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民族教育心理研究_民族心理论文

重视民族教育心理研究_民族心理论文

重视民族教育心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视论文,民族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民族教育心理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少数民族教育有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特殊问题,正视这一事实,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就能引出新对策,避免新失误。

关键词:民族 教育 心理 习俗 发展

教育植根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中,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不同,人的心理状态不同,教育也会随之不同。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中运用,总要接受当时当地实践的检验和丰富,总会有一些差异或个别原则的修订、发展。同样,在同一个国家里,教育也会因地域或民族不同而出现差别。我国民族众多,少数民族人口虽不到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绝对数却达九千多万,而且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近64%的辽阔而资源丰富的土地上,因而是四化建设巨大潜力所在,也是国家统一安定的重要因素。不论是社会发展程度,还是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少数民族同汉族都有许多不同,少数民族的教育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特殊矛盾。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对此一直十分关注,多次制订和颁布利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殊政策,越来越多地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据情自主的权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大的方向和政策思路已经明确,而且被实践所肯定。当前重要的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使政策措施更配套、有力、落实;二是从实际出发,把握特点和规律,提高教育的效益,提高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后一方面的工作,迫切呼唤着民族教育心理学。民族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是多方面的,而从学校内部看,多种特点都集中地反映在人身上,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背景和特征。忽视这一事实,民族教育不仅难以提高质量,而且还会出现新的失误。

斯大林指出:“必须注意到结合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精神形态上的特点。各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在于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形态不同。”〔1〕不同的“精神形态”, 就是指的不同的观念文化、社会习俗、思维和语言特征、交往方式、民族性格等等,也就是不同的民族心理。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作为一个民族可感的独特表征,比其“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更为关键和稳定。现今一些民族(如流浪于各大洲的吉普赛族和我国的满族),虽然已经没有居住于“共同地域”,不再经营“共同的经济生活”,使用“共同语言”的机率越来越少,但还保留着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因此还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着。

民族心理作为深层意识,有力地影响制约着教育的过程和效果。每个民族不论在认识、情感、意志方面,还是个性、意识方面,都会有一些独具的特点。民族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认知、品德、体育竞技、审美、生产劳动心理方面,也都有些特殊的问题。譬如德育,列宁曾号召我们应该“逐渐习惯于遵守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2〕而不同民族“数百年”、“数千年”的经历是不同的,其“处世格言”和“公共生活准则”也会有差别。这样,各民族必然既要针对自己的情况弃浊扬清,升华精粹,舍弃糟粕;又要从自己民族心理特点出发,完成社会传交。

继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之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纳要》进一步描绘了我国教育发展的蓝图,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纲领。《纲要》强调:“各民族地区要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民族心理正是各地“实际”的重要内容,在贯彻《纲要》精神中,特别要注意研究和处理好教育中一些心理问题。

(一)、受教育的随俗心理

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一般都是边远的山区、高原、荒漠地带。历代剥削阶级长期的统治、压迫和封锁,使这些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经济落后,教育的社会基础十分薄弱,发展维艰。解放后,民族地区文教事业虽有发展,但仍远远落后于内地。例如文盲率,瑶族为47.3%,苗族为58%,壮族为31.6%,都大大高于全国比例。大学生在万人中所占的比例,全国为42.8人。而彝族只有6.1人,苗族8.9人,瑶族9.3人,傣族5.3人,哈尼族2.7人。部份少数民族地区, 目前仍处于靠天种地,靠天养畜的农牧业经济状态。商品经济不发达,人们对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的要求也不迫切,群众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一直不高。个别少数民族地区过去从未有过学校,没有受学校教育的传统,而习惯于子女自然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选送到中央民族大学学习,也有老人会阻拦:“对面山上不能没有那棵大树,寨子里不能没有这个娃娃。”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主要是传统的民俗教育。民俗影响有很多健康向上的成份,但也有一些不利于民族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在改革开放中正在加速转化,如路南彝族、景颇族的“公房”,现已变为进行传统婚恋教育和青年社交、游乐的场所。妨碍青少年入学的民俗心理多种多样,还得下大力气逐步引导,促进转化。

改变受教育随俗、不积极入学心理的基本措施,当然是使教育真正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显示威力,群众尝到入学受教育的甜头,逐步转变观念,形成向学尚教的心理。我省基诺山区教育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西双版纳景洪县的基诺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商品交换,没有文字,刻木记事。解放后在学种水稻和牛耕过程中,基诺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开始办学。教育服务于经济,经济发展又促进教育,学校越办越好。到80年代后期,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9.5%,巩固率95.5%,高小生毕业率达83.4%,还办了一所初级中学。1986年,基诺族群众人均收入558元,超过全州平均水平;粮食人均1.088斤,自给有余,成了少数民族中经济、教育发展的典型。基诺群众说:“没有文化,我们不会用化肥农药;没有文化,我们看不懂电影,听不懂广播,不知道政策;没有文化,我们东过不了小勐伦,北下不了小勐养,南过不了澜沧江……一句话,下不了基诺山。我们再困难也要送子女入学,要把愚昧和落后甩进澜沧江去。”有了这样的认识和感情,受教育的心理需求必然增强。

(二)、交往中的自尊心理。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性、社会性格、民族性格中,后者的作用更为广泛。民族性格象磁石一样,按它的磁力方向把全民族的性格吸引成一定的“型”,民族成员都依照这个“型”来塑造自己。民族越古老,历史越悠久,民族性格就越深沉、含蓄、执着,对人们的约束就越牢固,而且越不易为人觉察。民族性格的功能很大。首先,从心理过程看,它是社会心理变化的深层背景。外界刺激同它的模式相符,人就安定;不符,人就紧张、不安。其次,从主客体关系看,民族性格对社会心理变化发展起中介作用。任何外界刺激,都要经过民族性格的过滤、筛选、加工,带上民族心理特点再予反应。还有,从群体精神的形成看,它又起着统一群体心理的整合作用。它能把多彩、多变的社会心理现象吸引和收敛成一种特有的集体精神。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是源远流长、历史久远的社会群体,各民族的民族性格都十分突出。历史上反动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和民族内部团结奋斗以求生存发展的经历,使民族意识强烈而鲜明,各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豪心、自卫心、自强心都很强烈。当国内反动力量压迫严重时,民族反抗此起彼伏,不绝于史。当外侮来临时,全国各民族又同仇敌忾,共卸外敌。从个体说,民族性格成为每个人心理底蕴,为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打上了民族的印记。个体对生育哺养自己的民族总怀着深切的依恋,不断地牵挂、期待、祝愿民族的繁盛。不论到什么地方,个体都会记住民族母亲的资予,并以此自豪。对本民族不足之处,多会善意谅解,少有采取鄙弃的态度。民族性格的整合作用,更进一步聚合了这种民族自尊的心理,使它成了民族群体的一种吸引力,推动力,一种精神准备。七百多年前,一些蒙古人落籍云南通海,生产生活条件变了,但民族成份、民族性格、民族习俗和语言至今很少变化就是一例。人在陌生的环境中,或是远离故土的地方,偶而听到乡音,遇到本族同胞,会倍觉亲切,倾力相助,其原因,就在于民族心理的整合。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强的。他们多从贫困中来,但不能容忍对贫困的嘲弄;他们出自淳朴的陶治,决不能容忍对淳朴的怀疑;他们看重荣誉,不能容许对荣誉的损害。在教育工作中爱护民族师生的自尊心,引导这种自尊心朝向民族大团结,共同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方向,就成了民族教育中一个重要工作。

民族自尊和较高的自我要求是结合在一起的。当民族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遇到困难时,当接受异文化观念和适应现代生活遇到障碍时,通过努力效果仍不佳,也会产生自怨情绪。这种情绪会对认识、意识、个性带来消极影响,出现多方面的问题。有效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和进行心理调适指导,是民族教育中应充分重视的问题。

(三)、民族传统中的宗教心理

每个民族在自己特殊而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精神特质和传统,都从多方面影响着民族师生的心理活动和发展。教育工作必须尊重民族传统,适应民族心理。这中间,尤其要慎重对待宗教心理。

我国藏、蒙古、裕固、门巴等等和部分羌、普米族信仰佛教——喇嘛教;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撒拉、东乡、保安等十多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傣、布朗、阿昌、德昂等族信奉小乘佛教;白、京、拉祜等族信仰佛教;彝、朝鲜、苗、栗粟、怒、独龙、景颇、佤、纳西、京等十多个民族中,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满、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饧伯、达斡尔等民族中,多数人信萨满教;京、仡佬、瑶、白、纳西等民族中,部分人信道教;纳西族有的人信仰东巴教;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教信徒有200多万。〔3〕在全国人口中,宗教徒居少数;而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宗教信徒和信教者则占多数。有些少数民族全民信教,有些是宗教具有群众性。如象西双版纳的傣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皈依佛祖”是当地傣族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送子为僧”成了风行的社会传统。所有男性七、八岁时就要进寺为僧,度过两年或十余年的和尚生活后,才能还俗成家立业。傣族传统心理认为,男子不入缅寺做和尚,属于未经教化的人,甚至难于娶妻,连父母亡故都难请到人来念经超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左”的干扰,一些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有所恢复发展,西双版纳州1981年有和尚655人,1984 年增至6309人,其中学龄儿童占了多数。四川甘孜州雅江县的红龙和柯拉两个乡,1985年的喇嘛、扎巴有543人,学龄儿童占一半以上。

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4〕我国解放前, 少数民族中宗教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久远的历史,宗教不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包含宗教徒、宗教组织和宗教思想三个层次,组成社会的一个特殊系统,渗透到一些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各个方面。民族教育中,要重视宗教对师生的影响。

党和政府坚持广泛团结有影响的宗教界爱国人士,充分发挥他们支持教育事业的积极作用。各民族地区组织宗教界职业人员学习宗教政策和教育政策,要求他们支持当地政府和群众办学,聘请其中一些人参加教育管理,动员适龄儿童入学。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寺庙中教文化或支持小和尚入学的新现象。这种情况下,要正确处理宗教与教育的关系。我们既要坚定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又要看到学生头脑里存在的超物质、超自然的信仰。处理失当,会使涉世不深、年轻单纯的少数民族学生陷入心理矛盾,造成混乱、苦恼,甚至惶恐、闭锁、厌世。解决矛盾的办法,不能靠某种单一教育影响的灌输,更不能靠对一种影响的批判的否定。只能遵循心理学规律,承认已有的心理结构,大量引入新的因素,让学生通过比较,自觉增强正确反映世界的能力,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宗教观。

(四)信息工具掌握中的双语教学心理

信息交流的工具多种多样,而最普遍、最便捷的还是语言。我国少数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并凭借这些语言文字进行民族内的社会交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第四条)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第九条)在少数民族教育中,这两个方面必须统一起来,既体现民族语言平等的政治要求,又体现现代科技知识传递的科学要求。所以教育部和国家民委1980年在《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凡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应该使用本民族的语文教学,学好本民族语文,同时兼学汉语汉文。这样,多数民族学校都会遇到一个信息工具掌握使用的突出问题,即双语教学问题。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特征直接表现了思维、认知的特征,也或多或少反映了民族性格的特点。学好本民族母语,不仅能促进认知能力发展,而且可以更好理解、接收汉民族文化,促进个性成熟。过去有些地区忽视了本民族语文教学,对民族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但如果仅局限于学民族语文,不学汉语,则不利于民族学生更快地接受先进观念,科技知识技能。

双语教学的心理实质,在于教会学生用两种符号系统(母语和汉语)进行认识加工活动和反映活动,从而更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发展。双语教学的工具是两种符号系统及其等质转换;双语教学过程是感知、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一系列认识加工活动;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教育内容,发展智力能力和品德。双语教学中有许多心理学问题,诸如师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积极性,两种符号系统及其对比和转换的规律,双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和正迁移规律的运用,语言环境的创设及教学效率提高,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智育心理、德育心理、心理卫生、学校社会心理和语言心理,需要多学科合作,深入研究。实际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双语、多语问题,教育中都列了外语课,除了母语,学生还要另学一种语言,也成了广义的双语教学,所以是个世界性的课题。不过我国民族教育中这个问题更普遍、更迫切,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更直接,所以要加强研究,加速解决。

注释:

〔1〕《斯大林全集》第二卷,第294—295页。

〔2〕《列宁全集》第三卷,北247页。

〔3〕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2页。

标签:;  ;  

重视民族教育心理研究_民族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