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生建设的成就与基本经验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生建设的成就与基本经验

马玉琴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摘 要 :民生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生实践走过了发展经济带动民生恢复发展、社会建设推动民生制度体系建设和新时代民生质量全面提升三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从低到高、逐层递进的逻辑演进趋势,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是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共建共享理念和社会公平原则是民生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坚持发展的眼光是促进民生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良性互动是民生建设的基础条件、坚持多元共建形成合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重要路径、坚持机制和制度创新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有力保障等宝贵经验,对于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青海省及全国其他同类型地区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改革开放;青海省;民生建设;基本经验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生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青海省是西部重要的少数民族省份,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7%,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占比98%,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不足、转型缓慢,区域贫困性问题突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海省高度重视民生建设,优先考虑和建设民生利益及民生保障机制,努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文化、生态等民生体系,把公共财政更多倾向于社会事业、困难群体和薄弱环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和福利,实现幸福指数与经济指标同步提升。

一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生建设阶段性特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揭开序幕,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省民生事业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一)发展经济带动民生恢复发展阶段(1978-200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至党的十六大(2002年11月),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生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基本特征是民生事业得到恢复并不断发展改善。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民生建设主动恢复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十四大之前(1978-1992 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民生模式,提出共同富裕的民生目标,安排部署一系列涉及民生建设的举措。这一时期,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1979 年6 月25 日,中共青海省委召开扩大会议,学习传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全省的11个历史遗留问题的性质明确了结论,把全省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青海省积极拨乱反正、清除了“左”的影响。紧跟中央决策部署,探索全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发展道路,民生建设逐步恢复。

2.民生建设进一步改善时期: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1992-2002年)。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提出加快改革和经济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指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时期,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刻揭示发展、执政与民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将民生建设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作为党长期执政的基石。在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精神的指导下,青海省立足资源禀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机遇,明确提出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提高基本物质生活保障水平,出台一系列民生建设相关政策。比如,1986年10月,企业劳动合同制职工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从1997年1月1日开始,率先在全省47个县、市(区)推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2000年启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这些决策部署保障了青海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民生建设总体上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社会建设推动民生制度体系建设阶段(2002-2012年)

社会保障乃民生之要。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基本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城乡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安全网更加紧密牢固。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全省企业养老保险覆盖所有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自由职业者等,并设立了以“统收统支”为核心的基金省级统筹,实现制度、缴费、待遇、基金、预算、规程的“六统一”。[4]2013年,青海省新农合制度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并轨,参保率达90%以上。2016年,实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标志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380.97万人、548.4万人、42.1万人、65.9万人、51.79万人。二是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全民。青海省各级民政部门把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立以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自2008年以来,连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200元/月提高到了2019年的58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1084元/年提高到2019年的4300元/年。特困供养实现城乡统筹,2016年底,制定出台《青海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将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三无”人员全部纳入特困范围,分散和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达到9000元/年和9900元/年,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充分彰显。三是社会福利事业走向适度普惠新阶段。养老服务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基本形成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适度普惠的新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着重维护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截至2017年底,青海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2036个,各类养老服务床位合计23654张,其中有234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509家农村互助幸福院;儿童福利服务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将重病儿童、重残儿童及困难家庭儿童等困境儿童纳入生活补贴范围,先后建成8个市(州)级、22个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慈善福彩事业健康发展,2017年福彩销售额突破16.8亿元。

在这个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要实现从以经济指标“单边突进”为特征的“总体小康”水平,向包括经济指标、政治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指标在内的社会整体进步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转变,从“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向“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转变。明确部署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逐步形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民生问题的核心转变为基本民生的全面保障。更重要的是,党中央自觉回应社会变革的新要求,不断建立健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制度,我国现代民生制度体系建设进入加速期。同时,在民生建设始终贯穿和谐逻辑,呈现出明显的和谐性和制度化的特点,总体上把对民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也标志着进入了社会建设保障民生阶段。

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2007年青海省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青海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宏伟目标,社会建设不断发展,民生保障力不断增强,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在教育方面,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切实关注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问题等;在就业方面,全面实行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在社会保障方面,启动新农合制度(2003年)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试点(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别启动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在医疗方面,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城乡医疗卫生、防疫保健网络,农村初级保健工作逐步完善并实现全面达标,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加强;在收入分配方面,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初步分配顾效率、再次分配顾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解力度、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在脱贫方面,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转向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进程等。经过多年努力,到2012年,全省初步建立起“生育—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住房—看病—养老—死亡”的现代民生保障制度。

治疗前两组KPS评分相近,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为(62.4±6.2)分;治疗后试验组 KPS 评分为(85.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新时代民生事业发展质量全面提升阶段(2012至今)

自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民生建设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民生制度基本建立的基础上,民生状态持续改善,民生质量全面提升。

2.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xcm,底边长为ycm,周长为18cm,你能写出x和y的函数关系式吗?(把问题与一次函数内容进行综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未来的长远大计”的全新命题,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于民生建设的重要性。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断,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阶段,党和政府开始着力解决民生制度自我维持和更新问题:解决制度碎片化问题,改变城乡、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不同人群适用不同制度的局面;解决制度的欠公平问题,改变民生资源配置客观上存在的“歧视性供给”现象;解决制度的不可持续问题,努力形成民生发展所需长期保障体制机制。这些努力使我国民生制度发展与政府的实际供给能力相适应,持续优化民生资源的投入结构与使用效率。因此,民生建设呈现出全面性和法治性特点,由过去的“从无到有”走向“从有到优”,更加重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调和,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就业乃民生之本。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大力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形成了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总量不断增长,结构逐步优化,形式趋于多样化,就业总体局势保持稳定。全省从业人员数量、三产从业人员构成(见表7),就业结构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增市场主体33.3万户,占比达 88.6%,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577万人次,年人均劳务收入也从改革开放前的不到50元增加到2017年的2645元,增长近53倍;[3]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以上,居民劳动获得感持续增强。从就业规律和特点来看,全省社会就业已从计划分配转向市场调节,以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建立,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主导模式;第三产业作为城镇就业的主渠道,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迅速增长;灵活就业、自谋职业、流动就业、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等不拘所有制形式就业方式逐步为广大劳动者所接受。就业环境向利好方向进一步发展,国务院在全国推广青海“拉面经济”就业创业经验做法;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获批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依托产业聚集区、行业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不断创新人才引智举措,实施“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人才“小高地”工程、“昆仑英才”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积极拓展人才援青渠道,不断优化人才发展政策环境。

二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生建设伟大成就

(一)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收入分配乃民生之源。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省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从绝对贫穷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1978-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见表1)。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生活消费结构和水平都发生很大变化,人均居住面积不断增加,住房舒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品种类日益增多,着装也更加靓丽,温饱型的消费特征逐渐被现代消费方式所取代,消费需求从生存资料消费发展到享受资料消费。2012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民生工程货币化工程,扩大补助范围,规范补助程序,逐步提高货币化补助标准。

3.2.1 家庭人均月收入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收入越高,其心理弹性得分越高,与研究结果相似[17]。分析原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尚不能根治,且会导致患者工作能力的丧失,长期的康复和治疗,患者要面临较大的经济负担及对家庭的负罪感,这些均会加重患者心理应激反应,降低其心理弹性水平,提示临床精神科工作者应关注家庭人均月收入较差患者,尽可能采用一些疗效相当且费用较低的药物,减少非必要的检查,进而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

表 1 1978-2017主要年份青海省经济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1978-2002年青海省各年统计年鉴整。

(二)民生建设投入总量逐年加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增强

青海省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紧紧围绕“一屏两带”的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区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大力推进湟水流域综合治理、湖泊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人工造林、天然林保护、草原保护建设等专项工程扎实推进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以及“中华水塔”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绿色品牌;确定了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绿色发展成为主体,努力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6]制定出台《青海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初步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目前,已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1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保护区面积达到21.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2%,森林覆盖率达5.2%。

表 2 1978-2017主要年份青海省财政收支及文教卫生科学部门事业费 (单位 :亿元 )

数据来源:1978-2017年青海省各年统计年鉴。

(三)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教育公平得以促进

教育乃民生之基。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逐步形成育人为本、公平普及、注重质量、结构合理的现代教育体系。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控辍保学”工作,着重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高。统计数据显示,1978-2017年,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从85.5%上升至99.8%,普通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4.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二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重点实施了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全面改薄”项目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工程,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实现国家扶贫重点县全覆盖,教育公平程度显著提升。2016年,青海省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六个州的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学生学前三年、义务教育九年、普通高中和中职三年实施15年免费教育,首批惠及学生86.1万名。2017年,全省13个县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三是支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加强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省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1978-2017年,全省文化机构数和文化从业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具体指标(见表9);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从1978年的25%和20%上升到98.4%和98.4%。近年来,全省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大力推进覆盖面广,高效,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发展和均衡发展,着力构建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从而构建起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青海特点的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表 3 1978-2017主要年份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单位 :%

数据来源:1978-2017年青海省各年统计年鉴。

表 4 1978-2017主要年份青海省各级各类学校数量 单位 :所

数据来源:1978-2017年青海省各年统计年鉴。

表 5 1978-2017主要年份青海省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学生数量 单位 :万人

数据来源:1978-2017年青海省各年统计年鉴。

表 6 1978-2017主要年份青海省每万人口中在校学生数量 单位 :人

数据来源:1978-2017年青海省各年统计年鉴。

(四)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和环境不断改善

面对新时代对民生建设的新要求,青海省立足特殊省情,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推动“四个转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跨越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促进“四个发展”和高效集约的科学发展模式。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青海的具体体现,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把改善社会环境、提高民生质量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统筹协调政策、项目和资金,大力推进民生工程,民生事业得到均衡发展 。比如,2013年率先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4年把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两项制度合并,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6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同时兼顾城乡各类群体,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就业创业、教育发展,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人居环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之路,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建设目标。

表 7 1978-2017主要年份青海省就业情况

数据来源:1978-2017年青海省各年统计年鉴。

(五)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居民基本生活安全网更加紧密牢固

党的十六大之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生事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民生制度集中出台,现代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据了解,按照《2018年河南省家政服务领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方案》《家庭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焦作市将重点对家政服务机构是否按要求公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设立投诉监督电话;是否建立工作档案、跟踪管理制度,对消费者和家政服务员之间的投诉是否妥善处理;是否制定家政服务合同;是否及时报送经营情况信息等方面进行整治。

(六)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978-2017年,全省各类卫生机构数从1032个增加到1857个,居民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从32.50张增加到64.09张;卫生技术人员13090人增加到40503人,全省居民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从38.84人增加到67.69,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见表8)。二是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以基本医保为基础,大病医疗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应急救助、职工医疗互助为托底的五项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形成覆盖城乡、多层次衔接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率先在全国建立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完成跨省异地就医医保预付金拨付,率先开展城乡居民异地直接就医,[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Study on uniaxial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 mortar after freezing-thawing YANG Bo ZHANG Jun XIONG Liang-xiao(50)

表 8 1978-2017主要年份卫生事业机构 、床位 、人员数

数据来源:1978-2017年青海省各年统计年鉴。

(七)文化惠民,全民健身稳步推进

在进行样本过采样之前,需要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以避免引入不合理的新样本。去除极端样本是常用的处理方式[4]:①Tomek Link Removal:如果有两个不同类别的样本A和B,互相是对方的最近邻,则称A,B是Tomek link。为了让模型结果更加合理,则将组成Tomek link的两个样本中属于“多数类”的样本删除掉。②Edited Nearest Neighbor (ENN):如果一个“多数类”样本A的大部分k近邻都与A的类别不一样,则将其删除。经过样本均衡化后,数据集中两类数据占比分别为50%(安全样本),50%(危险样本)。

表 9 1978-2017主要年份青海省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1978-2017年青海省各年统计年鉴。

(八)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省历届党委和政府立足特殊省情,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领导各族群众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全省民生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基本构建了“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民生事业新格局,在丰富的民生建设实践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青海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全省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民生事业历史欠账有待补齐,民生供给保障总量“不充分”,民生供给保障区域“不平衡”等问题依旧突出,需要一以贯之、持续推进民生建设。

(九)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贡献更加凸显

一是实现由“吃饭财政”向民生财政、建设财政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民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许多民生指标走在西部乃至全国前列。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详见表2),1978-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9亿元增加到408.70亿元,增长了141倍;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从4.52亿元增加到1530.26亿元,增长了339倍;人均财力从236元增加到2.8万元;总财力从8.6亿元增加到1657亿元,增长近193倍。二是民生建设投入持续加大。从1978年到2017年,青海省财政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从5亿元增长到1151亿元,增长了230倍。仅科教文卫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升到23.9%。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民生支出攀升至财政总支出的75%,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局面更加稳固。

三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生建设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积极稳妥、有条不紊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党的人民性为原则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治国理政的目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青海省在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心系百姓,以民为重,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最大程度地推动民生事业不断进步。40年来,青海省民生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究其根本原因,源于党的正确领导,源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源于青海省委带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因此,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民生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二)坚持社会公平原则和贯彻共建共享理念是民生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

民生乃公平正义之本,改善民生的本质就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机会、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得到公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这是合理的社会状态;坚持共建共享,既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突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同时也体现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将坚持社会公平原则和贯彻共建共享理念作为民生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重点推进各族群众享有良好的教育、稳定的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安全的社会保障和平等的发展空间;将统筹协调作为民生改善的重要理念,注重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由经济层面拓展到社会领域,以城乡一体化的方式来推进民生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以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来促进“城乡一体、内外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民众,各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在全省落地,使城乡居民享有更加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发展机会,这是青海省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特点与经验。

(三)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是民生建设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

民生问题是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连的动态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民生问题的核心不同,需要遵循民生事业发展的规律来办事。[7]改革开放40年来,青海省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是抓住不同时期民生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民生建设经历了恢复发展——全面制度建设——质量提升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初,青海省民生问题的核心与全国一样是生存问题。因此,这一阶段在保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为国民提供基本物质生活保障,民生建设逐步恢复并发展。到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实现了基本小康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环境等主要民生问题是持续发展进步中全面升级,目标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青海省民生建设进入全面制度建设阶段。随着民生制度逐步健全,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全球化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大,这一阶段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青海省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把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城乡协调发展,重视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经济社会良性互动,提高民生质量。因此,青海省及时抓住了不同时期民生问题的核心,找准了突破口,循序渐进地推进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聚力满足各个阶段人民群众的期待。[8]

(四)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良性互动是推进民生建设的基础条件

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有效扩大投入,刺激内需,更多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大政方针,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方面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特征。一方面青海省在坚持“稳中求进”中做大经济总量,并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民生领域,夯实了民生建设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通过提高就业率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不断增强城乡居民购买力和消费升级能力,努力在消费规模和消费品质上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添新动力,最终实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显示出民生建设对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促进作用。 因此,青海省在民生建设中坚持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路子,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五)坚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人民主体作用,通过多元共建形成合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重要路径

首先,政府在民生建设上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保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加强民生建设,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执政理念方面,青海省历届党委、政府都强调民生民心的重要性,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各级干部自觉投身于为人民群众谋利造福的工作中,察民情、解民忧、顺民意,[9]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凝聚了人心也汇集了民智民力。执政方略方面,从经济建设看,青海省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进行经济建设,从青海省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中寻找适合青海经济状况的发展道路;从社会建设看,青海省党委政府持续加大在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力度,以“城乡一体化”为发展目标,社会协调性和社会和谐程度日益增强;从民生建设举措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省财政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5.2%。其次,人民群众既是民生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民生建设的主体和生力军,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民生建设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顺利前进。青海省历届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整合本地企业家、社会组织及普通居民等社会各界的力量与资源,以设立教育基金、村企合作、慈善总会、公共设施捐建捐款、地域社会资本整合等多元形式为全省民生建设贡献力量,创造出了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非制度化民生建设的重要路径。

杨小水沿途听得最多的声音就是“呼通”、“咔嚓”声,呼通是房屋倒塌的声音,咔嚓是树被水头击断的响声。那些呼救的声音,很少有完整的。水头到了一座房屋前,杨小水清楚地看见屋里亮着的灯,一个小妮子嘴里喊着奶奶朝屋里跑。轰的一声,房屋眨眼不见了,喊声没了,只留下黑不见底的夜。杨小水被水浪不断地打到水底,喝到肚子发胀,每一次她都以为自己活不成了,可最后关头,她又浮了上来。就这样浮沉几次之后,杨小水发现了一个麦草垛。麦草垛很大,像是老社员的手艺。她拚尽最后一丝力气爬上去,就再也不想动了。

(六)坚持制度和机制创新,实现民生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战略思想的最鲜明特色,在于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审视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青海省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统筹规划、周密安排、扎实推进,从制度上明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方式和途径,把民生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等重点问题,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为着力点,以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基本权益为立足点,[10]一批惠及民生的好政策先后出台,民生建设与制度建设同步推进,制度覆盖面涉及教育、就业、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领域。与此同时,随着民生建设的推进和形势的变化,青海省结合省情使民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和改革创新,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四 、结论与展望

脱贫致富乃民生之急。青海省是我国典型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区域性贫困问题突出,民生保障的物质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全面开展扶贫开发工作。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经过7年的扶贫攻坚,全省累计解决55.23万人的温饱问题。进入新世纪后,经过国家重新核定,确定了青海省1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0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确定绝对贫困人口115.69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81.98万人,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58.7%。自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以来,全省通过实施产业扶贫、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异地扶贫项目、科技扶贫等多措并举,2017年525个贫困村摘帽,15.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省贫困人口下降到2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8.1%。结合推进扶贫攻坚八项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进村入户”、全民健身工程、“高原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一大批重点民生项目,推进城镇公租房、廉租房、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游牧民定居等工程,扩大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规模,广大人民群众普受民生建设实惠。

党的十九大面向本世纪中叶,对新时代中国民生事业发展进行了科学的长远规划。展望未来,落实规划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民生事业发展的独特模式及主要着力点。而“适度普惠式”的民生模式是趋势。[11]其基本要义有三点:一是要牢记民生就是民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奋斗目标;二是未来的民生体系是“适度的”,要着力“保基本”,即实行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要依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引导和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水平;三是未来民生体系是“普惠”的,要着力于“人人都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省民生事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处于“适度普惠型”民生模式的建设和定型阶段。因此,必须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按照“巩固成果、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继续把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调动各方社会力量投入到民生建设中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注释 :

① 2016 年 8 月22-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的座谈会上,围绕青海省情提出: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四个扎扎实实”要求。

②“四个转变”即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

③“四个发展”是青海省科学发展模式创新,即跨越发展是基础,绿色发展是本质,和谐发展是核心,统筹发展是保障。

采用FLAC3D对隧道进行建模,按照施工开挖顺序步对拱顶测点位移进行计算,并与预测位移进行比较,模型如图6所示。

生长在“酒糟透之人”这样的原生家庭里,即使不变得尖酸刻薄,也难免会被生活染上一层风霜,断不可能有眼前的淡定从容之态。

④“五四战略”即“四个扎扎实实”“四个转变”“四化同步”“四个更加”“四种本领”。

⑤“一优两高”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⑥1978年青海省全省常住人口337万人;2017年青海省全省常住人口598.38万人。

参考文献 :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祝小茗.改革开放40年:历史脉络、时代意义及现实路向[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8,(04).

[3][5]王红玉,杨阳.改革开放40年:青海就业总量持续增长 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EB/OL].人民网——青海频道qh.people.com.cn/n2/2018/0904/c378418-32012188.html,2018-09-04.

[4]张启杰.织牢扎密民生保障安全网[EB/OL].http://www.qhnews.com/2018zt/system/2018/12/24/012772773.shtml,2018-12-24.

[6]林玟均.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声音”更加铿锵[N].青海日报,2019-01-04

[7][11]王道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事业发展经验及基本趋势[J].党政研究,2018,(05).

[8]鲁孟河,张守刚.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市的民生实践与基本经验[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04).

[9]张君良,余文鑫,沈君彬.共建共享:民生建设的晋江经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0).

[10]王茂林.对当前民生建设的几点认识[J].求是,2011,(17).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647(2019)02—0065—12

收稿日期 】2019-02-11

作者简介 】马玉琴,女 ,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责任编辑 :马先惠

标签:;  ;  ;  ;  ;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民生建设的成就与基本经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