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设备分级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论文_胡艳玲,何雪梅,苏绍玉

ABC设备分级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论文_胡艳玲,何雪梅,苏绍玉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设备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疗仪器设备情况,进行ABC分级管理。结果:将新生儿科常用医疗设备分级管理,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在较高水平,能保证临床的各种需求使用。结论:在具有多种多类医疗设备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设备进行分级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值得推广。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042-02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病例多样,包括需要呼吸支持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需要换血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要亚低温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以及心律失常等危重病例,临床中需要借助呼吸机、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仪、亚低温治疗仪、动脉血压监测、新生儿暖箱、光疗箱、输液泵、注射泵等大量的各类医疗设备进行诊疗,提高患儿的救治成功率。而设备的完好状态及管理效率直接决定着治疗效果,因此,采取创新的设备管理办法提高设备的最大效能是各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设备管理者的追求目标[1]。我院新生儿科采用设备分级管理,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种类多,同类设备型号规格不一

医学的设备购置一般根据临床病房设置,病人收治情况,医学发展,新技术应用等多方考虑进行。医学属于不断发展完善的学科,其相应设备的更新也比较快,且病人病种的差异决定了,同种类型的设备需要不同的型号。如呼吸机购置,常频呼吸机用于一般的呼吸衰竭患儿,高频呼吸机用于严重低氧血症、气胸等患儿,且各类呼吸机的模式不同,适用对象有差异,因此,病房常常购置多种型号呼吸机,从而导致管理难度增大。

1.2 管理人员为兼职,投入管理的时间有限

目前国内的设备管理人员多为病房护士长兼职,而护士长作为病房的管理人员,在其它管理工作中如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危重患儿管理、药物管理、物资管理等需要倾注较多的心血及时间,而设备作为其中一块,虽具有重要性,但由于时间有限,管理效率较低[2]。

1.3 均衡分配时间管理,管理效率低下

在临床管理中,本身管理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均衡地分配时间,对每一设备进行巡检、维护,可能出现总体维护率低,整体设备完好率不足,且存在设备应用的安全隐患[3]。

2.我科医疗设备情况

我科的医疗设备种类共有34大类,包括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仪、亚低温治疗仪、暖箱、光疗箱、血气分析仪、氧浓度监测仪、无创心功能监测仪、远红外线辐射台、床旁B超、床旁X线仪、心电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等,且每种设备还有不同的厂家或型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管理方法

3.1 将所有设备按ABC分类

我科参考黄晓静等的研究[4]根据设备的使用紧迫性、对患儿安全的威胁程度、设备的精密性及价格等因素,我科将所有医疗设备分为三类。A类:急救高风险类,包括有创及无创呼吸机、亚低温治疗仪等;B类:中风险类,包括输液泵、注射泵、暖箱等;C类:低风险类,包括振动排痰机、电子体温计、经皮黄疸仪等。

3.2 完善管理制度

3.2.1在原有管理制度基础上将所有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不断完善,制作成SOP,悬挂于设备旁,方便操作人员使用时查阅,并增加常见报警及故障处理。

3.2.2将所有设备使用说明书分类整理放置,便于临床工作人员查阅,学习设备相关知识。

3.2.3将每个设备的分管工程师进行确认,将电话号码粘贴于设备醒目处,便于出现故障时及时联系相应工程师积极解决问题。

3.3 制定分管人员,并培训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人是管理中的核心要素之一。科室根据设备的ABC类分级法,分配相应的分管人员,呼吸机治疗师负责A类急救高风险类设备,其中大部分为呼吸支持设备,其余设备由8位高年资护士进行分管。确认人员后对分管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操作要点、巡检要求、常见报警及处理、简单的维护保养要点,以此培养出一支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热心服务的设备分管人员。并让分管人员与医学设备装备部工作人员对接,完成设备的维修记录,完善单个设备的生命周期内各项记录。

3.4 落实巡检要求

医疗设备分类后,根据临床应用的紧迫性及安全性,按分类进行巡检,A内急救高风险设备每日进行巡检,B类中风险设备每周进行巡检,C类设备每月进行巡检,设计设备巡检表,按设备编号一一对应,并将巡检要求在表格中注明,方便巡检人员查看。

3.5 定期检查反馈,不断整改

设备分管人员确认,巡检安排妥善后,由设备总负责人定期进行检查,A类设备每周检查一次,BC类设备每月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巡检完成情况,有无设备故障,维修维护记录是否真实规范,抽检A类设备的运行状况,保证制度的完全落实。

4.效果

经过分级分类管理,我科设备分管人员在A类急救高风险设备中花费的时间占比60%左右,保证设备完好率98%以上,且未在使用中出现因设备故障导致影响患儿治疗的情况。而B类中风险设备花费时间占比30%左右,C类低风险设备花费时间占比10%,通过时间的合理分配,保证了临床设备应用的高效率,且设备的完好率均>95%以上。

5.讨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人力资源配置在国内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均是不足的,而设备的管理人员一般由护士长兼任,人力资源有限,而为着建设节约型医院的目标,合理地利用资源,科学的管理,提高有限资源下看管理效能尤为重要[5-6]。我科通过ABC分级分类管理设备,提高了设备的管理效率,保证了急救设备的高完好率,保障临床的诊疗所需,间接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刘永生,邢玉芬,刘员生.创新设备管理方法发挥设备最大效能[J].煤矿机械,2012,33(7):268-270.

[2]申卫.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220-222.

[3]高磊,吕宏宇,陈爱华.建立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7):16-18.

[4]黄晓静.ABC分类法在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8):208-210.

[5]刘元明,刘欢.建设资源节约型医院后勤设备管理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7):104-106.

[6]赖芸,何征,肖沙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下的高校贵重设备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8):269-274.

论文作者:胡艳玲,何雪梅,苏绍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ABC设备分级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论文_胡艳玲,何雪梅,苏绍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