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研究论文_张小伟

肢体语言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研究论文_张小伟

张小伟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 211700)

【摘要】目的:探索肢体语言对小儿护理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取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某院治疗的12岁以内患者95例进行随机分组,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7人,观察组48人,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实验组实行肢体语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小儿护理工作时加入肢体语言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小儿依从性明显增加,小儿遵从医生嘱咐的情况增加,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关键词】肢体语言;小儿护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5-0091-02

在护理中小儿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护理,作为年龄、身体发育都不成熟的孩子,他们并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拥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很多幼儿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的停留,对于医生的嘱咐也不能很好的遵守,有些时候家长还会纵容孩子,这对疾病的治疗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去医院,见到穿白大褂的甚至会有很强烈的抵触情绪,这其实是医生与患者沟通不良的结果。对于小儿的护理工作应该细心、耐心并且要有良好的沟通方法,肢体语言的使用正可以解决问题,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某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治疗的小儿中随机选取95例患儿,其中男孩45例,女孩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人,对照组47人。所有患者年龄在1~10岁,平均年龄为(5.6±1.3)岁,其中肺炎喘嗽16例,腹泻12例,急性扁桃体炎1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9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脑膜炎13例,消化性溃疡10例。两组患儿在疾病类型、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并无太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肢体语言护理方法,具体的施行方案如下:

对照组就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对对照组患儿的护理包括给患儿作常规检查,对患儿用药治疗,对患儿的病情和恢复情况以及用药名称和用药量做实时记录,对于患者居住的环境经常进行卫生清洁,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病房的湿度、温度适合儿童进行治疗与恢复。在病房中张贴一些卡通、漫画等贴纸或者放置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患儿家属讲述患儿病情、用药情况、治疗情况、饮食调节以及恢复情况,对家属普及基本的护理知识安抚家属的焦急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护理措施包括:①医护人员面部表情方面:护理人员在对小儿进行护理之前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情,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只有自己内心幸福快乐才能带动周围的人心情变好,使护理对象情绪放松。护理人员要放松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要紧绷嘴角,不要做出生气或者难过等表情,要随时随地保持自然的、令人感到温馨的微笑。微笑是接人待物时最基本的礼貌,微笑待人才能收到别人的微笑回礼。在有些时候,一个微笑就可以让人放下心中的戒备,这比语言都更有魅力,对于与孩子的沟通,笑容是很好的交流工具,小儿都是单纯、善良的,你给他微笑回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衣着打扮方面医护人员也要保持衣着整洁大方,衣服不要有褶皱,服装要干净。②医护人员行为举止方面:护理人员行为举止要尽可能的温柔,无论要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持清风般的气度,不要脚步拖沓,走路声音要放轻,走路脚步要放缓,在对小儿护理时要尽可能的轻拿轻放。对待儿童要多一些肢体接触,比如经常抚摸患儿的头发,让患儿感觉到医护人员向母亲一样温柔,这样能够减轻患儿对吃药或者打针等的恐惧、害怕心理。在取得家长的同意下,医护人员还可以轻柔抚摸患者的手指或者额头肩膀,多与患儿进行肢体语言的沟通,拉近医护人员与患儿的距离,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使其心情处于放松状态。另外,还要注意与患儿眼神上的交流,用眼睛释放鼓励、赞赏的信息,多与患儿对视,增强家长与患儿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1.3 评定标准

以100分为评定标准,对患儿的依从性的程度即遵医嘱的情况为评定内容,分为四个等级,完全遵从医生嘱咐、对医护人员的大部分行为满意,对医护人员稍有不满,对医护人员恐惧或者害怕。对患儿的情况进行打分。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所取得的成果采用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并进行χ?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儿进行依从性评价,以100分为标准得到的结果是,对照组47例患儿所得的平均分为(79.99±3.64)分,观察组48例患儿所得的平均分为(96.34±4.86),把两组患儿最后所得的临床效果的平均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对于孩子的重视程度也非同一般,小儿的护理工作并不简单,在与小儿进行沟通时不光要有语言上的交流还应该发挥肢体语言的优势,利用肢体语言达到放松小儿心情,安抚家长情绪的效果肢体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良好沟通效果的语言,肢体语言可以把人的意思更明确的表达出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也越来越受关注。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穿衣打扮温馨端庄,行为举止柔和亲切,时常保持微笑面对孩子,能够明确患儿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能在微笑中传达医生的嘱咐。对于小孩子来说,生病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光要吃很苦的药还要打针,这种时候,小儿的情绪就非常不好,很多小孩子对医护人员都有抵触情绪,间接的也影响家长的心情,在常规护理方法上采用肢体语言对小儿进行护理,能够减少抵触情绪,弱化恐惧心理,家属也能够体会到医护人员的用心、关心、细心。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时融入肢体动作能够提高孩子的依从度,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与患儿沟通,使患儿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还能提高家属的满意度,达到更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进行广泛推广,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金岩.肢体语言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5,01(06):80-81.

[2] 张宝焕.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03(03):114-115.

[3] 何梅.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研究,2014,33(28):104-105.

[4] 唐敦英.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06(30):4074-4075.

论文作者:张小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5

标签:;  ;  ;  ;  ;  ;  ;  ;  

肢体语言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研究论文_张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