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退药现象调查谈合理用药论文_颜廷旭 杨玲 王宇

从退药现象调查谈合理用药论文_颜廷旭 杨玲 王宇

颜廷旭 杨玲 王宇 (吉林省四平中心医院 136000)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074-02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药品质量管理,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有效,就我院门诊药房2012年1月至12月退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找出对策,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1 资料来源

1.1 从药房微机管理系统中调出我院门诊药房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退药处方958份,逐月统计退药处方数量、所退药品名称、剂型、退药原因、退药科室。

2 结果

2.1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取药处方106435张,退药处方958张,退药率为0.90%。

2.2 申请退药科室958张退药处方涉及9个科室,儿科、急诊科和妇产科退药较多。

2.3 所退药品剂型所退药品中,注射剂623例,口服药249例,外用药86例。可见所退药品中注射剂所占比例较高。

2.4 退药原因 :958张退药处方,药品不良反应是退药的主要原因。

2.5 发生不良反应的523例中,涉及药品主要为抗感染药,注射用中成药。涉及的抗感染药主要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 分析

3.1 药物不良反应为退药的首要原因

通过对退药处方按退药原因进行统计,结果退药原因主要集中在不良反应、病人拒服或不要、医生开错、重复开方、禁忌症等11大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认为提高门诊诊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技能,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可有效减少门诊退药情况,减少医患矛盾,更好地进行合理用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

尽管中成药较西药而言具有低刺激性、低副作用的特点,但其不良反应仍不可忽视,特别是某些含有毒性成分、峻烈刺激性成分的中成药,如含马钱子的马钱子胶囊,含草乌的小金胶囊,临床上易引起皮肤黏膜过敏、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应该严格控制用法用量,饮食上忌辛辣温热,同时注意药物联用的毒性问题。内服药数量不可过多,尽量选择外用制剂。外用膏药剂不良反应也偶发,主要为皮肤过敏,临床上应注意过敏体质病人的用药,同时注意药物的寒热性能,避免寒性病用寒药,热性病用热药导致病情加重。 由于中成药本身的中药特性,临床上对不良反应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很多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都尚不明确,这就更加需要医生严格对中成药进行综合评估,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病人拒服或不要有多种原因

统计得出有307例中有93例的患者由于家中已有备药而退药,除了因为一药多名、多剂型、多厂家或包装相似,使部分自备药病人向医生转述要配药错误所致,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够。特别是实施电脑处方后,很多病人看病付费后都不知道到底有哪些药,导致漏拿少拿,配药错误直到拿药后才被发现,最终导致退药。医生看病后应该向病人说明配药情况及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时沟通,有利于减少差错,提高诊疗质量。有部分患者由于害怕出现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而拒绝服药,针对这些患者药剂人员应认真耐心讲解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消除患者的疑虑。有部分患者由于某种个人喜好(如剂型喜好、厂家喜好、中药西药喜好等),如无诊疗和调配上的错误,原则上不得退换,药剂人员应作好解释和说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3.3 由于医生因素导致的退药不容忽视

统计得出医生出错中由于初次诊断错误复诊后换他药的有50例,剂型不符或药名相近开错的有124例,不对证的有22例,由于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服药禁忌而退药的有42例。这里面有部分是由于医生对电脑操作不熟练造成的,也有部分是由于对药物成分、功效和禁忌不熟悉造成的。由于药品的使用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健康,临床工作中应该尽力避免。因这些原因导致退药的首先相关医生应该多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其次笔者认为应该制定相关规章,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结合临床药师进行用药监督指导以减少不合理用药。对于违规处方及时退回,从而有效降低退药率及差错率。

3.4从退药剂型来看,主要注射剂,尤其是用于静点的注射剂。这与静脉给药方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该用药方法可直接进入人体循环、作用较迅速有关,非必要条件下宜口服给药,既可减少不良应的发生,又可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我院儿科原习惯用药将喜炎平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曾在一周之内有数位患者出现寒颤高热等致热原样反应,后改为肌肉注射后,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从退药原因来看,药品不良反应是退药的主要原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与药物本身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还与给药方法有关。医师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严格控制给药间隔、持续时间和疗程,防止蓄积中毒,同时注意年龄、性别、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和个体差异,避免滥用误用,并减少联合用药的品种数量,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对曾发生或可疑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应尽力防范,对于能预先估计到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给药方案,或增加补救措施加以防止或纠正。

论文作者:颜廷旭 杨玲 王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9

标签:;  ;  ;  ;  ;  ;  ;  ;  

从退药现象调查谈合理用药论文_颜廷旭 杨玲 王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