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论文_李峰,李威

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论文_李峰,李威

唐山市公安消防支队 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 建筑施工项目也随之增加。然而, 由于建设施工人员缺乏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和缺少相应的防范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普遍存在消防隐患和管理漏洞,如不加以监督整改,极易发生火灾。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不落实。由于建设单位的领导认为对工程实行承包后, 施工安全就会随工程转包而转嫁到施工单位, 对安全工作撒手不管, 疏于督促; 监理单位往往只重视施工质量,忽视施工安全; 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期,只求施工进度, 消防管理流于形式。有的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进行层层分包, 但消防安全责任制却没有逐级落实,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二是临建建筑物耐火等级低。由于施工现场局限性强,人员多,施工单位往往把办公室、施工人员宿舍设在建筑施工现场, 存在严重的“三合一”火灾隐患。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或者成“一”字型排列,并且这些建筑大都为临时性,而且都是三、四级耐火等级简易结构的建筑物,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只是用三合板等材料简易隔开。

三是现场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多。一些建筑企业雇佣外来民工,吃住在工地,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多数为可燃的,无形中大幅度增加了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尤其是因施工需要,有的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的安全防护物,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建筑材料随意堆放,未划分安全分区、保持安全距离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之堵塞、占用了消防车道,人为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是普遍存在违章用火用电的现象。施工期间,经常使用电焊、气焊和用明火来熬沥青,进行电焊、气焊的工作人员有的无证上岗,操作前不对焊割作业的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清理,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甚至在火灾危险场地没有事先办理动用明火审批手续,更有甚者冬季在施工现场出现烤火取暖的情况不计后果。同时,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不规范,不按电气安装使用规定,违章安装电气设备、私拉乱接电气线路现象较为严重,也有的直接将配电装置安装在可燃木制构件上,极易引起电线短路。

五是施工现场消防设施不完善。由于施工队伍大多只重经济效益、求速度, 而忽视安全, 一般施工现场均未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有的即使配备了消防器材, 大都是个摆设, 灭火器材也大都失效、过期, 根本无法使用。许多建筑工地都没有落实临时水源, 最多就是利用周围道路的市政消火栓, 但往往有些市政消火栓离建筑工地距离有几百米远, 一旦发生火灾, 不能及时取水扑救。

六是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负责人只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忽视消防安全管理,许多施工单位没有制定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灭火疏散应急预案, 没有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培训。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施工人员甚至不知道火警电话号码, 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报警, 不能有效组织人员进行自救。施工单位忽略明火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现场办公室、民工宿舍、建筑材料堆场可燃、易燃物较多,务工人员吸烟的现象随处可见。同时因施工的需要施工现场经常存放氧气、乙炔,民工食堂大部分临时采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一旦使用管理方法不当,极易造成火灾事故发生。

七是施工现场职工消防安全意识谈薄。在施工过程中, 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往往只注重赶工期、赶进度, 主观上舍不得投入资金,将消防安全置于脑后。施工现场临时招募的人员较多, 这些人大多文化水平低,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缺乏必要的自防自救能力。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是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应有合理的功能分区, 各种建、构筑物及临时设施之间应有适当的防火间距,提升建构筑物耐火等级,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施工现场应设有消防车道, 尽端式道路应设回车场。消防车道的宽度、净高和路面承载力应能满足大型消防车的要求。

二是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机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建立防火领导小组,成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消防演练,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要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单位,成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 确定专( 兼) 职消防人员, 并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施工现场应制定防火措施和防火安全规章制度, 逐级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 要把防火责任切实落实到各个环节。从而落实防火工作。

三是完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管理。建筑施工现场要建立可靠的消防水源,设置临时消防给水,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水源供给,配备齐全的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水桶、消防沙袋等灭火器材。各种消防器材一定要放在明显和方便提取的位置,并设置明显标志。落实专人定期组织检查,建设、施工、监理不定期抽查的制度,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六是强化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规规定, 从事建筑施工、装修施工的单位, 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未取得资质证书的单位或个人, 一律不得从事施工作业。施工单位要制定消防培训计划, 对务工人员要开展经常性培训活动, 使其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和防火灭火技能, 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尤其是要加强对重点工种人员的培训,电工、焊工必须持有关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四是加强现场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及可燃材料管理。施工现场往往大量采用易燃、可燃材料, 如木龙骨、胶合板、宝丽板、塑料板、刨花板、麻袋、聚氯乙烯材料等, 这些材料应远离明火部位或散发火花地点。施工现场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 如油漆、汽油等,这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应存放于专用仓库, 且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通风等安全措施,并与其他区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民工临时宿舍严禁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施工作业中严格遵守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储存、使用、操作规定。

六是加强用火用电管理。电、气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焊割前应该向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申请用火证方可定时、定点作业; 焊割作业前应清除或隔离周围上下的可燃物并严格落实监护措施, 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派专人看守。作业完后,应认真检查现场,防止阴燃着火。在民工宿舍、员工休息室、危险物品库房等火灾危险处设立醒目的严禁吸烟等消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吸烟室或指定安全的吸烟地点。油漆仓库宜远离临时宿舍和明火的场所。电器设备的使用不应该超过线路的安全负荷, 并应装有保险装置。应对电器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检查是否有短路、发热和绝缘损坏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安全部门的督促检查, 还需要每一位参加施工人员防火意识的增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论文作者:李峰,李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论文_李峰,李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