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克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杨婉玲

类克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杨婉玲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消化内科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 类克在配药的环节及静脉泵入的调速过程中有很严格的要求,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做好静脉泵入管理对减少或防止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尤为重要。方法 对在科1例静脉泵入类克的患者按类克药物的静脉泵入要求进行管理。结果 本例病例因按要求进行静脉泵入管理,用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过敏反应。结论 正确使用类克静脉泵入克罗恩病患者,能达到并维持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类克;静脉泵入;克罗恩病;护理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本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本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年龄26岁,右下腹痛,餐后加重,腹泻。食欲减退,近半年来体重减轻10斤,轻度贫血。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类克作为一种治疗该病的生物制剂,价格高,患者经济负担重,患者担心药物治疗中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疗效。经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应向患者解释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该措施。说明该药物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的优点及相比其他药物的优越性。介绍既往用过该药且疗效好的病例,消除患者不安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成功完成该疗效的治疗。

3 用药护理

3.1药物的管理 类克应2-8℃避光保存。

3.2药物的配置 类克剂量100毫克,使用配有21号(0.8mm)或更小针头的注射器,将每瓶药品用10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除去药瓶的翻盖,用医用酒精棉签擦拭药瓶顶部,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药瓶胶盖,注入无菌注射用水。如药瓶内的真空状态已被破坏,则该瓶药品不能使用。轻轻旋转药瓶,使药粉溶解。避免长时间或用力摇晃,严禁振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溶药过程中可能出现泡沫,放置5分钟后,溶液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泛乳白色光。由于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蛋白质,溶液中可能会有一些半透明微粒。如果溶液中出现不透明颗粒、变色或其它物质,则不能继续使用。用50毫升的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40毫升,将本品已用无菌注射用水溶液稀释的10毫升药水沿着50毫升注射器容器壁轻轻推入,严禁上下摇晃,可轻轻左右搓揉。每支药物采用同样的配置方法,现配现用。微量泵延长管用0.9%氯化钠注射液8毫升排气,将已配置好的药水与微量泵延长管连接。

3.3控制药物微量泵泵入的速度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药物静脉泵入的速度。首先选择粗直的血管建立静脉通道,微量泵长按快进,微量泵上显示8毫升暂停快进,已将微量泵延长管8毫升的0.9%氯化钠注射液泵入。将微量泵的速度调为10ml/H微量泵入20分钟后,再将微量泵速度调为20ml/H微量泵入20分钟后,再将微量泵速度调整为40ml/H微量泵入20分钟后,再将微量泵调整为80ml/H至微量泵入结束。结束后可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50毫升微量泵入进行冲管防止药物的浪费。微量泵入时间不少于2小时。

3.4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本品的过敏反应可在不同的时间内发生,多数出现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2小时内,症状包括荨麻疹、呼吸困难和/或支气管痉挛(罕见)、喉头水肿、咽部水肿和低血压。使用本品1-14天后,个别克罗恩病患者出现血清病样反应,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头痛、咽喉痛、肌肉痛、多关节痛、手及面部浮肿和/或吞咽困难。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发生严重反应时,应停止使用本品。该患者在用药过程及用药后未见不良反应。

4 护理体会

护理人员使用类克时,应熟悉药物作用原理,掌握使用方法,严格操作,规范用药是发挥药效的前提保证,对于该药使用量需严谨,专人负责,定时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马东梅,张春燕.56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输注类克药物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7):1837-1838.

[2] 李敏,乔爱珍,输注罗美华时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J].现代护理,2006(21):82.

论文作者:杨婉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类克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杨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