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成本管理的控制方式及相关问题阐述论文_庄有成

建筑成本管理的控制方式及相关问题阐述论文_庄有成

庄有成

泰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21

摘要: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都是比较长的,在整个建设周期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人力和物力,更重要的是所涉及的钱财数量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对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管理工作很难推展。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成本的管理可以深入到工程建设的每一阶段。例如原材料的选择、劳动效率的高度等,而对建设成本进行控制则能够在对产品定价的时候占据一定的优势,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成本的管理工作对企业而言,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问题;措施

1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成本是经济学范畴的基本概念,且特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体系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成本主要是指人们所开展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或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投入的各种资源总和的货币形式,其中所耗费的资源包括劳动力、物力、财力。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其生产经营活动所耗费的成本开展的预计、评估、规划、控制、核算等活动的总和,是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构成内容,具有较强的组织性、系统性、规律性。一方面,企业实施成本管理主要是为了准确评估各个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实际成本,以明确生产规划和生产目标,以成本管理活动指导企业生产与经营;另一方面,通过成本的横向比较,企业可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创新转型,合理降低成本,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实际产业的具体体现,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和管理的各个层面。

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2.1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经理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意识薄弱,在工程开始前没有进行项目成本预算的编写,不重视施工组织成本降低措施的实施。而且许多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纸上谈兵的状态,而且停留在管理层面上,没有深入到施工组织中。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间的配合,成本管理理念没有深入发展,难以实现部门间的组织协调,无法推进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进展。此外,当前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重点偏颇,进一步导致成本管理效果不佳。

2.2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一直处于粗放性管理形式,缺少完善的管理机制,工作效率较低,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建筑企业成本信息混乱,缺少完善的制度制约,财务工作中成本细节管理不当,财务管理环节联系不紧密,影响项目成本信息的完善。其次,成本管理计划不完善。建筑工程开工前,成本管理没有明确性的计划作为管理前提,难以实现在施工过程中降低成本,盲目的开工会导致成本增加,造成施工成本浪费现象。成本管理计划不完善难以处理好施工工期、施工质量和成本间的关系,没有通过全面深入的了解项目工程情况,无法保证施工的科学合理性,无法保障施工项目准备充分,容易带来施工风险,影响建筑企业的利益。再次,缺少对各子项目成本的分析。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庞大的项目工程,施工中各子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工期完成情况非常重要,缺少对各个项目成本产生的原因思考,缺少对成本的分析,缺少对成本变动的研究,容易导致成本管理失败。最后,项目成本管理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没有对岗位权利和责任进行细致划分,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难以划分责任,难以开展成本管理工作。

2.3成本管理缺少执行力

建筑企业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缺乏执行力,主要是由于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松懈造成的,企业缺少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约束条款,而且缺少监督部门的管理,员工工作懈怠,缺少积极性。企业缺少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在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控制方面松懈,成本控制管理简单化,没有深入了解工程施工内容,不注重对项目成本的深入调查,这些都造成成本管理执行过程中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强化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和新型成本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部门与人员众多,且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建筑企业要想切实贯彻落实成本管理制度和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效果,必须首先强化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教育,树立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与新型成本管理理念。出于经济效益考虑,建筑工程的所有参与人员,包含项目责任人、项目经理、各部门管理人员、各级技术人员等均应形成科学恰当的经济投资观念与成本节约意识,认识到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与建筑企业长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成本管理观念引入到自身的实际工作之中,推动全体工作者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效能发挥。为满足市场经济需求,建筑企业应积极树立新型成本管理理念。现代化的新型成本管理理念注重建筑工程中的每一项内容,其将成本管理划分为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审核,管理内容也随之扩展,包含决策成本、质量成本、工程安全管理成本等。成本管理人员应增强成本管理的能动性,通过调节成本来干预工程的建设经营,增强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2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制

健全的成本管理体制是建筑企业实施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制度保障。建筑企业建立全面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制,可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

3.2.1建筑工程成本预估制度

成本预估是企业开展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首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招投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成本预估流程和统一的成本预算标准体系。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招投标时应全面而谨慎的选定计算项目,并根据成本预算标准体系计算成本费用,坚决禁止漏算、错算和重复计算等问题,其中成本费用包含直接和间接费用。建筑工程成本预估应综合考量建筑企业的规模大小、人员配置、机械设备、经营状况、技术水平及政策环境等,以形成指导性的成本预估方案。

3.2.2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制度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成本管理者应严格依据设计阶段形成的成本预估方案,针对性的开展贯穿于建筑工程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与监管,积极研发并引入新技术,以减少成本投入、促进建设模式转型。3.建筑工程成本结算制度建筑企业应构建严格的成本支出票据档案制度和审核流程,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计算分析,以评估工程建设质量和可获得的绩效。

3.3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

依据岗位性质落实具体工作责任、权利和应有利益、奖励与处罚相统一,这不仅是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原则,也是维护企业公平、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关键性手段,建筑企业也同样适用。因此,针对上述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人员职责不清、缺乏合理奖励措施等问题,建筑企业应积极制定新型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一是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应形成完善而详细的建设方案与管理方案,并注明工程建设期限、竣工质量、施工安全管理标准、成本预估和各环节的成本计划等,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根据工程任务确定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将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工作者。三是根据产业环境、同类型企业制度和自身经营状况等,构建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严格依据奖罚标准施行奖励与处罚,增强成本管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环节,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自身利益。因此,加强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意识,提高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全面完善成本管理机制和制度,强化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对建筑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绪.浅析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J].建筑经济,2002(5):33-36.

[2]葛曙兴.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J].经营与管理,2011(10):62-63.

[3]黄惠芳.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建筑,2009(5):72-74.

论文作者:庄有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建筑成本管理的控制方式及相关问题阐述论文_庄有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