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形势的几点建议论文_周波,沈阿丹

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形势的几点建议论文_周波,沈阿丹

深圳市龙岗区环境监测站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众所周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但是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建立健全土壤防治环境管理制度刻不容缓,国家应该从制定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法律、完善土壤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恢复已经污染的土地等方面出发,还应该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同时,现在出现的土壤污染有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污染、放射性污染以及各种其他因素导致的污染问题。我国现在的土壤问题主要集中在了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重工业污染,所以进行相应的土壤防治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法律法规;监督体系

1、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1.1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很多都是依靠工业进行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土壤污染,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重金属的污染,而且重金属的污染存在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潜在时间较长的现象,而且重金属在土壤中有较大的溶解性和迁移活性,加之重金属的活性不同,所以毒性也更不相同,这些都影响了它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重金属的危害会影响植物的根和叶的发育,更为严重的会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所以对于土壤中重金属的解决措施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根据数据显示,现在由于重金属污染受损失的土地面积已经占了总污水面积的一半以上,其中这些重金属污染会直接导致粮食的减产还有很多其他的問题。现在的重金属污染已经不是分地区的出现,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1.2 土壤有机污染

土壤有机污染是由有机物引起的土壤污染,土壤中的主要有机物有农药还有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石油、甲烷等,其中农药是最主要的有机污染物。农药的使用也是在近几年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产生的结果,农药的使用在现在的生产中已经非常常见。虽然不同地方可能使用的农药种类不同,但是最终产生的影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会产生土壤有机污染的危害。

在进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很多建筑材料也对导致土壤的有机污染,这些污染还有很高的致癌物,这些都会导致土壤有机污染。

1.3 土壤的放射性污染

由于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没有较为充足的发展,所以很多放射物最后都没有较好的处理就进入了土壤中,这部分放射物会直接危害到人体,还可能会通过生物链和食物链直接到达到人体内,这样就会导致土壤的放射性污染。

2、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环境治理制度

2.1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

我国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制订了很多专门的法律法规,但是相对于水污染防治和其他一些较为普遍的污染,国家都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的宣传工作也相当到位,但是土壤污染的宣传工作并不到位,这样会导致很多民众不了解土壤污染的严重性,而且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限制环境污染,所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加强土壤的污染防治立法工作,是贯彻落实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明确提出要治理污染问题,研究制定了土壤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加强土壤污染防止立法中,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具体行动,也是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的根本保障。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有效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的重要因素。很多工作只是单纯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无法遏制土壤问题,在必要的时候需要通过立法来防治土壤问题。由于土壤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必须要重视关于土壤问题的治理,但是由于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所以污染排放一直居高不下,这个时候更加需要处理关于土壤方面的问题。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明确并且落实各方责任的客观要求,解决土壤问题应该是每一个公民的使命,需要各层次的人员共同参与。所以需要通过立法来落实各级政府对于本辖区的防治工作。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提高公众土壤环境保护意识的现实需要。由于现在的环保意识较为薄弱,所以人们很少想到对于土壤污染进行保护,这个现象就是因为现在这方面的立法较少,人们的潜意识中没有这方面的概念,人们无法系统的了解关于土壤问题的规定。所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2.2 完善土壤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

我国现在的土壤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多是以政府为主导,缺少各种相关机构的帮助,所以监督体系一直没有较为充足的发展。

我国关于土壤污染问题的监督涉及到了很多部门,只有这些部门之间相关联系,互相监督才能对于监督起到一定的水平,现在的问题就是因为部门之间较多而产生很多问题之间的相互推诿。

我国在进行土壤问题的监督时候要明确那个部门作为监督主体,其他部门辅助该部门进行相关问题的监督,在进行权力分配的时候要注意权力的合理分配,对于监督土壤污染部门有有相应的实权,对于一些其他部门可以分配监督权和监测权。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之间的权力来确保建立健全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

在进行监督的时候相关部门要考虑到对于科研方面的监督,对于一些有良好前景的部门要进行鼓励和财政支持,帮助科研队伍研究出既有效又廉价的技术,普遍的运用到对于土壤问题的治理中。国家还可以对于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培养,培养出一批有能力和经验,能为土壤污染的治理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

在今后还应该增加对于有关的科研和治理的投入,做到以点带面,同时还应该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尽快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制度

现在的土壤治理很少有公众的参与,这样对于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阻力,所以在进行是需要公众参与到立法中来帮助政府建立较为合理的法律法规,在进行环境保护的相关治理时也应该确保公众的参与度。

相关部门可以对于土壤监测进行信息公开,能够将土壤治理的工作进程让公众看到,信息公开的越合理,公众参与度就会越高。对于公众的意见,相关部门还应该进行积极的听证制度,对于和民众关系较为密切的方面都应该有听证会,这样就能够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还能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在防治里进行体现,确保防治关系到人民的切实利益。

2.4 强化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考核制度

我国现在还没有较为完善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所以在进行评价时可能会存在很多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这样会导致最终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需要强化环境质量的评价。

对于土壤问题的考核应该有较为综合的方案,因为我国国土众多,土壤的类型分布也特别分散,所以对于土壤质量的评价也应该分别对待,对于不同的土壤问题有不同的考核方案,土壤环境评价制度要结合相关的问题进行较为综合的评价,来完善土壤环境评价制度。由于土壤的监测是一个较为长期的问题,所以需要长期的监控。

我国相关部门在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的考核建设,对于考核内容要根据区域进行考核,不能一概而论,还需要根据区域内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还需要对于土壤环境治理较好的地区进行一定的鼓励政策,在考核中重视相关的情况。

我国现在的土壤环境防治问题虽然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但是总体的防治工作开展的较为顺利,在防治体系中,相关部门一定要确保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相关地区的土壤防治问题,通过监督管理体系对于土壤防治进行监督,来督促相关问题的进行,还需要通过公众来确保防治工作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最终对于土壤污染监测的考核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些制度体系来完善防治管理制度。

3、土壤污染某些新趋势与防治研究展望

3.1土壤污染某些新趋势

3.1.1农业土壤环境的复合污染

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和污染物的不断排放,土壤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的数量和种类也随之不断增加。土壤环境的复合污染成了土壤污染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应大力注意的方面。

3.1.2农业非点源研究

农业非点源污染由于没有固定的污染源,往往具有潜在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不易控制。

3.1.3畜禽生产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畜禽生产的迅速发展,其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则越来越严重。由于畜禽粪便的长期排放和土壤的氮、磷和生物污染,造成效区的蔬菜、果树和草坪草死亡事件多有发生。因此,此污染问题的研究将是今后非常重要的工作。

3.1.4环境生物技术与土壤生物多样性

生物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已成为目前十分活跃的领域。但是,在这些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十分注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安全的问题,并进行生态风险分析。

3.1.5采矿土壤的生态恢复

所谓生态恢复,就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技术与传统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投入和时空的巧妙结合、使生态系统保持良性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入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3.2防治研究展望

3.2.1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包括固化修复、玻璃化修复、热处理修复、冲洗修复、泵出处理修复、动电修复和植物修复等。可以预料,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将成为中国今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3.2.2土壤改造技术

土壤改造技术是指对受污染酌土壤进行生态恢复,使其具有生产力或生态功能。如选择适宜的草种或树种进行种植,可以改良土质.使之恢复良性生态功能。

3.2.3开展无害化生产

现在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研究和试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无公害蔬菜的研究与生产是生态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多功能的农、工、科、贸联合生产体系,同时也是一种技术、资金和劳动力高度集中的产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公害化蔬菜生产必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3.2.4持续的土壤环境管理

随着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大量的农业耕地已转化为工业、交通、居住、文化和商业用地,为了保护耕地,防止土壤污染,土地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已成为各级科学的依据和执法的尺度。

参考文献:

[1]孙宁,马睿,朱文会,等.我国土壤环境管理政策制度分析及发展趋势[J].中国环境管理,2016,8(5):50-56.

[2]周艳,万金忠,林玉锁,等.浅谈我国土壤问题特征及国外土壤环境管理经验借鉴[J].中国环境管理,2016,8(3):95-100.

论文作者:周波,沈阿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形势的几点建议论文_周波,沈阿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