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益心方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36例临床观察论文_施永林

养阴益心方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36例临床观察论文_施永林

桦川县四马架镇卫生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4321

【摘 要】目的:观察养阴益心方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疝气手术治疗的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碘酮口服治疗,用量及剂量为第一周0.2 g,每天三次,第二周为0.2 g,每天两次,第三周起至研究结束0.2 g,每天一次。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益心方。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10 %,对照组为76.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 %,对照组为73.33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养阴益心方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气阴两虚型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关键词】胺碘酮;阵发性心房颤动;养阴益心方

【中图分类号】R54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56-0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我们在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可以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房颤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房颤心室率快而且绝对不规则,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的发生多伴随多种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使房颤的治疗更为棘手。房颤患者由于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功能,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会导致体循环的栓塞,特别是脑血栓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为此,我院研究了养阴益心方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疝气手术治疗的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8例,其中,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54.3±8.2)岁病程6 - 42个月,平均病程为(26.20 ± 11.90)个月;治疗组患者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55.6±7.9),病程3 - 48个月,平均为(27.83 ± 13.69)个月。入选标准:(1)有反复房颤发作(年发作次数>5次),并至少有2次为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者;(2)无明显心衰;(3)未发生过心肌梗死;(4)无糖尿病肾病及蛋白尿;(5)非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电解质紊乱所致房颤;(6)左心房内径<55mm。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胺碘酮(每片0.2 g,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3254)口服治疗,用法:用量及剂量为第一周0.2 g,每天三次,第二周为0.2 g,每天两次,第三周起至研究结束0.2 g,每天一次。疗程为6个月。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以中药复方治疗,其中胺碘酮用法和剂量同对照组,同时加用养阴益心方,组成:党参18 g,麦冬 15 g,五味子 9 g,生地黄 15 g,黄芪15 g,炙甘草9 g,山茱萸 12 g,甘松9 g。心悸明显者,加珍珠母 15 g,龙齿 15 g;胸闷明显的患者,加丹参 15 g,砂仁 3 g。疲劳明显的患者,黄芪加至 30 g。伴有失眠的患者加酸枣仁 15 g,柏子仁 15 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疗程为6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拟定,临床控制:治疗期间无经器械检查确认的房颤发作;显效:治疗期间出现房颤发作,但发作次数与治疗前6个月相比减少 ≥ 70 %但是 < 100 %;有效:治疗期间出现房颤发作,但发作次数与治疗前6个月相比减少 ≥ 50 %但是 < 70 %;无效:治疗期间出现房颤发作,发作次数与治疗前6个月相比减少 < 50 %,甚至超过治疗前发作次数。

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心悸的相关标准拟定。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 ≥ 95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 ≥ 70 %但是 < 95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 ≥ 30 %但是 < 7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 < 30 %。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采用X 2检验或者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效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10 %,对照组为76.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 %,对照组为73.33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3.结论

3.1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病因及表现

阵发性心房颤动是由于多重折返小波引起间歇性快速而不规则的心房节律是起搏点在心房的异位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房发生350~600次/min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房室传导系统仅能接受部分心房兴奋的传导。阵发性房颤时心室搏动快而不规则,在120~180次/min之间。阵发性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远较房扑多见,两者发病率之比为10~20∶1。阵发性的经过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持久性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主要发病机制有两种,1、异常自律性:心房内一个异位起搏点以高频率反复发出冲动,发出的冲动如有规律,即形成房扑;如发出的冲动不规则,或心房内多个异位起搏点同时活动,互相竞争,则形成房颤。2、环行运动或多处微型折返学说: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使心房肌不应期长短差别显著时,冲动在房内传导可呈规则或不规则的微型环形折返,分别引起房扑和房颤。主要症状有可有心悸、胸闷与惊慌。心室率接近正常且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心室率快而心功能较差时,可使心搏量明显降低、冠状循环及脑部血供减少,导致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昏厥或心绞痛发作。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大多在并发房扑或房颤后,心绞痛发作量明显降低,并发生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肺水肿。房扑或房颤发生后还易引起房内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动脉栓塞,临床上以脑栓塞最为常见,常导致死亡或病残。体征 房颤主要是心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心室率多快速,120~180次/min。当心室率低于90次/min或高于150次/min时,节律不规则可不明显。排血量少的心搏不能引起桡动脉搏动,因而产生脉搏短绌(脉搏次数少于心搏次数),心率愈快则脉短绌愈明显。

3.2养阴益心方联合胺碘酮治疗有助于阵发性心房颤动

目前,阵发性房颤的治疗难点仍主要集中于窦性心律的维持上,也就是转复窦性心律后,防止房颤复发或减少发作次数的问题上。对此,现代医学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运用的抗心律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但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疗效欠理想,复发率仍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养阴益心方联合胺碘酮治疗并防止阵发性房颤复发,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对窦性心律的维持(即防止房颤复发)上,并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自觉症状。

参考文献:

[1]徐瑛,王祎晟.养阴益心方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31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21):1835 - 1837.

[2]郭海鹏,王迎潮.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6,8(1):39 - 41.

[3]丁万星.联用胺碘酮和RAS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5):73 - 74.4

论文作者:施永林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养阴益心方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36例临床观察论文_施永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