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_任全娃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_任全娃

任全娃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 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 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 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 地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 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 格。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人文课堂体验学习语文教材 语文是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语文 教学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因此语文教学在 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 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 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 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使学生形 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笔者现结合 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1 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

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 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 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 境。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外部 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教师要牢记学生也是一个“人”,尊重 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 谐的人文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 的发展。人文环境是浸透着人性和人情的文 化环境,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培养学 生人文精神的基础,但它又不局限于民主、 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将教材中蕴含的人文 教育因素与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心理氛 围合理、有机、巧妙地整合,让学生“沉浸”其 中,把学生内心最美好的东西激发出来,使 他们的语言丰富起来,让课堂韵味十足。 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是一种民主平等 的对话,一种互动的对话,甚至是一种“精神 的接纳和人格的对话”。在语文课堂的教学 中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 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 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2 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

体验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重 要的方式,它使知识的学习不再限于认知、 理性范畴,而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 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 是身心与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而人文素 养的提升更有赖于体验式学习。为此,教师 要十分重视体验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 念”中遵循“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 体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注重情感体 验”;在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和理解”。通过创设有效的体验情境实施体 验学习,让学生有充分的语言实践体验,然 后在理解中感悟内化,在反馈表达中升华体 验,从而优化自主体验语文活动,提升学生 的人文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必须给学生一个自由感悟 的时空,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自由地解读文 本,质疑文本,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在与文 本的心灵碰撞中激发动机,促进学生主动体 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 内化,在抒写表达中升华情感。如在学习《我 的叔叔于勒》时,假设“于勒发财回来了”,让 学生自己去设计可能产生的有哪几种合理 的情形。这就需要学生在全面理解课文的基 础上,根据自己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才能做到 的。也就达到了发挥主动性,提高自己各方 面的素养的效果。

3 运用语文教材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教材丰富,厚实的思想和深厚的文 学底蕴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 师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感悟产 生情感的共鸣和人文熏陶,从而帮助学生树 立尊重别人、珍视生命、热爱祖国的人生观, 提高其人文素质,发展其健康个性,形成健 全人格。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接触到上千篇文章, 从而认识到许多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从他 们身上学到许多可贵的东西。如朱德母亲勤 劳纯朴、任劳任怨的品质,志愿军战士那种 纯朴的爱国主义精神,桑兰微笑地承受挫 折、痛苦。教师不能只是点到为止,还要联系 现实进行深刻挖掘,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品 格。比如,在上《一面》的时候,让学生们讨 论:在困境中的时候,总希望别人安慰我们, 帮助我们,那你帮助过在困境中的人吗?你 在困境中是否也不忘帮助别人?经过讨论 后,很多同学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总希望 得到别人的帮助,但往往忘记帮助别人。大 家纷纷表示,今后一定努力做到时时刻刻为 别人着想,向助人为乐的学生学习。

4 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之一便是执果 索因或缘因求果,对教材作深入一步的分析 与推究。分析推挖出来的“因”或“果”便是很 好的思想教育素材,而且这种分析推究的过 程,恰是很好的思想教育过程。蒲松龄的 《狼》一文中,屠户杀了“犬坐于前”、“目似 暝、意暇甚”的那只狼后,又“转视积薪后”, 杀了正在柴草之中打洞的另一只狼,此时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前狼”何以能 够放心大胆地凭“假寐”来“诱敌”?原来,两 狼“眈眈相向”了一会,彼此交换了眼神,沟 通了思想,悄无声息地分了工,并配合默契 地“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文中的两狼 当然是狡猾的,是需要批判的反面对象,但 它们配合默契的分工做法却是值得学习和 借鉴的。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要有集 体观念,全局意识,有团结协作精神,只有这 样一个集体才能健康进步,一个单位才能兴 旺发达。不断深挖潜在的思想因素,学生在 学习中得到启发,得到熏陶,从而培养学生 的人文素养。

5 拓展教学内容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了以课文 为基本,向课外延伸推进,拓展教学内容,逐 步构建拓展式的语文课堂———即在课文教 学中实施在体验感悟、交流讨论基础上的拓 展延伸。通过人文内容拓展,既加深学生对 新知的理解,又开阔学生的视野;既提高学 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 养。如在讲授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可 以让学生从作者生动丰富的语言来学习鲁 提辖这一英雄人物的形象,并且在讲这一英 雄人物英雄事迹的同时,带领学生去学习 《水浒传》里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 体味和感受到语言的生动丰富多彩。这样学 生就会在学习中种下一粒“英雄”的种子,培 养学生在路见“不平”时,能够见义勇为。

总之,语文是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课 程,语文教师要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上强化体 验学习、重视以情施教、营造平等和谐的人 文课堂。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受到人文的 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到了审美的乐 趣,从而使心灵得到了净化。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王甫初级中学

论文作者:任全娃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论文_任全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