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力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层思考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个人能力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层思考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个人能力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层思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中国社会主义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运动的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疑是研究现阶段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变动、发展及其特征的科学。然而,能够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基本特征并构成其逻辑演进主线的中心范畴到底是什么,似乎迄今尚不清楚。本文提出个人能力及其差异是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本质及其变动、扩展的中心范畴。

一、个人能力取代私有资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重要特征

马克思对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的系统分析,紧扣的主题就是私人资本,因此他把自己的长篇巨著定名为《资本论》。在马克思看来,私人资本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的过程,资本范畴深刻反映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和特征。资本是一种价值形态,一种不断追求价值增殖的价值。这种价值形态的不断生成、扩展,使人类社会的财富形式第一次突破地产形式为主的物质外壳,直接以抽象的交换价值为人们占有的对象,从而迅速扩展了交易范围,促进社会资源在更大范围进行分工、协作生产。这种抽象的价值形态凸现、确立,也使人们之间某种依靠地缘、血缘协调的生产关系逐渐被打破,人们之间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关系。伴随资本关系的日益扩展,资本不断积聚、集中,导致财富在一极积累和贫困在另一极积累,社会经济危机冲突不断;同时,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的集中与垄断同社会化大生产及协作劳动越来越不适应,私人资本的集中与垄断的幽灵成为妨碍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的鸿沟。于是,资本主义的丧钟必然敲响。

马克思预言,取而代之资本为中心的经济制度关系的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32页。)由于新的经济制度中不同的劳动者之间的能力差异依然存在,要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才智,最终实现“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必须“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显然,在马克思看来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消亡之后,以个人劳动能力为基础的经济关系会生成、发展。所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就是以默认、保护个人劳动能力差异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框架体系。

与私人资本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相比,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使社会分工和交易进一步突破资本财富占有多寡的限制,从而物质财富的形式对人的统治和异化真正开始让位于人与人之间明白而清晰地交往。人与人之间分工合作秩序得以持续不断地扩展。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突破家庭或个人财富的外在形式对个人参与社会分工协作的制约,使每个个人可以更加平等地进行竞争,显然有助于人尽其才。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牵导人们最重视个人心智、道德、才能的发展,换言之人的素质水平的提高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更少受外在的资本价值或财富所役使,促进社会经济资源更加经济、合理地配置。而且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较之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必然更强调收入与财富分配的公平,注意抑制收入差距拉大,保证每个个人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权利。

从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考察可以发现,经济制度的变迁大致沿着暴力经济、权力经济、资本经济、能力经济方向演进。最早的经济制度是以暴力为依托,靠武装冲突扩展的,原始部落间争斗经常发生。此后是王权、官权为中心的经济,再转到资本为中心的经济。无疑,每一次经济制度大的变迁,都使更多的个体得到更大程度的自由和解放,个人能力可以获得更大发挥。如封建王权专制下的权力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和自由虽然很少,但较之仅是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社会却显然是个大进步。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工人可能自由得一无所有,但是较之对专制王权的绝对依附和被凝固不动的小块土地所束缚的封建社会,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选择行为,劳动者有了完全独立的人身权利。显然,这种完全独立的人身权利对于人的解放十分重要,它和在它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个人政治权利,使得人类近代追求的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首次在形式上至少成为可能。

从制度演进趋势来看,以资本为中心的个人权利与平等仍然是私人资本基础上的权利平等与个人自由。资本的集中与垄断给广大劳动者留下的自由选择空间依然狭窄,严重阻碍了每个个人能力与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唯有冲破资本这一外在价值形态的束缚,真正确立以个人能力为依托的,保护个人能力发挥权利的经济制度,才能为个人全面、自由发展开辟无限宽广的空间。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其他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个人能力成为决定人们在社会分工与经济交往中所处地位及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社会主义经济的最基本特征概括为能力经济。

能力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最基本特征,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关系演变的基础,并通过经济关系结构的演进而日益完备地体现出来。

首先,能力经济客观上决定了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作为经济关系基础结构的产权制度的要素中最关键和核心的是人对自身能力的所有权及自由选择权、获取人们创新收益的权利,而不再是人身之外的与自身能力没有直接联系的财产权。确切地讲,在能力经济的社会,人身之外的财产所有权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人们更看重的是人本身的能力以及这种能力创造收益的权利。一方面,随着经济制度的演进,制度与法律对物权的界定、保护日臻完善,而对人本身权利的界定、保护因交往关系扩展却相对滞后。另一方面,物质财富生产的高度发展,资本财物的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生产,也使资本财物的相对稀缺性有了大大改善,而人的创新能力、开拓精神更显稀缺、极其重要,个人能力及对其权益的保护成为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

其次,能力经济决定社会主义经济中人们在社会分工与协作体系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能力、努力,而不是主要取决于人们占有的财富或财产的多寡。因此,在能力经济社会中,人们之间拥有的财产或财富的多寡对于决定人们在社会分工、协作体系中的地位及关系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一个身无分文而勤奋努力,不断奋斗的人,依靠能力、努力可以最终进入社会分工、协作体系的上层。一个有一定财产(靠遗产、运气获得等)而无经营、创造才能或不够努力的人,要么靠财产利息度日,要么靠财产收入和一般性劳动过舒心生活。如一个人可能既是其所在企业的股东之一,又只能在流水线当操作工或管理仓库。而一个不拥有该企业股份的人却可能被聘为企业经理或中层主管。

再次,能力经济要求整个社会尊重人、重视人,以人为本。国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协调者,要充分保护个人的创新精神,最大限度激发每个个体的活力。凡是个人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均由个人处理。国家的重要职责是解决个人难以自行解决的问题,诸如提供公共产品,界定市场、交易的基本秩序等。同权力经济、资本经济相比,能力经济中如何保护、配置最重要资源——人的能力更为复杂。因为个人能力的信号显示虚假、噪声最大、识别、判定人的能力,特别是其实际努力程度比判断、估量某种权力、某个资本物品的价值要难得多。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个人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要保护每个个体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权利,努力创造所有人平等竞争的社会经济环境,扶助弱者,激励强者,促进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显而易见,能力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关系的最始基、最重要的特征,规定与影响着生产关系的运行、结构与趋势。循此思路,我们能够把各种不同的理论解析综合、贯通起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原因在于决定人们必须合作、相互尊重、平等互助的深层基础要素,是每个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差异,而不是权力、资本等外在物。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体系中产权制度所以重要,因为产权的最重要部分首先是人权,即人的权利。人的能力差异和努力程度不同所创造的收益差异应当受到保护。由于我们很难评价、估量每个个人的能力、努力、贡献,况且人们偏好结构不同,不可能有一个无所不知、无所晓的万能计划、控制中心来计量、分配人们的能力、努力。唯有市场交换与竞争才能给出有效的度量。正象哈耶克在《竞争的涵义》中所指出的那样,作为“过程”的市场,其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它解除了任何个人去了解其他人的主观价值的困难或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个处于分工中的个人,只要了解他自己并观察市场就可以了(注:参见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所以能力经济的社会主义客观上需要市场经济。

二、能力经济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政治经济学按照马克思的看法,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变化、运动的科学。所以,在许多马克思同时代的西方经济学家看到物的地方,马克思却发现并致力于揭示物的背后所隐藏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19世纪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社会分工与规模经济状态下,许多经济学家看到的是分工、机器生产和人的专业化带来规模经济收益和物质生产力提高。而马克思却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地指出这种旧式分工导致人的异化,限制了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妨碍每个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这种经济制度必将被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制度所取代。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制度是什么样的制度,是侧重于从探索人的外在物的增长、配置转向透视人本身能力、心智提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经济制度。我称之为能力经济优先或主导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以个人能力发展、实现为中心来研究、勾勒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结构特征与运动的理论。马克思把他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系统研究定名为《资本论》,我们不妨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系统分析定名为《能力论》。

首先,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结构的基础进行分析,要从那个被习惯称之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结构的基础的东西中演进引申而展开。从而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必然性中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基本特征。由此构成《能力论》分析的前提基础。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已经扼要地分析了制度演进如何必然地要让个人能力为基础的经济形式替代私人资本为基础的经济形式。实际上这种历史演进与更替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从广义上说是一种世界性趋势,并且在发达国家较之不发达国家更为显著。米歇尔·珀特在他的《民族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描述主要民族经济的“竞争发展阶段”,指出“要素推动”为第一阶段,“投资推动”为第二阶段,“创新推动”是第三阶段,最后是“财富推动”的衰落阶段。他强调,在创新阶段来临后,保护、激励个人创新,从而尊重个人价值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到了“财富推动”的阶段,由于财富累积到特定程度,从而导致人们从过于专注生产性投资、物质需求转向非生产性活动,物质生产力增长变缓、趋降。珀特把这视为“衰落的阶段”(注:参见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84页。)。其实,这更接近马克思所预言的“社会财富极大涌流”的社会。唯有社会财富累积到相当程度,才能极大涌流;唯有人们从只专注生产性活动与物欲满足转到高度重视人类各种活动与精神需求满足,人才能全面、自由发展。

显然,无论从历史的,还是逻辑的角度,能力经济的制度结构都能从资本经济的制度结构演进中形成、发展。它构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前提与基础。

其次,对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微观基础的财产制度及其演进趋势的分析、描述,也只有深刻把握住个人能力差异与权利平等的内涵,才能入木三分,阐述到位。

从始点角度看,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是国有制作为对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剥夺和对民族资本赎买而形成的。这种国有制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消除了个人或私人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人们在国有制经济中地位与关系的,不是财产所有制本身,而是人本身的能力、知识、经历、关系等非财产因素。无疑,从社会发展的普遍意义上看,摆脱财产多寡对个人选择与发展严厉制约的社会经济,应当更有利于人的充分、自由、全面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相当长的时间里,摆脱财产多寡限制的人却不可能超越人们自身能力差异与特点的制约。正如马克思预料的那样,不同劳动能力的差异仍然是一种不天然的特权。既然,人们能力的差异是天然特权,就必须保护个人能力的差异在经济活动中所带来的收入差异,从而允许并鼓励人们自主支配收入,从事适宜自己偏好的消费与投资活动。从而,在国有制基础上,由于个人能力差异和对这种差异的经济权利的保护,基于个人收入再投资(包括对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对非人身的财产投资)势必会演进出国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

这种国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我认为是一种全新的所有制,是公有制演进、扩展的派生形式。目前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许多同志都认为,个人所有制就是私有制,我国的这种个人所有制同其它国家的私有制以及马克思描述的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什么差别。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误解或曲解。马克思一直强调所有制是一种经济关系,一种只有从运动中进行动态把握的财产关系。所以他指出,给资本主义所有权下定义,必须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描述一番。离开对一种所有制从始基点到中点到结果的全面分析,简单抓住某一点、某个方面、某种抽象形式给所有制下定义,势必是盲人摸象,偏差太大。

撇开多元所有制不谈,假定在纯国有制企业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总量在增多,不同人的收入水平差距也呈拉开趋势。伴随生活水平改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储蓄与投资上升并多样化,部分国有企业员工购买了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部分国企员工通过职工持股会或直接投资拥有所在企业的资产份额,成为所有者。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证描述角度,国有制基础上形成、发展而来的这种个人所有制,都根本上不同于马克思描述的在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基础上演进和发展的“财富在一极积累,贫困在另一极积累”的私有制。具体地说,两种所有制的主要区别有:一个是国有制或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的,而另一个是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是由于个人能力、信息、知识等非财产因素差异而决定、影响的,而另一个是或者主要是财产本身占有多寡决定、影响;一个是国有制进一步转形与发展过程中派生的,是国有制在新阶段的逻辑延伸,而另一个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自然循环、递进的结果。

进一步说,所有制是历史的、具体的、动态的概念、范畴。各国由于历史、文化、法律不同,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在所有制上必然存在或多或少差异。那种简单地把一国所有制抽象地划分为公有制、私有制两种形式的方法,既无助于推进所有制理论研究的深化,又不利于优化实际中所有制结构,探寻交易成本最小的所有制形式。我以为,从我国既定国有制始点出发,抓住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能力差异与权利平等的中心环节,能够深刻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演进、发展,揭示其多样化表现形式。

再次,紧扣个人能力差异与权利平等的中心范畴,能够帮助我们较好地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诸多难点问题。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揭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内在结构及具体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同其它经济形态相比究竟有哪些特点,为何它仍然采取市场体制,决定这种具体形式的深层原因何在,只有从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能力差异的极端重要性出发,才能给予科学的解析。

同其它经济形态相比,社会主义经济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个人能力、努力程度方面的差异。人们在实际占有共同生产资料并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的层级、岗位的差异,主要源于个人能力与努力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的经济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周而复始循环扩张过程,引致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演进。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市场体制,与传统的古典资本主义市场体制的本质差异,固然与所有制不同息息相关。然而最重要的还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个人能力成为最重要的财产要素有关。较之各种物质形态、金融形态的财产,人本身的能力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财产,对其进行度量、判断、监督更难。计算人的劳动,衡量人的才能,并对人进行集中计划配置最困难。尤其是长期的集中计划配置人本身,势必会抑制人的多样化发展,妨碍人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使人变成物,变成计划者的“螺丝钉”。唯有市场体制,分散的基于每个个人独立主体之上的竞争性机制,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选择,促成自愿交易基础上双方的效用满足与均衡价格。市场体制同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能力独占,个人选择自由,个体充分、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条件,具有内在一致性。

可见,个人能力范畴的提出,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创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重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体系

以个人能力差异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范畴,必然要求政治经济学分析在内容与体系上均需有一系列创新。

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能力的差异及对这种差异的认可与保护,是决定人们之间经济关系特点及其变化的重要始基要素。而个人能力差异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实现,必须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才能具体地表现出来。因此,把握个人能力差异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运动、发展过程中如何、怎样起作用,必须全面、深入、细致剖析社会主义经济的交往或交易过程。交易过程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是包容了人们之间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大范畴。交易过程的演进,交易方式的变化,交易制度的创新,正是社会活动的人为降低人们社会生产成本,探寻相互间更有效、更灵活相互交换活动或产品,扩展合作秩序,寻求个人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过程。为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摈弃传统的抽象地、静态地分析公的制、按劳分配、经济规律的内容与方法,也需摆脱以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一般为核心的叙述结构。而以对社会主义经济中交易过程为重点,展开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分析,揭示个人之间能力的差异是如何通过交易而互换,不同的人怎样利用交易机制结合,人们之间关系在不同的交易方式、交易类型中有何变化,等等。

交易过程是人们之间生产关系的拓展过程。没有交易,人们之间就不会发生某种经济关系,存在的只是荒岛上的罗宾逊式的个人。在这里个人能力无比较差异可言,也没有经济关系的意义。只有交易才使人们之间发生某种经济关系,交易的深度、广度决定人们之间生产关系的关联度,交易的方式与类型区别着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差异和特点。交易活动不仅发生在市场领域,交易活动也发生在企业、家庭内部。市场领域的交易活动只不过是产品、要素或资源形态的互换,而企业与家庭内部则更多是人们间活动的交换。透过交易活动的分析,我们才能认识、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能力差异的深刻经济涵义,揭示其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生成、运动、发展的影响机理与具体过程(注:张道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问题探析》,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997年,第6期。)。

以个人能力差异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范畴,客观上要求改变那种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体系,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发展中的经济关系展开分析。并且,这种代表性的人是具体的、实在的、社会的人,即个人。离开对社会中实际存在着的个人进行深入分析,离开个人经济活动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只能空洞无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下的不过是纯粹理论推导出的所有制、经济规律的教条,无法解释现实中活生生的人是怎样作出经济选择的。

因此,我们所要做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与现有的政治经济学的最大差别之一,是我们把社会经济中的个人作为政治经济学分析中一个最重要、最始基的主体,而把企业、政府作为派生主体。个人是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如何同别人发生关系,这种关系演进的逻辑过程,是我们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

根据个人能力差异为中心展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思路,我们认为可以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体系。具体地说,可以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为三篇,第一篇为导论篇,着重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问题,包括研究对象、分析体系、研究结构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涵义等作些研究、界定。第二篇着重研究交易方式、财产制度、市场体制,概括性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中交易方式、财产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第三篇展开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具体过程。在各篇章中,个人能力差异与权利平等始终是作为前提存在,并作为规范性标准而贯穿分析、研究全过程。从逻辑上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个人是最重要的经济主体,导致这一特征的前提是制度变迁中公有制的确立。因此,公有制与个人经济主体行为互动是首先要着重分析的,在不同所有制中个人经济行为差异需要有比较研究。循此,以个人为基点,进而上升到个人与个人之间契约联结点的企业,在企业层面上透视人们之间经济关系与联系方式。并再伸展到个人与企业之上的政府层级,考察个人、企业、政府三者关系,研究政府行为与活动中反映着怎样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总之,以人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体系,将以交易过程为主线,按照行为、结构相互对应的方式,构筑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体系。

标签:;  ;  ;  ;  ;  ;  ;  ;  ;  ;  ;  ;  

个人能力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层思考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