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论文_曹艳茹

我的教育故事论文_曹艳茹

陕西省蒲城县双酒小学 曹艳茹

内容提要:从踏进师范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便把自己的未来和教师融合在一起, 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我从一名学生转变成为一名教师。

当2018年的钟声敲响之时,我惊喜的发现,自己从教已经21年了!在这21年中,我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坎坷,也付出了太多的泪与汗水,但同时也收获着幸福与感动!

关键词: 关注 奉献 关爱

走出校门二十一年了,当年的同学,有的当了老板,在城市买了别墅;有的进入政界,当了不小的官。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都笑我,“你一个乡村老师,年复一年守着那个穷乡僻壤,怎么还没疯?”我笑了,笑得很坦然。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我喜欢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别人眼里无法忍耐的,我却乐此不疲。

奉 献 篇

我喜欢在洒满晨曦的校园里听那朗朗的读书声,我喜欢站在三尺讲台上用粉笔书写我的人生,每次逢年过节,收到学生们的节日贺卡,我更是欣喜若狂。因为在贺卡上,我分明看到了自己的青春、人生的价值。作为教育战线上年轻的一员,我甘守三尺宏智地,愿捧一颗赤诚心。撒一束阳光, 播一份智慧,去奉献自己的青春。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用我的青春去奉献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园丁,我要用我的青春去浇灌祖国的花朵;作为一只蜡烛,我要用我的青春去照亮全世界。因为我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于是,我便决定去牺牲、去奉献。

青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短暂的,但我愿把青春奉献给三尺讲台。

早晨,我很早就起床来到教室聆听学生们的读书声、迎接新的一天。晚上,我又熬夜伏案,批改作业。对于作业的批改,我从不马虎,上课更是认真对待。为上好每一节课,课前查阅资料,精心设计教案,对着镜子,我讲了一遍又一遍。为自己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总是做了再做,想了又想。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我总是反复思考,认真揣摩,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我更是倍加关心,常以爱心感染他们,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使他们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更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

我所带的科目是语文。在少数人眼里,语文是很烦的一门学科:生字、拼音、词语、段落、以及作文。其实在我看来,语文挺有趣的。让孩子学会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教他们正确书写每一个汉字;让他们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引导他们逐步分析每个段落;鼓励、辅导他们写好日记、作文??????这些都是对孩子们真真切切的关爱。

爱 心 篇

爱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爱的真谛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关爱他、照顾他、帮助他时,无论你的语气严肃还是缓和,学生都乐意接受。

班上有一位让我特别头疼的学生黄某,是个十四岁的男孩,个头偏高,不爱整洁,粗言脏语,纪律散漫,经常惹事,学习习惯差,成绩平平。父母离异后分别外出打工,他由爷爷奶奶照看。这个学生身上的问题,我和几位代课老师也曾批评教育过,但成效不大,直到那天出事后,我对他的看法才发生了转变……

那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班长气喘吁吁地跑来找我:老师老师,黄鹏把毛毛的头打破了!我当时一听脑袋就大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自己班一直被评为“纪律模范班级”,这次出了“流血事件”,那还了得!我赶忙先把毛毛送往街道卫生院,一边和两边家长联系。结果和黄鹏的家人怎么也联系不上,自己只好先垫付医药费,给毛毛处理了伤口。毛毛的家长来后一直对我埋怨个不停,当时我心里真是委屈,我又不是“肇事者”!

我把黄鹏叫到办公室,本想对他先进行一顿暴打后再让他解释,可当我看到孩子哭丧着脸站在那儿,好像比我还委屈。我就问:“怎么了?你为什么下手这么重呀?万一毛毛有个三长两短,你负得起责任吗?”只见他牙一咬:老师,我豁出去了!他就该打,我早就忍无可忍了!

恩?……

这下我才知道,原来以毛毛为首的几个孩子经常欺负黄鹏,还叫他“没人管的野孩子”!

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原本得到的家庭温暖就少,再加上平时受到的精神伤害,难怪他会爆发呢。

自那以后,我就对他的学习、生活格外关心,偶尔还会留他一起吃午饭。他在各方面的表现也明显有了进步。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就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鸟,是教师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品德去哺育他们,使他们的羽翼渐渐丰满,在祖国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只要你关心他、爱护他,并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他就会产生爱心,才会在乎自己,在乎别人的感受。

再请看下面这封信:

“敬爱的曹老师:

您好!

最近身体好吗?工作顺利吧!习惯那的环境了吗?怎样,没想到是我吧!……您曾经的学生王(万)成。寻找您有半个月,最后是别的老师告诉我,您调走了。情绪低落时,脑子里总是很乱,不知自己想干什么,所以就提笔向您倾诉一番……”

这封学生来信,信中的名字是王(万)成。怎么回事呢?当时,我对全班同学的家庭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结果发现家住西湾的王万成家境最差,且有一个妹妹也在读书。他们村在洛河附近,当时的洛河几乎年年涨水,严重时河边的庄稼会颗粒无收。而他家正是其一。有好几次学校收费时王万成都告诉我他爸不让他念了。知道这些情况后,我就格外关注这个孩子,每逢有减免政策时,我总是把他排在第一个。班里的书、报、杂志等,只要有机会,我就对他实行免费。记得有一次,在收一本“少年月刊”费时,有同学就问:老师,你不是说同桌两人换着交费,一人一期吗?那为什么总轮不到王万成?我当时无奈,就非常委婉地把王成家的情况作了简单的说明。本来不想说的,我怕伤了孩子的自尊。但没想到还是伤着了……同学们一听立即提议要为王万成捐款,王万成当时就站起来拒绝了,并跑出了教室……

后来,他来到我房间,告诉我说:“老师,我家太穷,我爸就希望我将来能事事有成,能过上好日子,所以为我取名‘万成’。可是我的成绩总是处于中游,升学是没多大希望了,又没其他的本事,因此从今天起,我要改名:把‘万’字去掉。我想将来只要能干成一件大事就行了……”自那以后,他学习更刻苦了……

很可惜,后来我调走了,等收到信时才得知,他的思想波动很大,还在假期打过工。后来他的班主任告诉我,他退学了,并告诉我王成总在她面前提起我,对我很是感激。其实我对他并没做很多。

其实,我当时只是一名语文老师。可见,我们语文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几个生字、词,几段话,几篇文章。我们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我们不仅要教会他们学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学做人。

论文作者:曹艳茹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我的教育故事论文_曹艳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