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生态护坡探讨论文_王国辉,李明超

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生态护坡探讨论文_王国辉,李明超

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 100192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河道治理工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工程项目,在技术不断更新的支持下,功能不断完善,并逐渐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对生态环境较为重视,并积极的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在对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时,主要从河道生态护坡的重要价值出发,深入探讨了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的河道数量众多,长期发挥着航运、泄洪、灌溉等作用,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也要对沿岸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对护坡工程的建设需要高度重视,传统的护坡技术中过多关注河道的防洪和航运等功能发挥,缺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提升,对水利工程的兴建更加注意生态护坡工程建设,进而实现了河道的生物多样性,也极大改善了沿岸环境。

1生态护坡设计原则

(1)安全原则。水流、风浪的冲蚀掏刷是对河道岸坡安全稳定的直接危害,河道护坡的首要功能就是保护岸坡土体,减少河道冲刷的不利影响,生态护坡设计首先要满足岸坡安全稳定要求以及抗冲刷能力要求。(2)自然生态原则。尽量避免采用视觉单调、生硬的护坡结构,选用的护坡结构应具有较大的孔隙率,不阻断河道水体与地下水体的交换通道,岸坡要适宜水生植物的生长,并可借助植物根系增强岸坡的整体稳定性,提高河道自净能力,维护河道的生态平衡。(3)因地制宜,方便施工原则。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及河道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尽量选择使用当地材料和建材,方便施工,降低工程造价,保护自然资源。

2当前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水质污染问题。在传统的河道治理中,施工期间出现的施工废料以及污水由于管理不善,可以会排入到河道中,同时部分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质量会在材料中加入膨胀剂和抗冻剂等物质,其中的部分化学成分长期在水中会污染水质,加之对沿岸环境的破坏很多地表土壤会流入河流,导致河床升高,影响流速,进而破坏水环境。(2)坡岸生态系统破坏问题。在河道治理工程开展后,河道会形成刚性结构坡道,虽然可以显著提升河道的稳定性,但是原本的土质、土壤表面的植被也造成一定程度破坏,同时也会破坏部分水生物的洄游与繁殖系统,甚至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问题。

3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建设的技术要点

3.1人工种草护坡技术

在构建河道生态护坡时,可以采取人工种草护坡技术,该技术具体是指通过人工播撒的方式在水利工程河道边坡坡体表面进行种草的技术。在选择需要种植的草系时,要确保选择根系发达、固土性能好的草类,以此来避免出现水利工程边坡的水土流失问题。在坡面人工铺设天然草皮时,一般要采取平铺草皮护坡施工措施,尤其对于边坡坡度低缓的土质路堤边坡,更适合采取该措施。而在处理行洪流速较快的土堤迎水坡面时,则不适于采用人工种草护坡技术。在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建设过程中,工程人员还可以采用的生态护坡建设技术为水利喷播种草护坡技术。在该技术下,工程人员需要把握好原材料的配合比,即要将草籽、肥料、黏着剂、土壤改良剂等进行标准比例的拌和,并将其通过机械加压方式喷射到防洪水利工程坡面上。该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施工效率高,且喷播的草籽具有较快的发芽速度,且出苗整齐,因而能够彰显较高的生态价值。

3.2植被性生态混凝土护坡

该技术主要利用水泥、粗骨料与掺合料科学配比,最终得到多孔混凝土,然后在植被性混凝土里加入保水材料,进而为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对坡道中土壤和岩石粘接程度也有提升效果,所以土壤流失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该技术在河道治理中应用可以改变河道形状和土壤特性,使得植被在养分充足的土壤环境下旺盛生长。从环境保护层面看,该技术可以显著的提升河道以及边坡的植被覆盖率,并且流水冲击和风力侵蚀一般难以破坏根系,所以植被性生态混凝土技术无论在技术角度考虑还是生态保护角度考虑都有显著优势和应用价值。

3.3土工材料固土护坡技术

对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进行建造,工程人员还可以采用土工材料固土护坡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该技术时,工程人员需要了解植生毯、生态袋、三维植被网等主要的应用类型。该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采用的施工材料为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通过对材料加工,能够形成质地疏松柔韧、高度合理以及具备空间固土网垫的固土材料。在具体应用时,工程人员要将护坡中的植物根系穿过网孔,以实现植物的均衡生长。此外,网垫还能够与草皮以及泥土表层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坡体的有效防护。而要想达到更好的固土护坡作用,施工人员还可以构建三维植被网,充分结合地势,选用合适的植被,搭建立体的植被护坡,并结合填土植草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固土护坡。

3.4生态砖护坡防护

该技术是将带孔的生态砖铺设在河道,然后在砖孔中种植植被,同样可以达到保护水土的作用。生态砖的主要材料为混凝土,同时还加入了合成纤维,这样就显著的提升了混凝土的强度,使用寿命也会大大提升。对边坡铺设生态砖时关键在于把握空隙,进而为苗木的根系生长提供条件,在保证水分和肥料补给后,生态砖护坡技术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生态砖的应用主要有三种形式,具体说来:首先是连锁式砌块,主要是让生态砖之间相互镶嵌,这样可以让边坡表现形成一个整体,避免局部出现从砖块移动问题。其次为铰接式砌块,在该技术的利用中主要是对绳索利用,通过连接的方法固定高强度的混凝土块,从而形成护坡结构。最后是坡改平砌块,主要是在砌块底面和河道破面制成平面,之后在铺设生态砖时与坡面严丝合缝,发挥出保护水土的作业。

3.5现浇植草型生态混凝土护坡

现浇植草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是按植物生长要求计算并选定粒径的碎石或砖石制成复合随机多孔型混凝土,形成植物根系生长与附着空间,实现绿化混凝土的构件化,做到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3.6植草砌块型护坡技术

在采用植草砌块型护坡时,工程人员需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主要包括多孔混凝土和保水材料,此外,还要在构建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时,在其中加入缓释肥料和表层土。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基本骨架是由多孔混凝土构成的,植草砌块型生态护坡具有一定的孔隙,能够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使其与植物生长要求相符。通过构建植物砌块型生态护坡,能够有效的防治边坡被雨水大面积冲刷,且成本较低,施工快捷,因而值得被广泛推广。

结语

综上所述,河道治理的主要任务是防洪治理,如何把防洪减灾与生态建设统筹结合起来,实现“水清、岸绿、自然、生态”的综合治理目标,是现在河道治理的一个发展趋势。设计中应本着“生态优先、节约资源、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利于维护”的原则,重视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在河道护坡、护岸结构型式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免选用传统生硬的工程措施,造成视觉上的“二次污染”。在满足防御洪涝灾害的前提下,将河道治理成绿色环绕、水质清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河道”,是我们这一代水利人肩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叶小金.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比选研究[J].珠江水运,2019(13).

[2]古广玲.生态护坡施工在水工大坝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6).

[3]马永波,费利霞.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9(10).

论文作者:王国辉,李明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生态护坡探讨论文_王国辉,李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