有可能收受红包、参与吃喝宴请的现象,并要求各科室自我对照、自查自纠,坚决防止通报事件和群众反映的现象发生。该中心权籍调查科科长在参加完上述会议后,召开了科室内部会议,会议结束后,便由日常负责撰写会议纪要的调查科科员草拟了上述的这份承诺书。

美国缘何与伊朗“过不去”

首先,是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特朗普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颠覆”性政策,几乎彻底否定了奥巴马政府内外重大决定。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是美国国内政治内斗加剧的国际化表现。特朗普称,伊核协议是“史上最糟糕的协议”。对于伊朗发展导弹,在中东地区扶植代理人,从事破坏地区安全稳定的活动,协议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限制。特朗普向伊朗列出了12 项要求,企图逼迫伊朗重回谈判桌,与美签署新版伊核协议。特朗普政府第一届任期已到,马上面临能否连任的问题。但大选需要钱,需要造势。美国的钱都在犹太人手上。为了讨好犹太人,特朗普不得不从以色列的世仇——伊朗下手,这对于争取连任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是为全球战略收缩进行战略性布局。基于实力上的力不从心,在克林顿、小布什政府短暂的历史快感终结后,奥巴马时代开始战略收缩。到了特朗普时期,这一战略变得更加复杂隐蔽。出于“离岸经营”中东局势,掌握世界油库,进而打击对手、牵制盟友的需要,美国需要以乱求胜。通过制造“中东版的印巴分治”“麦克马洪线”,美国实现对伊朗“极限施压”和破坏中东的安全局势,进而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

其次,旨在取得军工集团的支持。只有在中东地区制造即将要打仗的氛围,美国的武器才更好卖,特朗普政府才能赚得盆满钵满。2018 年,美国的武器出口带来2000 多亿美元的收益,军工企业的年收入占全美制造业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特朗普想重振制造业,军工集团不能得罪,打击伊朗、制造危机、恶化中东局势是必然的战略选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3]P87实践证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增强政治领导力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检验标准,这是全面回归党的政治传统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也是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

第四,图谋压制伊朗崛起,实现地区新平衡。中东地区维持相对稳定,得益于阿拉伯国家与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四大力量相互制衡。特朗普上台后,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伊斯兰国”大势已去,沙特由于自身力量的衰落,更加顺服于美国,而伊朗强势崛起。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等什叶派政权连成一片,形成“什叶派新月带”,带来中东地区力量的失衡。伊核协议签订后,伊朗摆脱了经济制裁的枷锁,在中东的影响力陡增。美国无意中助力了伊朗的崛起。美国由此担心,未来在中东缺少能制衡伊朗的有效力量,于是持续加大对伊战略威慑,企图打断伊朗复兴进程,解除盟友的安全之忧。

美伊关系走向及其影响

可能引发中东局势恶化。巴以矛盾首先会更加激化。巴勒斯坦问题,向来都是中东乱局的总根源。伊朗与巴勒斯坦哈马斯关系紧密,对巴以问题影响力较大。如果美伊关系恶化,伊朗很可能采取一切手段恶化巴以局势,借此牵制美国的压力。其次,也门问题更趋复杂。也门胡塞武装是什叶派穆斯林组织,而伊朗是中东地区最大的什叶派国家,伊朗对也门局势的影响自不待言。2015 年3 月26 日,沙特等国对胡塞武装发动代号为“果断风暴”的空袭行动,这是也门内战持续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美国的压力增大,伊朗对也门的影响自然会加大,也门的动荡局势必然进一步恶化。第三,叙利亚危机难以化解。无论从伊斯兰什叶派宗教还是从地缘经济上讲,叙利亚问题能否从战争状态转入和平进程,作为叙利亚问题解决的关键方之一,伊朗都有相当重要的话语权。如果伊朗国家安全遭受到美国的威胁,叙利亚必将成为美伊斗争的主战场。

美伊关系恶化,会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未来中东安全形势不确定性增加。

中东恐怖主义可能卷土重来,并向全世界外溢扩散。如果美伊矛盾激化,美国发动对伊朗战争,必将给国际恐怖势力带来战略上的发展机遇,中东恐怖主义必将回潮。恐怖行动将不仅仅局限在伊拉克、叙利亚等中东地区,还将扩展到包括法国、德国、阿根廷、比利时、尼日利亚、罗马尼亚、埃及、利比亚、科威特、巴基斯坦等34 个国家。

沙特等国核步伐将加快,国际核不扩散条约受到冲击。沙特2011 年斥资千亿美元招标建设16 座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希望在10 年后拥有首批2 座核反应堆,之后每年增建2 座,希望到2030 年时能满足全国20%的用电需求。如果美国对伊朗动武,必然促使伊朗的核武化进程提速,沙特等国也必将跟进。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2018 年在接受美国CBS 采访时说,“沙特不希望获得任何核弹,但毫无疑问,如果伊朗研制出核弹,我们会尽快跟进”。沙特、伊朗、土耳其、以色列这四支中东力量相互为敌,都可能会利用核武进行对抗。届时,必将引发中东的核竞赛。美国和欧洲国家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欧洲可能会更加紧张,因为他们与中东地区离得更近。

进一步恶化全球能源供给安全,世界经济恢复进程受到迟滞。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声称,“我们的目标十分简单,即剥夺这一非法政权几十年来用来破坏中东稳定的资金,并鼓励它像正常国家一样行事”。此声明一经宣布,伊朗就打出“霍尔木兹海峡牌”来回应美国的决定。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总司令阿里·雷扎·坦格西里说:“依据国际法,霍尔木兹海峡是一条国际航道。如果我们被禁止使用它,我们将(对其他国家)关闭它。如果遭遇任何威胁,我们将毫不犹豫地保卫伊朗水域。”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阿曼湾和阿拉伯海,是全球海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中转通道,全球20%至30%的海上原油经此运往澳大利亚、美国,以及亚洲、西欧等世界各地,被称作全球石油贸易最关键的咽喉,对全球能源安全供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后,美伊双方制裁与反制裁的斗争会持续进行,如果一旦擦枪走火,国际能源价格和地缘政治安全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必将减缓。

美对伊“极限施压”还会进一步升级,但美伊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尽管如此,伊朗毕竟是中东大国,拥有中东数一数二的军事力量,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巨大,反观美国,存在上文提到的战略透支、经济疲乏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太可能对伊朗发动全面军事打击,采用军事手段推翻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权,伊朗也不可能有意挑起美伊军事危机。如果伊朗被灭掉了,中东政治与安全生态就会彻底改变,整个中东秩序可能大乱,伊斯兰世界仇美反美的情绪将更加高涨,美国衰败步伐就会更快了。相信,美国战略家不会忽视这一点。

(摘自《世界军事》)

标签:;  ;  ;  ;  ;  ;  ;  

战略收缩,美为何“放不过”伊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