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地形图测绘的认识论文_李明

浅析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地形图测绘的认识论文_李明

身份证号:45252719800110XXXX

摘要:在土地开发整理各个环节中开发区域的地形图测绘工作在整个流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为土地开发和整理的后续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土地开发整理各环节中期测绘工作从整体上涉及到规划设计底图的整理和绘制、土地现状图的绘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土地开发核算、测绘工程量计算、施工放样和规划方案的设计整理等。在各种工作中决定土地开发工作质量的关键就是前期地形图的测绘精度。本文在对地形图测绘基础概念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土地开发和整理过程中地形图测绘工作的要点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地形图测绘;土地开发前景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而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前期测绘工作更加复杂,在测绘过程中需要测绘人员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之测绘工作具有极高的精细度要求,因此前期地形图测绘的工作量很大。前期地形图测绘工作主要涉及到土地整理规划的编制、底图设计以及现状图整理三个方面,基本内容包括规划设计底图的整理和绘制、土地现状图的绘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土地开发核算、测绘工程量计算、施工放样和规划方案的设计整理等。考虑到前期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重要作用,对前期地形图测绘基本情况、技术要点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形图测绘基本特征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工作中,一般常规性土地地形图测绘使用的比例尺为1∶2000,前期地形图测绘工作主要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调整地形绘制的坐标系统以及高程系统基本参数,将山区位置等高距数值控制在2米以内,平原位置的等高距控制在1米以内;第二步根据《工程测量规范》以及《GPS测量规范》等具有指导性的正式文案为基础进行地形测量工作的控制;第三步要强化对不同控制点的计算和管理,在不同项目区域内设置合理数量的GPS-E点,从而提高首级控制网的工作运行效率,在首级控制网建立起的基础上对一级导线点进行单一附合设置。针对控制网络数据资源的管理重点关注数据的传输时间,保证点位基本误差数值小于5厘米;第四,通过全站仪对测绘地形点以及地物点进行测量,确保全站仪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在完成各个测绘站的全部碎部点测量和绘制工作以后还要对测绘站采取归零检查措施,确保不同测绘站以及碎部点的全线距离在大于300米小于500米,另外各个地形点控制距离要保证在40米之内,这样能够确保各地形点监测和绘制的准确性。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各测站的仪器采取定向检查的措施,在检查结果通过各项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后续碎部测量工作。前期地形图测绘在GPS-RTK测图过程中要保证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监测控制点,同时还要确保电信线以及永久电力线工作的稳定性。

二、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工作要点

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通常要将地形图的测绘比例控制在1∶10000左右,在规划图设计中土地开发的项目测绘要大于外围长度五十到一百米左右,在绘制过程中要对图形标志进行统一标记,一般使用晕线来表示村庄的分布,使用分户标志代表区域内村庄的外围建筑,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测绘工作的简便性。对于进村道路五十米位置道路的测量要注意对路面材料以及路面结构的标记,从而便于后期道路施工设计过程中不同路线之间的连接和整合。针对区域内的河流以及相关水系,需要保证渠道和目标区域内的水系在外延范围的一百到二百米以内,该种绘制方式能够便于后期引水工作以及排洪工程的设计和使用,同时还能够在客土回填、运距测量以及预算编制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在绘制过程中还要做好路面宽度的标注,标注工作要尽可能地详细全面,如果无法将路面的宽度信息准确表示出来,那么可以将路面材料和结构详细标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前期地形图测绘还需要对土地的权属问题进行标记,尤其针对土地开发工作所进行的地形图测绘必须要标注好区域内的行政区域界限,界标的标记必须要清晰还要将权属名称详细标注上去。在前期地形图测绘中调整生产路线以及田间路线、增加路线宽度是绘制工作以及土地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难点,由于不同区域内的生产路线和田间路线本身划分就不是十分严谨清晰,路线之间存在普遍的权属不清的问题,加之各个自然村之间在利益分配和权属划分上十分不均衡,导致调整路线的工作难度有所增加。针对这样的问题关键是要将区域中的自然村的行政界限划分清楚,目前大多数绘制单位都选择在竣工图中进行标记,这样便于后期开发过程中对道路进行调整或者对相关区域进行合并。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前期地形图测绘中标注出路边、路中、坎上以及坎下位置的各个界限,与自然村的标注工作相类似,必须要保证路边、路中各位置标注的清晰程度。针对区域内农田范围的标注要重点关注农田水利设施的基本权属问题,当田坎范围在30厘米以上时,由于密度点本身的数额较大,因此必须要在地形图上标记清楚,最好将田坎范围内的水浇地、旱地以及旱地、果园等位置区域进行区别标注,根据绘制工作的实际需要去标记清楚区域内农作物基本生产信息,包括农作物所处生长阶段、作物种类等,为后续该区域土地开发和整理工作奠定重要的设计基础方案。

最后在前期地形图测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测量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确保测量人员具有足够的测量专业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在地形图测绘之前要组织测量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学习和培训,确保测量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地形图测绘对于后期土地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意义,针对测绘工作的不同目标以及技术手段展开专门的操作技能培训学习,在每部分地块进行测绘之前都要详细了解该区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土壤和农业生产活动等,同时还要对目标区域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介绍,包括耕种情况、生产技术条件以及民俗文化等,事先对目标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后期测绘过程中测绘人员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发展分析

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已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结合起来,在土地开发前期的地形图测绘工作同样如此,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将会迅速上升。在地形图测绘过程中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地形测绘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为技术人员减少工作压力和负担。当前在地形图测绘中已经广泛使用全球定位系统辅助进行测绘,本文认为在后续发展中地形图测绘将会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以及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前期地形图测绘工作对于后期的土地规划设计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应当全面掌握前期地形图测绘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结合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保证测绘工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爱民.浅析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地形图测绘的认识[J].居业,2018,05:8+10.

[2]雷旭.简析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中的工程测绘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8,21:56-57.

[3]黄青华,蔡生顺,刘锦秀.污染土地置换开发前期地形图测绘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05:55-59.

[4]曹瑞霞.土地整治项目中提高地形图测绘技术水平的策略研究[J].河南科技,2019,04:156-158.

[5]刘振宇.浅析地籍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140-141.

论文作者:李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浅析土地开发整理前期地形图测绘的认识论文_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