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贺素明

宁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600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间苯三酚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主要观察主体。使用抓阄法分组,分为对照组(24例,黄体酮治疗)和观察组(24例,黄体酮+间苯三酚治疗)。观察保胎成功率、宫缩消失时间、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结果:(1)对照组75%的保胎成功率,较比观察组的91.67%,略低一些,保胎成功率指标组间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36.38±4.26)min的宫缩消失时间、(36.18±3.87)h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83.46±7.26)h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比观察组的(21.46±2.67)min、(20.37±1.26)h、(42.33±2.96)h,均略高一些,上述指标的组间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期先兆流产者予以间苯三酚治疗,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降低宫缩时间,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改善时间,因此,临床应用予以推荐。

【关键词】先兆流产;间苯三酚;黄体酮

早期先兆流产指的是在孕妇妊娠的前三个月内出现的病理性妊娠疾病。患病后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阴道不规则流血、下腹部阵发性胀痛、腰酸等。当前,受到来自于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及高龄的影响,导致女性先兆流产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据流行病学调研数据结果记载,在每10例孕妇中,就存在1例患病[1]。目前,针对该病通常予以保守性的药物疗法干预,而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即为孕酮、黄体酮及其叶酸等药物。近年来,有学者在历经大批量的医学临床实验研究后证实,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间苯三酚治疗,对患者疾病的改善,价值明显。因此,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特纳入2018年1月-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主要观察主体。就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间苯三酚的应用价值做一细致的阐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2018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主要观察主体。使用抓阄法分组,分为对照组(24例,黄体酮治疗)和观察组(24例,黄体酮+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年龄23-32(27.23±1.31)岁,孕周5-13(9.24±0.34)周;观察组年龄24-31(27.22±1.29)岁,孕周5-12(9.27±0.32)周。予以SPSS21.0完成入选患者资料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P>0.05,试验可操作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黄体酮注射液(生产厂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534)治疗。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20mg[2];观察组患者的黄体酮注射液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参照对照组,同时,再加用间苯三酚注射液(生产厂家: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106)治疗。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160mg。两组患者的用药时间均为7d,在此期间不间断服用[3]。

1.3观察指标

观察保胎成功率、宫缩消失时间、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在两组间的出现和发生情况。

1.4评价标准

保胎成功的评估标准:保胎成功:临床体征完全消失,高频彩超诊断证实胎儿正常良好,血HCG增高,延续妊娠;保胎失败:临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高频彩超诊断证实胎儿停育或发育不佳,血HCG不增高,妊娠终止。

1.5统计学处理

依赖于SPSS21.0实施实验中所有数据的计算,所得结果的表述和检验方式如下:计数资料为“%”和“X2”;计量资料为“”和“T”判定手段为P,当其<0.05时,表明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保胎成功率

观察组成功保胎22例,保胎成功率是91.67%;对照组成功保胎18例,保胎成功率是75%。对照组75%的保胎成功率,较比观察组的91.67%,略低一些,保胎成功率指标组间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243,P=0.000)。

2.2宫缩消失时间、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

对照组的宫缩消失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比观察组,均略高一些,上述指标的组间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中相关记载。

表1 观察组同对照组的宫缩消失时间、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比较表

3讨论

导致早期先兆流产发生的因素主要有:胚胎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不全、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功能异常等。在妊娠早期阶段,孕激素的分泌主要是来自于卵巢黄体,这对于受精卵能否成功着床及其胚胎的生长发育,十分关键。所以,现阶段,对于预防和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和不明原因导致的早期先兆流产所采取的保守治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即为黄体酮,但是,该药物的单独采用,对于疾病治疗所发挥的价值并不明显。近年来,在众多学者孜孜不倦的努力探索下,有学者指出,将间苯三酚在黄体酮治疗的前提下,联合使用,对于患者疾病治疗的价值更加明显。

间苯三酚作为一种非阿托品、非罂粟类的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病患的胃肠道、生殖道平滑肌等一些富有平滑肌的器官,同时,相比较阿托品等药物而言,具有较小的副作用[4]。一方面,不会导致患者心律加速、血压降低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并且对心血管产生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对于因先兆流产所导致的腹部坠涨等现象也可起到缓解作用,且对于胎儿的正常发育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保胎成功率。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得到的数据结果记载:(1)对照组75%的保胎成功率,较比观察组的91.67%,略低一些,保胎成功率指标组间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的宫缩消失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比观察组,均略高一些,上述指标的组间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该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对早期先兆流产者予以间苯三酚治疗,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降低宫缩时间,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改善时间,因此,临床应用予以推荐。

参考文献:

[1]余木兰,杜景云.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30例临床评价[J]. 中国药业,2017,26(20):21-22.

[2]邓彩霞,黄秋明,周小英.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14,20(35):18-19.

[3]李亚琼,黄丽云.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用于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3):140-141.

[4]钟承明. 黄体酮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2(56):35-37.

论文作者:贺素明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  ;  ;  ;  ;  ;  ;  ;  

间苯三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贺素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